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精选

学到了太阳时角(太阳时角公式)

详细介绍了方阵前后间距计算时,需要的各个参数的基本概念和算法。

学到了太阳时角(太阳时角公式)

 

1太阳赤纬角和时角

1)太阳赤纬角δ地球赤道平面与太阳和地球中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      赤纬角以年为周期,在+23°26′与-23°26′的范围内移动;其值可以利用Copper方程来近似计算。

N为日数,自每年1月1日开始计算。如:12月21日,N=355δ=23.45sin[360*(284+355)/365]=-23.45

图2:一年之内太阳赤纬角的变化2)太阳时角ω太阳所在的时圈与通过南点(图1中S点)的时圈构成的夹角时角表示太阳的方位,因为天球在一天24 h内旋转360 °,所以每小时旋转15 °任何一天内,按真太阳时,上、下午太阳的位置对称于正午(时角为。

0°)。例如15:15对称于08:45,二者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数值相同,只是方位角的符号相反,上午偏东,方位角为负值;下午偏西,方位角为正。

真太阳时9点:ω=15×(9-12)=-45°真太阳时15点:ω=15×(15-12)= 45°

图3:一天之内太阳时角的变化2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

图4: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示意1)太阳高度角α太阳直射光线与地平面间的夹角。

φ为当地纬度2)太阳方位角γ      太阳直射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线与地平面正南向所夹的角,通常以正南向为0°,向西为正值,向东为负值。

任何一个地区,在日出、日没时,太阳高度角hs=0°,一天中的正午,即真太阳时12时,太阳高度角最大,此时太阳位于正南(北半球),即太阳方位角γ=0° (或180°)北京市(纬度φ=40°)12月21日9

时太阳高度角:sinα=sin40°sin(-23.45°)+ cos40°cos(-23.45°)cos45°=0.75α=13.95°太阳方位角:cosγ=(sin48.83°sin40°- sin(-23.45°)

)/( cos 48.83°cos 40°)=0.17γ=41.95°表1:北纬40°时冬至日和夏至日不同时间的高度角和方位角

3影子倍率σ当不同阵列之间产生高差时,为避免遮挡,需要按影子倍率留一定的间距。其中,南北方向的计算公式为:

东西方向的计算公式为:

由于不同时间的高度角α与方位角γ数值不同,因此影子倍率也都不同。表2:北纬40°时冬至日和夏至日不同时间的影子倍率

如果南北向前后高差为2m,为保证冬至日真太阳时9~15时不遮挡,则南北向的间距为6m如果受土地面积限制,间距留了5.2m,则:1)可以保证冬至日5.12小时不遮挡,相对于6m间距,只遮挡了0.88h;2

)从11月14日开始,一直到来年的1月14日,共49天无法保证6小时不遮挡;相对于6小时,遮挡时间为0.02~0.88小时阵列间距由“6m”变成“5.2m”,占地面积大约可以减少9%,可以减少初始投资;发电量降低约。

1%,项目年收益降低。投资者可以根据情况,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从而选择合适的阵列间距。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