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精选

学会了吗辟谷是什么意思?(打坐辟谷是什么意思)


“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这是人们对古代辟谷理念的诠释古人常将辟谷作为一种养生手段,认为其能延年益寿现代人对辟谷的认识多数认为就是断食,通过断食真的

学会了吗辟谷是什么意思?(打坐辟谷是什么意思)

 

“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这是人们对古代辟谷理念的诠释古人常将辟谷作为一种养生手段,认为其能延年益寿现代人对辟谷的认识多数认为就是断食,通过断食真的就能“不死而神”吗?辟谷养生法到底是玄学还是科学,让我们来一起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辟谷源自道家养生中的“不食五谷”,最早见于《庄子·逍遥游》“藐菇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辟谷是玄学吗?辟谷,是指通过短期高强度的养生功法练习,使体内元气充足,达到不饥不食或不饥少食五谷杂粮的目的,从而起到强身健体、防治各类慢性疾病的作用,是一种以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为目的的绿色自然疗法。

前言:辟谷在中国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起源于先秦,流行于唐朝,发展于道教创立后截至至今,在很多明星的宣传及带领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接受,并逐渐成为一种养生时尚人们看到辟谷不仅能减重,还能美容养颜,便更加跃跃欲试,同时也对此产生了更多好奇。

01辟谣:辟谷不是单纯的禁食辟谷又叫断谷、绝谷、却谷,字面意思是不食五谷辟谷术起源于先秦,流行于晋唐,道教创立后,继承并发展了这种养生术传统辟谷术主要有服气辟谷和服药辟谷服气辟谷主要是通过绝食、调整气息(呼吸)的方式来进行,其效用目前缺乏科学依据;服药辟谷则是在不吃主食(五谷)的同时,通过摄入其他辅食(坚果、中草药等),对身体机能进行调节。

服药辟谷是目前最常采用的辟谷方式,即使是服气辟谷也特别强调同时添加辅助食品或药物,古文有载如晋朝人乐子长传“漱咽华池法”:常含枣核,如儿吮乳,久之乃满,咽其三分,而留二分与气俱咽,可以周而复始也就是说,辟谷并不是指完全的不吃任何食物,而是少食或食用“特殊食物”。

古人称辟谷为“一食为适,再食为增,三食为下,四食为肠张,五食饥大起,六食人凶恶,百疾从此而生”,并强调“全不食亦凶,肠胃不通”也就是说辟谷过程中只是不吃日常五谷食物,减少进食,并不是不食,否则“亦凶”(损害健康)。

02聊聊辟谷的来由

关于辟谷最早的记载,大多数人会指向《庄子·逍遥游》“不食五谷,吸风饮露”,那时的描述颇具浪漫主义色彩,也许是一种吞气功法的展现,但无法效仿,小编认为不太靠谱辟谷的资料真正丰满起来是在唐宋以后,其中孙思邈的《千金翼方·养老食疗第四》中提到了辟谷的原理“人子养老之道,虽有水陆百品珍馐,每食必忌于杂,杂则五味相挠。

食之不已,为人作患是以食敢鲜肴,务令简少饮食当令节俭若贪味伤多,老人肠胃皮薄,多则不消”

可见,节俭饮食的主要原因是脾胃弱,脾胃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则会聚而成积、成湿等等元气是人体的原始推动能力,所以当摄入的“谷"太多时,必须“阴成形”而转化成人体的组成部分,此时元气便需要不断地推动身体的运化,消耗元气。

正是因为绝大多数的人看到了谷气正能量的一面,而忽略了谷气能化为湿浊之气的一面,才会有很多“吃出来的病”。03辟谷≠什么都不吃

宋代《圣济总录》中对辟谷术进行了比较深刻的探讨“无规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长生,所谓道者,如此而已,若夫飞丹炼石,导引按跷,与夫服气辟谷,皆神仙之术所不废者,今具列云。

”可见导引、辟谷、气功等都是古代所谓的神仙术,是一种养生功法,真正的辟谷需要佐以“服气”(即呼吸法)。

同时,《卫生易简方》提出辟谷主要可以运用于古人出家远行“凡远行水火不便或修行人欲省缘休粮,用黄芪、赤石脂、龙骨各三钱,防风半钱,乌头一钱二丸”,吃一些药制丸辅佐修行所以在辟谷中,不吃饭只是手段之一,在此基础上需要宁心静气,佐以打坐呼吸之法,身弱者或首次辟谷者可以服用一些药食同源类食品,如大枣、黄芪等等。

04辟谷不是谁都可以尽管现代研究认为CR和IF这种类似辟谷的饮食方式可以调节人体状态达到防治疾病、延缓衰老的效果,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替代药物治疗疾病,更不是适合所有人的养生方式如果盲目跟风禁食,不但不能延年益寿,可能反而会加速损害机体健康。

断食疗法或者极低热量饮食对身体健康的伤害超乎人们的想象事实上,不少人因断食或者极低热量饮食而缺水、休克,或者导致急性肾衰竭,严重者还会导致猝死因此,节食同样需要在科学的指导下进行且科学的饮食限制的也没有最佳标准,间歇性禁食的时间、频率、每次禁食的时长有很大差异,到底哪种才是养生长寿的最佳方式也尚没有研究证实。

专家提醒,辟谷并非适合所有人群,患有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的人群、营养不良的人、老年人、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孕妇和乳母、体质虚弱的人均不宜辟谷普通人也不建议轻易自行尝试所以,痰湿和湿热体质的人更适合辟谷,这类人表现为体液味重,舌苔厚腻,便黏,体型肥硕等。

但是,如果您有严重的心脏病,或者是大量依赖胰岛素的糖尿病人群,千万不要轻易辟谷!年龄超过70岁且平日气血虚弱的人也不建议辟谷。05一个健康、完整的辟谷流程是怎样的?

时间为一周的辟谷属于短期辟谷,1周~3周以下的属于中期辟谷,3~5周的属于长期辟谷辟谷之前首先要完全消除心理障碍,给自己强大的心理暗示可以完成一次辟谷,然后提前3天开始逐步减食,辟谷期间不要剧烈运动,佐以打坐和呼吸法,复谷要从软烂的食物逐渐加量,给脾胃以适应的时间,如此才是一个完整的辟谷流程。

总之,辟谷有效但仍需谨慎,更需要一颗强大的心(管住馋嘴的心),欢迎有辟谷体验的朋友留言探讨!参考文献:[1] 陈古一,邓杨春.辟谷理论的形成及其在养生中的现实意义[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9(09):1104-1107.

[2]杨玲玲,王胜萍,蒋焱斐等.辟谷对人体基本生化指标、经络与体质的影响[J].光明中医,2021,36(18):3090-3093.[3]郭建红,燕晓雯,王俊磊等.中医辟谷养生术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42(11):1329-1334.

[4]郭建红,廖建湘,罗润琦等.中医服气辟谷技术对血压干预效果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09):4732-4734.来源: 梅斯医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联系电话:0731-85054048

推荐阅读加群:各种专科护理微信群,赶紧加入投稿:欢迎护士相关的原创稿件投稿视频号:护理干货和大咖直播关注:按护士科室分类的微信公众号买书:护理书籍,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购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