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精选

满满干货每天放屁超过10次可能是癌症(每天频繁放屁是什么原因)

放屁,是每个人都有过的尴尬事儿。偶尔的放屁属于生理性的,无伤大雅。可是,过度频繁的放屁,就不一定是小事了!

满满干货每天放屁超过10次可能是癌症(每天频繁放屁是什么原因)

 

放屁,是每个人都有过的尴尬事儿。偶尔的放屁属于生理性的,无伤大雅。可是,过度频繁的放屁,就不一定是小事了!

27岁的晓敏(化名)是一名公司白领,最近不管她吃什么,总是屁特别多,尤其是在电梯里面,弄得自己非常的尴尬最近发现自己除了屁多之外,还经常腹泻腹痛,但她以为是自己吃的太辣,导致肠胃不适,就没有在乎父母发现了晓敏的异常后,马上让她去医院看看。

做了肠镜及CT后,病理结果显示:肠癌Ⅲ期结直肠癌是发生在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的肿瘤结直肠癌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居恶性肿瘤第3位,死亡率高居第2位;在中国,每年新发52.1万人,死亡24.8万人,也就是说,。

每2分钟就有2例新发结直肠癌,1人死于结直肠癌。

身体内的“屁”,是如何产生的?在我们进食喝水的时候,都会不知不觉地吞进很多空气这些空气一般有两种排出方式:一是打嗝,第二种就是放屁空气进入胃之后,可以刺激胃的壁丛神经以及膈神经,引起打嗝,将空气从胃中排出。

但是打嗝也只能排出一部分气体,另外一部分则滞留聚集在胃内。另外有一部分气体进入肠道,则形成了肠气。我们的屁,就是这部分肠气。

放屁和肠癌,有什么关系?其实,目前尚未有研究证实多屁和肠癌有密切关系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肠癌确实会导致产屁增多对于这类患有大肠癌的人群,其中一个症状就是频繁放屁,但是除了这个症状患者还会表现出腹痛以及明显消瘦的现象。

,大便的形状以及排便的规律都会产生影响,需要综合原因才可以考虑是否是大肠癌如果一个人只是放屁次数增加,身体并没有其他的异常反应,那么一般情况下并非大肠癌造成的但是如果伴有下面说的这些症状,那么就要小心肠癌了。

同样是腹泻,为啥有人没事,有人是肠癌?很多人有腹泻的经历,是很常见的症状,但有的人没事,有的人却确诊肠癌,为什么?腹泻的原因有很多种,例如食物中毒、肠炎等,它还是大肠癌的常见症状,容易被忽略与其他腹泻不同,大肠癌的腹泻大多伴有腹痛、腹胀和腹部压痛等肠梗阻症状,且在腹泻后没有明显好转。

随着肿瘤的位置越来越低,患者排便次数也会变多

除了腹泻,肠癌还有以下5种典型症状这些也是肠癌的发病信号肠癌是一种典型的“富贵病”,与人们的生活条件和饮食方式有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肿瘤科医生李稳霞指出,如果出现如下五大“信号”(其中包括大便的一些异常),就要考虑大肠癌的可能性:。

1大便习惯改变早期可出现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也有些人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便意频繁,里急后重此外,大便也会出现变形、变细等表现2便血便血原因主要为肿瘤破溃所致,便血色暗红,排粘液便,或者腥臭的脓血便。

3贫血肿瘤生长需要大量血液供应,所以随着肿瘤的逐渐增长,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另外,便血也可导致贫血4腹痛腹胀不适肿瘤持续增长,部分患者会出现腹部胀痛不适5腹部肿块右侧结肠在解剖上具有腔大、壁薄的特点,肠腔内容物多为液状,肿瘤可以向肠腔内生长,60%~70%的中后期病人可于右侧中腹部触及质硬肿块,这是右侧结肠癌的一个征象。

越来越多年轻人得肠癌,为什么?肠癌是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高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但近年来,年轻患者却有增加的趋势美国癌症协会发表的研究也显示,肠癌似乎有年轻化的趋势研究人员翻阅临床数据库,分析后发现,50岁以下人群的肠癌发病率正在上升,2014年的占比已达到12.2%,预计到2030年,美国20-34岁人群的结肠癌发病率将增加90%,直肠癌发病率将增加124%。

目前,年轻人肠癌增加确切原因尚未找到,但可能与以下几点因素有关1、不良的饮食习惯三餐不定时、暴饮暴食、过量饮酒、爱吃肉、偏爱重口味及腌制食品等不良饮食习惯,都会直接或间接诱发肠癌而这些不良饮食习惯常出现在年轻人身上。

2、久坐已有多项研究表明,久坐、缺乏运动可导致肠道蠕动减慢,提升肠癌的风险越来越多年轻人容易因学习或工作,养成久坐的习惯,运动量也不足3、肥胖临床数据显示,早发性结直肠癌与50岁以下人群肥胖率上升有着密切关系,肥胖原因包括不良饮食习惯、运动量少等。

研究显示,腹部脂肪会引起机体的慢性发炎反应,可能诱发癌症,还与结直肠癌有明显关联性。与正常人群相比,腰围大于99厘米的女性和腰围大于101厘米的男性,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2倍以上。

4、家族因素研究显示,大肠癌患者中有20%-30%的人有癌症家族史,其中约50%的患者在10-15岁左右开始长肠息肉,如果没能及时干预,可能衍变成肠癌5、其他因素吸烟、有炎症性肠病(例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腺瘤样息肉等,都会增加肠癌风险。

肠癌早期几乎没有症状,有的可能只是腹部不适或者腹胀,这也是很多人并不在意的原因还有的患者因为出现便血症状而误以为是痔疮,结果耽误了治疗建议大家应重视肠癌的筛查,健康人群45岁以上应每年做便潜血的检查这2种臭屁,让肠癌尽早暴露

一个臭屁,简直让人尴尬的要死较臭的屁可以来源于肠道内有较多的粪便潴留没有及时排出引发臭屁的气体大多由未及时吸收的蛋白质食物成分分解产生的1臭鸡蛋味的屁臭鸡蛋味的屁相当于蛋白质代谢到最后腐败的味道,此时胃肠道可能是有问题的。

所以,放臭屁,不仅是难堪的事,还是一个危险信号2鱼腥味的屁血腥味的屁,预示消化道有出血血液积聚在患者胃肠道中,胃酸及肠道细菌把血液分解,有时排出的粪便会像柏油一般,屁也会有腥臭味当肠道有恶性肿瘤时,因癌组织糜烂、剥落、出血,再加上细菌的分解发酵作用,放的屁也有腥臭味。

所以,大便颜色成黑色,或是腥臭味的屁,一定要去医院检查。结直肠癌更容易盯上谁?

男性:男性发病率死亡率均高于女性,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1.2倍,死亡率是女性的1.7倍;年龄:随年龄增长患癌风险升高,40岁起风险逐渐增高;“富贵病”:其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与经济发展有关系;遗传家族史:

结直肠癌患者的亲人患病风险更高;生活方式不健康人群:如久坐少动、肥胖、吸烟饮酒、高脂饮食、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爱吃麻辣烫等;有肠道不适症状的人群:如腹痛、腹胀、腹泻、便秘、消瘦等远离肠癌,记住这5个提醒事实上,结直肠癌受饮食和生活方式影响,想要远离肠癌,除了尽早筛查,还要远离导致肠癌的高危因素。

2021年1月《中华肿瘤学杂志》上刊发了《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指南中专家结合了大量的研究得出了危险和保护因素为此健康时报提炼了5个提醒,一定要记住1、防肠癌,先要减肥《指南》提到,肥胖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

根据2018年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和美国癌症研究所(AICR)的一项报告,体质指数(BMI)每增加5 kg/m2,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5%;腰围每增加10 cm,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2%2、防肠癌,少吃红肉和加工肉类

《指南》提到,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2018年WCRF/AICR报告指出,加工肉类每日摄入量每增加50克,红肉每日摄入量每增加100克,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分别增加16%和12%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马方2016年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提醒,大量的研究均发现,红肉以及加工肉会增加癌症的发病几率,白肉则暂时没有被发现这种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适当多吃白肉,少吃红肉和加工肉推荐每周吃白肉2~4次,但不超过5次;每次50g~100g,不要超过100g3、防肠癌,要及早戒烟戒酒《指南》提到,吸烟和大量饮酒都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2018年WCRF/AICR报告纳入了10项研究,发现日饮酒量每增加10克,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7%。

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烟草影响下的身体》中就提到,使用烟草已知会导致十种以上的癌症,吸烟者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得多4、防肠癌,要适量补充膳食纤维《指南》提到,膳食纤维、全谷物、乳制品的摄入是结直肠癌的保护因素。

其中谈到了不少研究数据,比如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每增加10克,结直肠癌发病风险降低9%;全谷物每日摄入量每增加90克,结直肠癌发病风险降低17%;乳制品摄入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负相关等果蔬、全谷物、粗粮等都是膳食纤维的好来源。

5、防肠癌,要多运动少久坐《指南》提到,合理的体育锻炼是结直肠癌的保护因素毕竟,长期久坐会导致血流循环不通畅,影响肠道蠕动和代谢,也增加了粪便中有害成分在结肠内滞留时间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中医师王元钊在2017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建议,要尽量保持每周3次30分钟以上运动。

运动可以显著降低肠癌危险,可以使容易癌变的肠道息肉减少1/3经常锻炼的人罹患肠道息肉的几率降低16%,发生较大息肉或癌变息肉的危险降低30%防肠癌,饮食建议这样目前我国肠癌患者人数逐年上升,每年超过37万新发病例,死亡病例超过19万,也就是说大约每3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肠癌。

我国大肠癌的平均发病年龄在五十岁左右,并有提前趋势。因此,预防肠癌,至关重要!作为消化系统的一部分,肠癌与日常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2020年发表在BMJ上的研究显示,人们可以通过饮食来预防肠癌。

1、富含镁的食物每天镁摄入量大于255mg时,可观察肠癌预防效果,降低13%-22%的肠癌发生风险富含镁的食物包括绿叶蔬菜、茄子、萝卜、香蕉、橘子、小米、玉米、黄豆、豌豆、紫菜、鲑鱼、贝类、墨鱼、松子、榛子等。

2、富含叶酸的食物据观察性研究的荟萃分析,增加叶酸的摄入量与大肠癌风险的降低相关富含叶酸的食物包括菠菜、油菜、小白菜、青菜、石榴、柠檬、苹果、山楂、核桃、动物内脏、大麦、燕麦、玉米和小米等3、乳制品乳制品的摄入量与肠癌风险降低相关,可降低风险约13%-19%。

但研究人员指出,由于结果的多样性和乳制品的多样性,无法预估出所需乳制品的剂量4、膳食纤维膳食纤维的摄入与肠癌风险的显著降低相关,可使风险降低22%-43%5、果蔬荟萃分析表明,食用水果和蔬菜可降低肠癌风险约8%-52%,每天增加100克的果蔬摄入量,即可增加对结直肠产生保护作用。

6、大豆研究表明,食用大豆可降低肠癌风险8%-15%。

在日常饮食中,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 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包括动物油和植物油),以及鱼、禽、瘦肉、低脂奶制品代替动物油过多的肉食,以煮、蒸食物代替油炸食品2. 增加绿色叶类和根类蔬菜、水果的摄入3. 多吃淀粉和纤维多的食物。

4. 每天的食盐摄入低于5克5. 多吃新鲜食物,少吃腌熏食物,不吃发霉食品少喝酒精饮料此外,保持适当的体重也很重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指出,肠癌其实是“吃出来的病”,高糖、高脂、高蛋白的饮食更易引发肠癌。

结直肠癌预防保健想要肠道健康,日常保健不容忽视:1、遵循健康饮食指南,控制能量摄入,尤其是猪牛羊等红肉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全谷物、乳制品的摄入;2、戒烟限酒;3、规律运动,减少静坐少动;4、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5、维持适宜的体重;6、多参与有益心理健康和缓解压力的活动;7、避免滥用药物和服用不必要的药物;8、健康人群应做好筛查,早诊早治再次提醒:如果出现便血、肛门疼痛、肿物脱出、便秘等高危症状,尤其是35岁以上人群,请务必重视早期筛查,尽快到医院做个检查!。

来源:养生中国,CCTV生活圈,中国青年报,胃肠病,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立刻删除,谢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