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揭秘一个女佣四个大少(一个女佣四个大少,男主是谁)
父母会深深地影响孩子的命运
心理电影分析之《小妇人》主讲人:朱敏杰今天我们要讲的电影是《小妇人》,这是一部由小说改编的电影原著诞生于1868年,美国的南北战争时期一家出版商找到了露易莎·梅·奥尔科特,邀请她写一部对新时代女性进行道德教化的小说。
露易莎是当时小有名气的女性作家,一开始她拒绝了这个邀约,可是后来她还是接下了这个活
小说分为上下两部,在电影中七年前和七年后两条叙事线不停穿插,其实七年前是《小妇人》上部的故事,七年后是《小妇人》的下部的故事上部露易莎花了半年就写完了,速度非常快,因为这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露易莎写的都是自己家里的事。
露易莎家中有四个姐妹,她排行老二,《小妇人》的女主角乔其实对应的就是露易莎本人在小说中马奇一家还是属于中产阶级,但是现实中露易莎家其实是一个赤贫的状态他们家的贫穷归结于她父亲A·布朗生·奥尔科特他在当时的美国学术界是一位知名的哲学家、共产主义者、乌托邦主义者,非常理想化。
乌托邦主义者就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特别喜欢讽刺资本家的邪恶,并且乐于用生命去实践自己的理念贫穷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态度,他们不愿上班为资本家服务,拒绝与资本主义制度同流合污马克思也是如此,不上班,专心研究共产主义,生活上却由开工厂的资本家恩格斯接济。
在布朗生家,赚钱养家的重担就转到了他的妻儿身上,这也是露易莎接下创作《小妇人》这个活的原因南北战争时期,北方代表比较先进的思想,南方代表比较落后的思想,这场战争也是一场新旧思想之战出版商敏锐地感觉到需要有一部能引领新时代女性价值观的作品,《小妇人》应时而生,一炮而红。
它向新时代女性展示了一种和过去不同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一种变革的价值观它还被全球各个国家翻拍成电影电视剧甚至动画,至今仍深受欢迎,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名著《小妇人》的结尾是个happy ending,但是电影开头贴了露易莎的一段话:“我的生活充满许许多多的问题,所以我写下这个快乐的故事。
”它似乎暗示着我们,那个happy ending不是真相。就如同《西游记》打妖怪取西经的明线下,藏着一条政治讽刺的宫斗暗线一样。今天我们就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带你看一个有些暗黑有些残忍的《小妇人》。
故事发生在南北战争时期,主角是马奇一家爸爸参加了北方军队,代表新秩序去攻打旧秩序,四个女儿则在母亲的养育下生活成长电影将七年前后的故事,用插叙的形式,分成两条时间线穿插进行这次我们的分析围绕着马奇家的六个女性角色展开,除了海报上的四个女儿,再加上她们背后的母亲和姑姑。
由于这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我们也可以从此窥见作者露易莎的原生家庭,看清原生家庭是如何对孩子产生影响的。其实,四个女儿的不同命运,是因为她们分别继承了家族中不一样的无意识部分。
首先,我们来讲大女儿——“被阉割的梅格”她和我们中国大部分的普通女孩有很多相似的部分:她坚守自己的价值观,但也有作为女性的虚荣和欲望,会想要漂亮的衣服,参加上流社会的舞会就感觉特别开心,她是一个普通女孩,但是她的欲望是被阉割的。
梅格是马奇这家不太富裕的家庭中的长女长女往往意味着要承担很多母亲的功能,要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是不太能够做自己的她从出生那一刻开始,肩负都是挺沉重的东西,她不得不去面对现实穷人家长女的身份势必会逼她放弃自己的欲望和虚荣。
所以梅格也是她们家最早结婚生子的女儿梅格是一个挺可惜的女孩,她很漂亮也很有魅力,在人群中是一个很受欢迎的女孩哪怕在上流社会也能获得很多的目光,在舞会上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孩就送了一条裙子给她关于梅格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剧情,她坐着劳伦斯家的马车去参加上流社会的舞会,没想到劳伦斯也去那个舞会,却对着梅格一顿说教。
劳伦斯的大致意思是:你这么爱慕虚荣,你知道乔会怎么想吗?这话就好像道德绑架一样,其实梅格没做错什么事情,她只是参加了一个上流社会的舞会,跟那里的女孩玩得很开心,获赠了一条裙子,很喜欢,有错吗?但是注意,劳伦斯是乔的小粉丝,某种程度上他是在替乔说这段话,代表着乔代表着马奇一家的价值观,对梅格进行道德上的谴责。
这些话对梅格是非常有效的,劳伦斯说完后,梅格就坐在一旁的沙发上,不再跳舞了她内心很愧疚很挣扎:自己家那么贫穷,自己怎么可以迷恋上流社会的生活呢?想了半天后,她跟劳伦斯说:请不要跟乔说,我就快活这一晚,以后我就再也不想了。
这个晚上是梅格作为一个女孩享受自己的欲望和虚荣的最后一晚导演很冷酷,这个夜晚之后,镜头一转,时间切到七年后,梅格正在为自己刚刚冲动花50美金买下布料的事情发愁这是很心酸很可怜的,舞会的那个晚上是梅格最后一个真正让自己快活的晚上。
后来镜头再一转,镜头切到了艾米,她正在她的画室里作画对于艾米决心嫁入上流社会的想法,劳伦斯又用同样的方式来对艾米说教:我从来没有想过你们的母亲会生出这样的女儿但是艾米就理直气壮地承认自己就要做上流社会的女人。
这里艾米和梅格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个反差就是长女和幼女之间的反差孩子的出生顺序其实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影响的因为梅格是长女,所以她不得不承担家里很现实的养家糊口的部分;而艾米作为幼女,她是最自由的,她被父母期待和占据得最少,不需要为家里去做什么事情,现实的部分都有她三个姐姐帮忙承担了,所以艾米在几个女孩中是活得最自由、最被允许去做自己的。
梅格最终嫁给了一个没钱的家庭教师长女如母,梅格高度认同她的母亲,她继承的是家里母亲隐忍的部分和家庭感的部分她的母亲是一个非常贤良淑德的女性,老公在外面打仗,她在家照顾好一家老小,还要照顾周围的穷人她母亲找了个很穷的乌托邦主义者,所以梅格也不会找一个很有钱的男人的。
接着,我们来讲二女儿——“被现实教训的乔”乔继承的是父亲身上的天赋乔的原型是作者露易莎本人,露易莎的父亲是自学成才的哲学家,所以他是个非常有天赋也非常理想主义的人在七年前的故事里,乔是四姐妹中最闪闪发亮的人。
可是后来,她被现实各种教训,光芒一点点暗淡下去先是去欧洲进修的机会被艾米抢走了,她不得不跑到纽约去做家教来补贴家用当然在纽约打拼的过程中她也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她带着自己的小说去杂志社投稿,最后非常廉价地卖了出去。
再是,一直非常支持她鼓励她的妹妹贝丝死了,这对马奇一家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最后,她喜欢的男人劳伦斯也成为了艾米的老公曾经那个被艾米仰慕追逐着的姐姐,已经落到妹妹身后去了在一开始,乔就是一个男人婆的形象,因为乔继承的是父亲的天赋,但她本身又是个女孩,这里就有一个矛盾。
她跟劳伦斯的相处更多像哥们之间的相处,没有两性之间吸引的部分在梅格上马车去舞会之前,乔和劳伦斯在旁边打闹,她突然塞给了劳伦斯一个像戒指一样的东西劳伦斯心中非常激动复杂,甚至在七年中一直戴着那个戒指,乔却完全不以为然。
直到她独自在纽约打拼,饱受社会毒打,她终于意识到了自己是个女人,想要追回劳伦斯,但是已经迟了乔也是很无奈的,她被父亲占据得太深了,她觉醒了一些女性的感觉,但她内心有一个部分和她爸爸深深地链接在现实中,露易莎是和父亲相继去世的。
南北战争期间,露易莎父亲去打仗,她在前线当护士在她父亲战死的第二天,她也病死了所以大家不要以为乔很能做自己的,乔终其一生都在被她父亲深深地占据当然,乔相比她父亲是有一个进步的她开始正视自己对名誉对金钱的欲望,开始发现一直坚守父亲那套理想主义是不对的。
她能赚钱了,学会妥协了乔一开始跟出版社交涉,她不敢以自己的身份在出版商面前出现,是一个很小孩子的状态后来出版商要了她的故事之后问她故事的名字,她说无所谓她自己写的故事她觉得名字无所谓,这当中的隐喻不就是她不知道自己是谁吗?这都代表了乔是一个被占据的状态,她没办法作为一个人出现。
在小说最后,乔以自己的身份跟出版商谈判,她还知道做妥协,迎合读者修改了结局《小妇人》临近结尾的时候有两条线,一条线是乔把自己成长的故事整理出来,跟出版商讨价还价,最后《小妇人》作品得以出版面世;另一条线是《小妇人》小说里的结局,乔和教授结婚了,。
happy ending。在现实中,露易莎也有过一段感情,最后无疾而终,她终生未嫁,她并没有得到那个happy ending。
再来,我们来讲三女儿——“被献祭的贝丝”她是四姐妹中命运最惨的一个女儿,最终病死了在现实中,露易莎也有一个妹妹得了猩红热,病愈后落下病根,没几年还是去世了贝丝是四姐妹中存在感最低的一个,也很内向,在外面只敢躲在家人身后。
她没有去学校念书,是由乔在家里教她的贝丝死前发生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妈妈去华盛顿照顾丈夫,嘱托孩子们要照顾那家穷人但是大家都不愿意去做这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最后只好轮到贝丝去做这不就代表贝丝是这个家最没有位置的一个人吗?她的虚弱和另外三个充满活力的姐妹形成了鲜明对比。
第二件事情是劳伦斯爷爷把他早年夭折的女儿的钢琴送给了贝丝劳伦斯爷爷有一个女儿,夭折了,还有一个儿子,结婚生子后跟一个意大利女人私奔了,家产都不要了这说明劳伦斯家问题是很大的劳伦斯一家对马奇一家有很大资助和照顾,但是任何礼物都有代价的。
拿了劳伦斯家的东西,某种程度上也承接了劳伦斯家一些沉重的东西贝丝为什么会跟劳伦斯爷爷走那么近呢?因为马奇太太在无意识层面跟劳伦斯爷爷做了一个非常隐晦的交易,他们一家接受劳伦斯家的照顾,相对的,贝丝就像是过继给劳伦斯家了。
可是劳伦斯家是有很多问题的,贝丝最后不就重复了劳伦斯女儿的结局了吗?在电影中,劳伦斯爷爷刚送完钢琴,说贝丝就像自己的女儿一样,下一秒,一摸额头,怎么发烧了?这个照顾背后的代价是非常大的那贝丝可不可以避免献祭的悲剧呢?理论上可以,马奇一家不要接受劳伦斯家的照顾就好了,但是现实上不行,因为他们家太穷了。
他们家为什么会那么穷呢?电影中有个情节是,圣诞节的早上,妈妈带着四姐妹把她们的早餐送给隔壁穷人了;这时候劳伦斯家就乘虚而入,给她们家送来了丰盛的早餐她妈妈在自己很穷的情况下,还把自己家仅有的东西送给别人。
就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非要去救溺水的人,不是找死吗?贝丝得猩红热病危这件事其实彰显了这个家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爸爸一直不在家,不负责任的,是一个缺失的状态;妈妈是很圣母很理想主义的,看不清现实很糊涂的最后的结果就是,一个孩子病死了。
贝丝的死对家里其他三个女儿是产生了很大影响的,尤其是对乔和艾米,直接改变了她们对金钱的态度,她们开始反思有钱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自此之后,父母对几个孩子灌输的理想主义产生了裂痕。
然后是小女儿——“直面欲望的艾米”艾米某种程度上是这四个女孩中最幸运的一个,她继承的是马奇家的求生欲马奇家真的不喜欢钱吗?其实是憋着呀,装清高心里面觉得钱很重要,有钱可以过上更好的日子,另外一方面拼命地否认这部分,活成自身难保的理想主义。
艾米因为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她对父母理想主义部分继承的是最少的,被父母毒害的最少艾米得到了去欧洲进修的机会,艾米继承了姑妈的财产,还跟电影中最帅的劳伦斯结婚了,过得最好为什么劳伦斯最后选择了艾米,而不是乔?首先,劳伦斯选择艾米,肯定是有乔的因素,劳伦斯把很大一部分对乔的感情移到了艾米身上。
再来,艾米是一个女人,而乔不是乔管劳伦斯叫泰迪,是一个很亲昵的玩伴,但是艾米管劳伦斯叫我的主人,她知道怎么去讨好男人,并且能够在该妥协的地方妥协,她情商很高的这种能力梅格一辈子都没学会,乔碰了许多壁才学会了一点点,贝丝死了根本没机会学。
接下来,我们讲四女儿的母亲——“自以为是的马奇太太”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妈妈,她很支持她的女儿们,但是你们没看到这个妈妈是怎么害自己女儿的马奇太太让自己的女儿去给穷人家送吃的,本来自己家也不富裕再来,猩红热是个传染病,就像我们现在的新冠肺炎一样,一个母亲会让自己的女儿去给有疑似病例的家庭送吃的吗?脑子稍微清楚点的妈妈都不会做这件事的,马奇太太做了,可见这个妈妈脑子有多糊涂。
她和那个不赚钱的理想主义的爸爸是天生一对电影最初父亲是缺位的,家庭是一个失序的状态,后来妈妈也走了,去照顾爸爸了,这个家庭就彻底没有成年人了,更加失序了妈妈去华盛顿照顾生病的爸爸是电影的重要转折点,马奇一家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梅格什么时候决定嫁给家庭教师的?本来她是有可能嫁入上流社会的,不就是因为那个教师陪她妈妈去华盛顿吗?梅格需要通过牺牲自己的婚姻,让家里有一个新的顶梁柱乔在这个节点卖掉了自己的头发,换了25美金给妈妈她卖掉的不仅仅是头发,还是自己女性的身份。
乔也好,露易莎也好,终其一生还是没有找回女性的身份贝丝更是为此献出了自己的性命这件事情的代价非常大,献祭了三个女儿的幸福那妈妈为什么会离开家庭呢?她去照顾丈夫可想而知这个家里真正的巫山老妖是谁
最后,我们要讲的是——“冷眼看世界的姑姑”她在电影中承担了一个预言家的角色乔一开始给姑姑读书的时候,她们有讨论一些话题,姑姑就苦口婆心地对她说:女人必须要有钱,如果不嫁人的话但乔听不进去,甚至说家里的女佣都比那个恶毒的姑姑好多了。
讽刺的是,乔最终不就是变成了她姑姑的样子吗?有钱但是孤独终老姑姑也不喜欢乔,表面上说会带乔去欧洲的,转头选择了艾米,姑姑不知道这对乔是一个打击吗?她故意的姑姑和乔互相不喜欢,因为她们两个在对方身上看到了熟悉的影子。
姑姑在乔身上看到了自己讨厌的但其实自己也有的理想主义的影子,乔在姑姑身上看到了自己讨厌但是自己也有的现实主义的影子讲完了六位女性,再讲讲那个不负责任的父亲他缺席了整部电影,他没有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就像露易莎的父亲一样,明明有能力赚钱,但是装清高,让自己的妻儿去赚钱养家。
但是他对几个女孩都产生了深深的影响发展得最好的是艾米,受他的影响比较小;发展得第二好的是乔,她学会放下理想主义,妥协了她们都是突破了爸爸对她们的掌控和影响,才能过得好这里面有一个成长的隐喻:想要过得好,就要摆脱父母对你的影响,尤其当你的父母是一个老妖的时候。
电影对我们来说有什么启示呢?我简单讲两点首先,你要直面自己的欲望艾米为什么能够过得好?因为她从始至终都能直面自己的欲望第二,父母会深深地影响孩子的命运如果你是父母,不要做很自恋的父母,也为自己的孩子考虑考虑。
如果你是一个很圣母很理想主义的人,你照顾了很多人,但是你照顾到你的家人了吗?老好人往往也是如此,对别人很好,但是最亏待的是自己的家人电影中的乔,虽然有改变和进步,但是终生都无法彻底摆脱父亲理想主义对她的影响。
【提问环节】Q: 男主劳伦斯是不是也深受家庭的影响?A: 是的,电影里没有展开讲男主是什么问题,但是男主登场的时候是一个纨绔子弟的形象,包括他重新见到艾米的时候,是一个松垮垮的状态他一开始就是一个很叛逆的孩子,后来他逃离了家族,七年里游戏人生,吃喝嫖赌。
他爸爸就是跟一个意大利女人私奔了,这点上男主不就跟他爸爸一样吗?显然是一种一元沉溺的状态,有着很大的问题的Q: 男主是不是早已经把自己当成了马奇一家的一份子,所以必须娶他们家的一个女儿,真正融入这个家庭?
A: 大家先来想一想为什么男主一直要跟马奇一家玩在一起呢?中国古代不是讲究门当户对吗?贵族一般都是找贵族的,马奇一家和劳伦斯一家在阶级上显然有很大差距的但是马奇一家和劳伦斯一家能走到一起,这说明劳伦斯家有很大问题,而马奇一家某种程度上有劳伦斯家缺失的东西。
从一元二元三元理论的角度来看,劳伦斯家显然是个大悬挂三元,它需要去填补很多感觉劳伦斯家通过和马奇家交往,把马奇家的感觉抢过来,这样劳伦斯家族才能站稳马奇一家可以给劳伦斯一些他自己家给不了的感觉,这个感觉帮助劳伦斯稳定下来活下来,不至于被家族中沉重的部分拖垮。
而贝丝不就被献祭掉了吗?去填补了很多感觉,修通了很多劳伦斯家的问题,所以劳伦斯也稍微好过点了Q: 艾米和男主的婚姻算幸福的吗?感觉男主不配她,艾米是有妥协的A: 艾米原来的未婚夫是比劳伦斯有钱的,并且他的家族看起来比劳伦斯家族要好。
艾米最后没有跟未婚夫结婚,而是跟劳伦斯结婚,从无意识层面来说,就说明艾米的力气还不足以够到很稳定的有钱人的位置她很努力了,但是她只能够到一个没落的贵族不过因为他们家的位置本来就比较低,而且艾米也喜欢劳伦斯,所以这个婚姻对于艾米来说还是向上走一个台阶的。
艾米和劳伦斯的孩子就有希望再向上一个台阶,在贵族圈站稳脚跟Q: 老师总说乔和爸爸有部分连接得很深,能展开讲讲吗?A: 乔是四姐妹中天赋秉异的一个,她爸爸也是天赋秉异的,显然她是从爸爸那里继承的天赋她从爸爸这里继承了写作的天赋,哲学的思辨还有理想主义。
另一方,从她的死亡上也可以看出,她爸上过南北战争的战场,她也死在南北战争的战场,和她爸前后脚死的,这不就是她内心深处对爸爸深深的忠诚吗?Q: 乔怎么才能找回自己女性的身份呢?A: 乔其实很努力想找回自己女性身份的。
劳伦斯这个角色是有原型的,是一位艺术家露易莎尝试跟他恋爱,但是失败了她没有办法维系那份感情,而且这段感情对她创伤挺大的没办法,她被爸爸占据得太深了她之所以可以成为一名知名作家,是因为她爸爸给了她天赋,拿了礼物就要付出代价啊。
她爸爸也给艾米了一个天赋,但是艾米发现她在欧洲艺术圈,她的水平只是很普通的画匠说明艾米继承的天赋并不大,所以她要摆脱爸爸的控制相对比较简单但是乔继承的天赋明显更大,所以摆脱爸爸的控制就更难乔想要摆脱爸爸的控制的话,就先得把从爸爸那拿来的天赋还回去,这里具体怎么操作就很复杂了,是一个无意识的部分。
如果我们当代有一个像乔一样处境的女性,被爸爸占据得比较深,该怎么找回自己的身份呢?她就需要接受一个长程的心理治疗,把自己女性的身份拿回来,当然在这个心理治疗过程中也会很痛苦的Q: 女性身份的话题可以再讲讲吗?
A: 女性身份就是成为一个女人西方的主流思想是男女一个样,男性能干的事女性也能干但是男性跟女性在生物学上就是有区别的,这也会导致男性女性在心理上有很大的区别男女性的差异,导致他们在社会上必定会扮演不一样的角色。
女性不代表是没有社会身份,哪怕是全职太太,我们也鼓励要有一份能赚钱的工作,有一个社会身份,这是更有利于你的家庭你的婚姻你的幸福的,但是女性的社会身份显然和男性的社会身份是有区别的因此男女平等不是男女等同,真正的男女平等是在承认男性女性的差异的基础上,再来谈两者权益的平等。
在现实中,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女孩子往往感觉很委屈,心里有一个想要变成男人的愿望,所以她们会变得比男人还男人,拼命工作,能力比男人还要强,女性身上柔软的部分就很少了,显然她们就不在女性的位置上了这些课程 正在热招
往期好文 值得回味欲望心理学一|“背叛”父母的成长之路直播回放及文字稿欲望心理学二 | 性感、婚姻与出轨直播回放及文字稿欲望心理学三 | 为什么你很有能力却赚不到钱?直播回看及文字稿欲望心理学四|重读“老好人”困境直播回放及文字稿
欲望心理学五|你不差钱,为什么依旧不幸福?无产阶级的出路在哪里?精神分析视角下的奥斯卡电影《寄生虫》精神分析视角下的奥斯卡电影《小丑》爱的故事——走近心理剧的世界2020春节:疫情下的恐慌、谣言、歧视与沉淀
女性成长的奥秘:精神分析中的厄勒克特拉情结心理剧照亮人生:她让创意与灵动充满人生电影《哪吒》:谁也不能定义你,除了你自己大帅说 | 你是家族里的“贡品”“祭品”还是“主人”?10年后离开体制,我是如何成为一个勇敢的人(深度好文)
精分武侠 | 李莫愁是怎样沦落为杀人魔头的?精分武侠 | 黄药师 · 我不是药神精分武侠 | 郭靖与黄蓉 · 爱上他是他精分武侠 | 谢逊 · 最深爱的人却伤我最深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