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告诉别人调兵山(调兵山市属于哪个市)
兀术城 “兀术当年调金兵,此地今修兀术城”。矗立于调兵山市兀术街内的兀术城,延用了金代青砖青瓦风格、占地1
“兀术当年调金兵,此地今修兀术城”矗立于调兵山市兀术街内的兀术城,延用了金代青砖青瓦风格、占地176亩它的建造源于一个传说,一千年前,金代元帅金兀术确在此调兵伐宋 相传早在公元1126年,金代元帅。
金兀术为扩张女真族在中原的势力,以调兵山为军事基地,在此演兵习武,为调兵山历史写下浓重的一笔在调兵山市,人人都能讲上几段关于金兀术调兵遣将和宋徽宗坐井观天的故事,“金朝那点事儿”,真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家住太平山村、今年86岁的丁丙祥老人,从小受其父亲耳濡目染,对此故事深信不疑多年来,他不仅将祖辈们亲传的民间故事讲出来,更归纳整理百余则,形成手抄本在此基础上,调兵山文管部门进行了艺术加工,重新整理、编辑成《丁丙祥民间故事汇》,并于今年将丁丙祥定为调兵山民间故事的重点传承人。
1987年在调兵山太平山上出土了两面铜镜,直径30多厘米,经过考证是辽金时期的文物,现收藏于铁岭博物馆历史不仅留下了遗迹,同时也留下了一些金兀术调兵的民间故事,并由此而产生了相关的村名,如锁龙沟、兀术街、太平山等,一直沿用至今。
还有一些由历史遗存宗教祭祀形式而产生的神话传说,如北山神仙洞、调兵山山顶古井等还有关于农时历事所产生的民间故事,如《荞麦姑娘》 调兵山之名确因金兀术而起?徽、钦二帝是否真在调兵山锁龙沟“坐井观天”?调兵山市
旅游局局长陈捷曾在采访中表示:“传说与考古是两回事,前者只是源于民间,约定俗成的一种说法;而考古则要拿出实实在在的证据来,以货真价实的出土文物服人如果以后一标准论,调兵山源于金兀术在此练兵而得名,实无确考;但在调兵山一带,大量辽金时代的出土文物与年代久远的奇异地名,却又使人不免产生种种联想。
” 民间传说既不是真实人物的传记,也不是历史事件的记录,而是人民群众的艺术创作,尽管其中可能包含着真实历史的某些因素。
兀术城位于调兵山风景区的入口处,是调兵山风景区与调兵山市区的连接点调兵山市是一座新兴的煤炭工业城市,原称铁法市,属县级市,位于辽宁省北部,铁岭和法库之间,由铁岭市代管东距铁岭市35公里,西距法库县城15公里,西北距康平县城44公里,南距省城沈阳90公里。
调兵山西依绵绵燕山,东瞰浩瀚的辽北平原,是融入东北各民族起源发展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发祥地之一,是一个多民族源流的集散地,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孕育了丰厚的特色文化,其中以金文化最具代表性调兵山还是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
调兵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一千年前相传北宋时期金国兀术曾在此调兵遣将,调兵山因而得名宋徽宗、宋钦宗曾被囚禁在调兵山市锁龙沟村的一眼枯井里“坐井观天”,调兵山之名更是闻名遐迩1956年,这里发现了储量极为丰富的煤田。
1981年9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划铁岭县、法库县的各一部分行政区域设市,因邻近铁岭市和法库县而得名铁法市,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调兵山市南宋时期,担当金国兵马大元帅的大金国太子金兀术,在率兵南犯中原被岳飞挫败归巢,带残兵败将返回途中,行至调兵山脚下,只见调兵山山势雄奇壮美,层峦叠峰,林草繁茂,花香袭人;山下流水淙淙,景色宜人。
于是命军师哈密嗤传令,在山下安营扎寨,筑城屯兵,树旗于调兵山上,演练和调集兵马,伺机再犯中原后来人们就把山下金兵安营扎寨的地方取名为"兀术街"兀术街当时建有古城,因年代久远,风雨剥蚀,古城已不复存在2001年,根据遗址考证,由国内著名古建筑专家设计建造了兀术城。
“兀术城”三个字是范增题写的兀术城设东西两座门楼,城内甬路两侧皆为一至三层仿金建筑,是一处集观光、游览、休闲、影视制作为一体的建筑群2003年,兀术城被评为“四大辽金古建筑”之一出了西门楼,是“寿字广场”和“明月禅寺”。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燃爆了调兵山(调兵山市属于哪个市)
辽宁省作为共和国长子,以前经济是非常发达的,这也导致辽宁的交通是非常发达的。虽然辽宁早就宣布实现陆域县县通高速了,但是我还是发…
-
燃爆了雅丹(雅丹魔鬼城)
青海雅丹魔鬼城
- 快来看雅丹(雅丹魔鬼城)
- 速看底比斯(底比斯市集在哪)
- 一看就会底比斯(底比斯市集在哪)
- 原创京山县(京山县属于湖北省哪个市)
- 全程干货京山县(京山县属于湖北省哪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