学到了吗肇东(肇东市属于哪个市)
国人历来重名,有道“名不正则言不顺”,就是说,名字若来路不正,再说别的,就算说得再怎么好,也都枉然。
国人历来重名,有道“名不正则言不顺”,就是说,名字若来路不正,再说别的,就算说得再怎么好,也都枉然所以,弄清当地的那些名号,往往能有助于认识和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地理、文化、习俗,甚至名物特产而作为故乡之子,对于老家历史上那些曾经出现过、或者至今仍在沿用的名号,就更有考察的义务和必要了。
我的故乡位于哈尔滨松花江段左岸,是一座新兴城市,上个世纪初才开埠,而在此之前,这里人烟罕至,榛莽遍地,一片蛮荒她是在中东铁路修建的过程中诞生的1896年6月,沙俄以共同抵御日本侵占作为借口,与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又称《中俄密约》),取得了东北境内的铁路修筑权。
1898年,俄国人以哈尔滨为中心,东至绥芬河,西至满洲里,南至大连,开始修筑中东铁路1901年3月,由哈尔滨至沙俄乌苏里斯克一段铁路竣工这时,哈尔滨便被确定为中东铁路的附属地,沙俄原驻海参崴的办事机构也迁到了哈尔滨,于是俄国人开始大量涌入,城市建设也随之揭开了序幕。
而三年前,即1898年的4月,俄罗斯铁路勘察队的施德洛夫斯基来到了哈尔滨,他“通过马家沟渡口来到南岗高地(今霁虹街),看到了这样一番景象:在前方不远处是一条江,沿着这条江伸延着一条比较狭窄的高岗(今兆麟公园至九站一带),在这条岗上有一座营盘(今空调机厂处)。
在今兆麟公园处有三两间草房,在今承德广场附近有一个较大些的村庄(即哈尔滨渔村,后称傅家店)在南岗高地和江沿高岗之间,是一片宽阔的低洼地,其间有一些漂浮黄草的小岗地,没有任何直接前往岸边的道路”这就是120年前的哈尔滨。
与哈尔滨一江之隔的左岸,就更加荒凉了,完全是一片不曾开垦的处女地1901年,随着哈尔滨开始兴建,一位姓周名冕的人,渡过松花江,踏上了今天昌五镇这片荒原周冕时任大清国黑龙江铁路交涉局总办他是奉命前来放荒开埠的。
朝廷此刻决定开垦由肇州直隶厅管辖的这片土地,也许是为了抗衡俄国人的大量涌入,也许是出于巩固边防的战略需要,总之,这片沉寂的土地,获得到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开发机遇那应该是一个秋天的早晨,风清日丽,雪白的云朵从头顶缓缓飘过。
一只云雀箭一般直插蓝天,发出一阵悦耳的鸣叫,两只圆滚滚的鹌鹑,带着幼鸟,盘旋在草尖上方这个季节,甩手无边的大草原,已然呈现出一派老绿色,但各种野花却争奇斗艳,开得正酣,甜根草、益母草、马兰、狼毒、野韭菜、黄花菜、打碗花、曼陀罗,漫山遍野,一片连着一片,一忽,这里花枝招摇,一忽,那边花浪涌动,白的,犹如繁星点点,黄的,好似一地鹅绒,它们恣意地盛开着,疯长着……。
这时,一片草地上,早已人马聚集,火具齐备,几十号大清兵丁列好了队伍,一个个扎束停当,神情庄重周冕身材魁梧,相貌堂堂,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但却不畏秋寒,只在平时穿着的马褂外,披上了一件黑斗篷他在队伍前巡视了一通,然后立定,讲解了一番注意事项,随后右手一挥,发出了烧荒的号令。
很快,人员按照风向四下散开,各就其位,但听得一声号炮,熊熊大火便燃烧了起来霎时间,荒原上火蛇乱蹿,热风扑面,到处是哔哔剥剥的响声;旷野中火线成阵,浓烟翻腾,四下皆乌乌通通的黑雾风起云涌,人欢马跃,亘古沉寂的莽原上,燃起了一场从未有过的燎原大火,烧出了一片焦黑的沃土。
百草灰飞,万木涅槃,一方热土即将诞生。“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周冕在大地上早已划定了井田格,从南至北,依照《千字文》命名荒段;由东而西,用数字排列一方方“井”号当大火烧至“荒”字第五井时,周冕忽然锁紧了眉头——“荒字不吉啊!”他的心中,这片土地,未来该是一片兴旺之地,将要立起的,应为一座繁华之城。
他想了想,决定将“荒”字更换为“昌”字,“昌字五井”——这便成了后来昌五镇的名字不久,肇州直隶厅在昌五镇确立四门,设置了“肇东分防经历衙门”(俗称“肇东分防所”),负责管辖肇州直隶厅所属的东部一带,包括今天肇东全境以及哈尔滨、呼兰、安达的一部分地域。
昌五四角设有炮台,城内棋盘街布局,中间十字主街分别为拱辰街、昌明街、升平街、紫气街民国元年(1912年),肇东分防所改制为设置局,民国三年,升格为县康德四年(1937年)十二月三日,已是满洲国的伪政府,将县衙迁到了中东铁路上的“满沟站”,也就是如今肇东市府的所在地。
肇东,虽说辟于蛮荒,但开埠之初,却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名字其肇者,始也,正也,寓意万有之起始,万物之发端,而其内里,则又包含了一股凛然之气也许正因如此吧,故乡自“周冕放荒”、开衙建署以来,人口四方汇聚,居民五音杂厝,但始终民风质朴,百姓良善,一直都以淳厚方正为习尚。
但实际上,当初为肇东命名,却是极随意的,不过因为她位于肇州直隶厅以东罢了这个“东”字,本意只是用作方位词的但我却更愿意接受《说文解字》上的另一个义项:“东,动也”所谓动者,显然就是说:凡事之起始,都要靠行动,基业是创出来的,好日子是干出来的,有所作为,方可立足于这片土地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肇东”二字作此一解,该是一个多么好的名字啊,它似乎预示着,这里将会有一个开天辟地的未来。
确实,肇东的开埠,在本地史上,真可算得上是一场“破天荒”了!原来,此地过去归属于哲里木盟,并无正式的名号,当地有人称之为“满沟” 按照字面解释,无非是说此里地势低洼,一下雨,到处积水,沟满壕平而有的人却认为,“满沟”这个名字,只是“蒙古”二字的谐音。
还有的人,将这里称呼为“甜草岗”这是因为,此地盛产一种“甜根草”,就是中药里的“甘草”甘草被医家陶弘景尊为“国老”,说“此草最为众药之王,经方少有不用者”甘草遍地皆是,拿把铁锨,随处都可挖到但如今,随着草原变为了耕地,“甜根草”已经难得一见了。
蛮荒之地,自然少有人文史迹至今仍能见得到的,只有两处遗迹:一处是肇东城区西南四十五公里,踞松花江边五公里处,有一座古城池,相传是金兀术的妹妹为驻防而兴建因城池周长八里,故而俗称“八里城”据年长者说,解放前夕,城内仍有遗存的庙宇,但现在,却只剩下土城基依稀可见了。
二是清光绪九年(1883年),蒙古郭尔罗斯后旗的扎萨克府(旗公府),由公营子迁到了“八里城”东北十几公里处因札萨克旗长有“辅国公”的爵位,此地便被呼为“公爷府”,老百姓则叫它“老爷屯”到了伪满康德二年(1935年),因施行县旗分治,旗公府迁走了,当年的那些建筑,不久也就无影无踪了,只剩下了一处徒有其名的遗址。
开埠之前,松嫩平原上的这片土地,除了少数几座村落,到处都是荒草甸子甸子上因为盛产碱草和苜蓿,便成了蒙古郭尔罗斯后旗的牧场那个时候,荒原上狼奔獐跃,榛莽丛生,行走几十里甚至上百里都杳无人烟但因没有文字记载,这里荒凉的程度,却不得而知。
但清初有一本叫做《研堂见闻杂记》的书上,却描述了宁古塔一带的情况,可作参考:“宁古塔在辽东极北,去京七八千里其地重冰积雪,非复世界……说者谓至半道为虎狼所食,猿狖所攫,或饥人所啖,无得生也”(转引自李兴盛《东北流人史》98页)宁古塔康熙朝便有将军镇守,为清代著名的流放地。
余秋雨曾写过一篇《流放者的土地》,追思清代来此的那些南方人的悲惨命运宁古塔今名宁安,距肇东城四百二十公里,两地相距并不算特别远,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当年这里蛮荒的程度,甚至可能过于宁古塔自从肇东建县以后,便有了“三肇”一说。
所说的“三肇”,即指肇东、肇州、肇源三县肇东居于中东铁路线上,肇源紧临松花江,而肇州,在这两县之间,却仅靠公路相连“三肇”之中,肇东因得铁路之便,在后来的发展中,一直居于首位肇东迁来“满沟站”,已是伪满时期了,因而,当初城市的规划和设置,据说还有日本人参与其中。
那天——姑且算它是旧历的三四月份吧,在一个极寻常的日子里——寻常得没人留意到那是几月几号,一辆进站的绿皮火车车厢里走下来几个人,有两三个身着马褂,头戴黑貂皮帽,手上都拿着一根“文明棍”,一看都有些来头其中,还有一个西装革履的日本人。
这几个人,都是满洲国哈尔滨市政厅请来规划新县城的他们下了火车,被人引领着,进了一座临时借用的、车站“老毛子”职工的俄式住宅里第二天,一行人便从火车站出发,向东行至一条河沟边,转天,又从火车站向西,走出去四五里地……他们依据当时的水纹资料,决定将主城区设在铁路以西。
“既是开埠,设置城区街道尤为关键,列位说说,可有什么好主意?”为首的这人宽面厚唇,浓眉大眼,神情不怒而威他说着话,从衣袋里掏出一盒满洲烟草株式会社的协和牌香烟,举着给每个人递过去,但他们都摆了摆手“都不抽啊?”他一颠烟盒,将蹿出半截的那支抽出来,叼在嘴上,划了根白头洋火,点着了。
他吸了一口,抬眼看了看其他几个人,示意大家说话
一个脸颊瘦削,蓄着山羊胡子,戴一副水晶石圆片墨镜的老者,先是干咳了一声,又习惯的把怀表上的铜链向衣襟里掖了掖,这才慢悠悠地说道:“建区西向,这固然是不错的但即为新城,一起始,务必要体现出尊奉天地的意思,以承天地之精华,开万世之福祗。
此乃百年大计,万万不可稍有疏忽!”“那是,那是”几位纷纷点头为首的就拿过铅笔来,在一张白纸上先画了个圆点,说:“这是火车站”又接着依次画了七道竖线,然后在这七条线中间,又画了一条贯通的横线,与那个圆连接上。
画完,他用铅笔指着草图说:“由火车站向西,设街数为七,一来暗指西方,二来,也合于月运二十八天之基数”“同意!”那个日本人似乎很兴奋,“七,也是上帝的休息日,是个极幸运的数字……”“七在佛教,更是圆满之意。
”老者瞥了一眼那个日本人,马上接了一句“纵者为街,横者为路,新京、哈尔滨也都这样命名街道据此,这七条就称它为街,这条横的,称之为路,可好?”大家又都点头称是这时,那位老者拿过铅笔来,在第四条竖线处,于那条横线的两侧,各划了一条斜线,然后把那张纸一转,大家立即就看出来了,街道组成了一个“奉”字。
老者接着说:“辟出这两条子午街,便可奉天居地,万福滋生,再设路宽为三,即为一生二,二生三,繁衍生息,万世不绝矣!”大家照例点头称是“NoNo”那个日本人连连摆手,“这座大东亚共荣圈里的城市,大大的,三十米的街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看到它未来的发展。
”“一座县城,街宽三十米,足矣!”这是众人的意见但那个日本人却说:“我提醒大家不要忘了,我留学欧洲,专业就是城市规划我的意见是正确的,我不打算放弃自己的主张”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为首的那人头脑很灵活他眨了眨眼,便说:“一般的街道,三十米宽足够了,但往长远打算也并没有错。
这样吧,这条横贯东西的大街作为主街,修得宽些,六十米,这也是个大顺之数……”于是规划成型,一座县城的格局就确定了下来接着,这几个人又为每条街道都取了名字横贯东西的大街为正阳路,其余的,因为车站前面可能要建有广场,暂不命名,纵向的几条街名分别是:二合、三友、四明、五权、六法、七治。
这几个名字,由“合”起始,终达于“治”,中间有友民、开明、赋权、遵法,也算作体现了当时的新思潮后来设立的学校,也都以街道命名:二合小学、三友小学,四明小学但解放以后,人们却只呼头道街、二道街、三道街,只以数字代名字了。
街道形成不久,许是人们不习惯称呼“正阳路”,于是也叫作了“街”——正阳大街当时,人们口中的“街”,是念“该”这个音的如今,人们却无不庆幸那条正阳大街的宽阔,街面主路可画双向八车道,即使城市人口现在已经到了三十多万,路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但街道一点也不显得逼仄,保证了交通的顺畅。
城市渐渐有了模样正阳大街两侧的街面上,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店铺多为红砖墙,但却千篇一律都粉刷成柠檬黄色那种颜色,在阳光下显得十分明亮而又清爽,看着,让人倍觉温暖那种颜色成了我童年记忆中抹不去的底色不独是我,移居瑞士的作家赵淑侠,当她1986年回到故乡的时候,也曾沿着这条正阳大街,找寻记忆中的柠檬黄。
“街道完全变样了”她立在街头沉思着说“什么地方还保留着刷成柠檬黄的那种房子吗?”她转过头问陪同的邓市长邓市长摇了摇头:“你说的,是很早以前的事了,那些房子现在早都被翻建了,新建筑物的立面上,现在使用的都是新材料,已经没人再刷房子了。
”“那种颜色是我儿时记忆中最漂亮的颜色,去国几十年,却怎么都忘不掉。我也曾在欧洲许多国家里找寻过,却从未见到过那种颜色的房子。这次回来,没能看见,也算作是个遗憾啊……”
赵淑侠一家是日本关东军占领肇东时离开故乡的,几十年都没有回来过她对家乡的记忆,都是幼时的印象但无论如何,这次返乡,让她仍然十分激动数年后,我看到了她在大陆发行的一本名叫《情关》的书,其中有一篇《松花江畔是我家》,所写的,就是这次返乡见闻。
其中她写到了正阳街,说:“肇东只有一条柏油路,叫正阳大街——这个名字对我可是太熟悉了,伯父和父亲不知对我形容过多少遍他们就是在这条街上跑着长大的正阳街是小城的灵魂,路宽八米、道分三条,中间以两排白杨树相隔,街两边是店铺、机关办公室、两三家饭馆、一家旅馆、一家银行。
有些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关紧着门,仿佛无人居住的样子其中有排黄色的房子,破烂不堪,上面‘照相馆’三个字已经模糊,我立刻想起以前从长辈们的口里听到的:‘肇东只有一家照相馆,全县的人都是他的主顾’当然我家的人也是这家照相馆的主顾,曾踩过这块土地,于是赶快叫小妹给我摄影留念。
”这段文字中,对街宽的记述显然是错的实测得知,正阳街宽61.5米,二合街宽31.7米这时的肇东,再也不是她儿时记忆中的那个肇东了的确,这座小城开埠时间虽短,但却一直处在变化之中解放以后,随着人口的剧增,主城区先是有了南二横街、南三横街,后来,居民区逐渐向西延伸,很快辟出了一大片新地号。
新地号上人口稀疏,建房者往往都要在房前屋后圈出一个大园子来,或以树枝编篱,或插柳条为墙,园内种上蔬菜,以能自给自足大家你圈这儿,他圈那儿,房屋横不成行,竖不成列,形成的街巷,宽窄也都不同,更没办法取直这里,不要说街巷无名,就连整个这片地方也没有名字,只以“新地号”呼之,等于是无名之名。
后来,正阳大街也开始继续向西延伸,但却并没有取直,而是贴着新地号的北边,折向了西南方,街宽也陡然缩窄了大约三分之一这段后续的正阳大街,两侧形成的南北向街道,很长一段时间也都没有名字,只以数字称呼:八道街、九道街……十六道街、十七道街。
直到九十年代成为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才开始为这些街道取名,例如福民南路、福民北路,如此等等,原有的老街名,也得到了恢复这座小城没有真正的河流铁东区那条河,起初只是一条排水沟,雨季用来泄洪,平时没有水,所以大家都叫它“东旱河”。
七十年代,大庆为了泄洪,把这条旱河加宽、挖深,从青肯泡一直向南,直通哈尔滨呼兰区二道河于是这条河就有了一个新名字:肇兰新河“肇”与“兰”,只是两个地名的简单并列,不像江南许多名字那样,含着浓厚的文化韵味,如木渎镇典出吴越之争,甪直镇则借用独角兽甪端;而杭州的“龙翔桥”、“凤起路”、“九溪烟树”、“龙井”一类的名字,则更显出其文化底蕴了。
肇东也没有山五十年代居民嘴里的“南小山儿”、“北小山儿”,其实根本不是山,只不过是地势略高的土岗子前些年在城北的郊外堆起了一座土山,高52米,取名“肇岳山”这个名字令人感到费解的是那个“岳”字查了一下,历史上只有两处名为“岳山”的地方。
一处在陕西宝鸡市宝鸡县新街乡的庙川村此山之所以以“岳”为名,是因为山脚下有一座隋代兴建的“吴岳庙”,故而也称吴山另有一处则见于《山海经▪大荒南经》:“帝尧、帝喾、帝舜葬于岳山”这座山的本名为狄山,因何典故又被称之为“岳山”,如今已经不得而知了。
但现在,这个“岳”字,在词典里“泛指高山”,却是毫无异议的如此一来,说“岳山”,就好比说“茗茶”一样了“茗”本来就是茶的意思,有人说指晚茶,有人说指茶芽,古代更有劣质茶一说,但不管怎样,“茗茶”二字并用,并无“名茶”之意,倒有“茶茶”之嫌了。
肇东开埠以来,虽然时间短暂,但我们从这些名字的变化上,却可以看出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素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仔细琢磨一番,还真能感受到时代的不同作者简介:李汉君,自幼喜书,但读得多,写得少及长,不过数年知青,数年医生,数年记者,随波而逐流,漂忽兮不定。
转任文吏,缝裁嫁衣,方坐得几年小吉普,转眼又成田舍翁于是复又埋首书堆,重操楮墨;煮字炼词心缱绻,纸上谈兵意沛然,无他,性本书生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不看后悔福安市(福安市职业技术学校)
9月22日,福建省职业教育教师发展联盟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学术论坛暨福建技术师范学院附属福安职业技术学校签约揭牌活动在福安职业…
-
奔走相告松岗(松岗劳动局电话号码)
0755-12333深圳社保局直属分局办公电话:83460844办公地址:福田区彩田南路海天综合大厦9楼福田分局办公电话:82978745办公地…
- 不要告诉别人铁门关市(铁门关市政务网官网)
- 干货满满寻乌县(寻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 全程干货天柱县(天柱县旅游景点有哪些)
- 硬核推荐姚安县(姚安县旅游景点)
- 干货满满丁桥(丁桥中医院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