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走相告淦是什么意思(潋滟是什么意思)
被疫情围困下的新年,写下这段倔强的文字。
寻找王安石
写在前面谁也不知道这场危机要持续多久 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下的中国已经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各地患病人数持续上升,当地政府都启动了应对重大流行性疾病的一级响应机制,让年前的神州大地平添了一丝紧张的气氛。
这几天四面八方返乡的人们达到了高潮,人们希望在自己的家乡,在亲情的鼓舞下抵御病魔的侵袭 前几天形势远不如除夕这么严重从玉华山返回省城的路上,我决定趁年前最后一个未雨之时,绕道临江镇再回南昌,时间是2020年元月。
22日下午,农历庚子年新年到来的前两天从临江镇返回之后,便传来了武汉等地陆续封城的消息 樟树与我的家乡丰城紧邻,两地山水相连,田园绣错,丰城樟树的人们彼此以老表相称,彼此都有一种地域身份的相互认同他们也是旧时“临丰药帮”的主体,在樟树,丰城人没有任何违和感。
我要去的临江镇本是军、路、府的所在地,从宋到清,一直是地级行政单位今天的临江镇无复旧日荣光,它犹如江西自近代以来持续衰落的见证比如饶州府撤销以后,治所鄱阳县被划到了遥远的上饶管辖;南安府、南康府也摆脱不了被撤销的命运,南安府治所大余县划归赣州,南康府治所星子县被划到了九江。
曾经带管过瑞金、石城等县的宁都直隶州也降为县并划归赣州,随着大余、宁都两个州府的加入,使赣州成为管辖18个县市区、本就拥挤不堪的大户人家临江设立军的建置是北宋淳化三年(992),撤销则在民国二年(1912
)从宋到民国初年近1000年时间里,临江管辖着清江、新喻和新淦(新淦在明代嘉靖年间还划建峡江县),到临江府不复存在时,适逢属下的樟树镇迅速崛起,并成为江西“四大名镇”之一,加上“成化大水”导致河流改道,利涉大川的樟树镇最终取代临江成为新的经济中心。
与其他降级并划到异地管理从而“颜面尽失”的地方相比,临江是幸运的,区划的调整只是把县治和府治搬到赣江对面而已如果说有一位老者在垂垂暮年时把掌家大权交给了亲生儿子,并投靠儿子养起老来,这个老人就是临江 我在临江拥挤的街头听到了熟悉的樟树话,只是与市区略有些口音不同。
慢条斯理的樟树方言却有很强的扩张性,由于历史太过于悠久,樟树话成为樟树与新干两地的主体方言,还有高安市与樟树接壤的部分乡镇,以及丰城的泉港、丽村、还有拖船和荣塘的一部分,都讲樟树方言 可能人口多的地方人讲话快,性子急,丰城人就是如此,与此相反,樟树人却语速慢,性格温和,可能是因为这里历史悠久,见的世面多的原因。
我在当地友人的陪同下参观万寿宫、吟香书屋和牢背井后,就急切地提出要去看府衙,因为我来之前就说明了目的,要去临江府衙看王安石出生地,但友人仍带我看这些明清的遗迹来作铺垫和预热,并不着急跳过明清,直取宋元当我最终如愿以偿进入府衙,并在临江府城里散步的时候,却有一种迷失感。
经过历代修缮的谯楼大观楼还在,但可以追溯到宋元的遗物几乎荡然无存临江由军到路,由路到府,再由府到镇,在近千年的建置史中,临江没有给我们留下足够的实物,现在我们只能看到一些零星残存的物件一只石狮茫然面对几只硕大的柱础;行易桥桥心的一处石刻,以及一只巨大的饮马水槽,全然没有千年府衙的样子,其格局已经发生根本的改变。
临江文物太少的原因,主要是战乱宋元明清再到民国,江西发生了太多的战乱,有些战争是致命的,比如宋元易代,明清易代,太平天国和抗日战争,临江和江西其他地方一样,被战火蹂躏了太多次在地面上即使有侥幸躲过劫难的遗物,也很难保存到今天。
朝鲜战争开始以后,临江府衙被设立为接纳伤残军人的荣军医院,一切按部队医院的要求来建设,该拆的拆,该建的建,哪里会顾及这里是一千年前一位著名政治家的诞生地呢所幸近年的有识之士,在维崧堂大致的位置建立了一个维崧亭,用这个代替品聊作纪念。
徘徊在维崧亭的竹林前,我宽慰地想,有总比没有好千年是一个轮回当初因为地理位置重要,创设了临江军,使其地成为北宋37个军之一;一千年后,临江府衙又成为“江西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所在地,直属省军区管辖由军到“军”,临江用一千年的时间走完了这个历程。
01 维崧堂坦率地说,临江府衙原址内的生态环境很好参天蔽日的树木,水波潋滟的池塘,一切都为了保证在这里疗养的人们尽快康复,这也是当初选择这里建设荣军医院的原因近年当地政府加强了对历史文化的挖掘与保护,诸如一些碑刻残件和其他实物都被找了回来,让我们可以在这里抚今追昔,怀想九百九十九年前这里的大致模样。
北宋天禧五年(1021)十一月十三日辰时,王安石就诞生在临江军判官衙门的私宅这位属鸡的政治家没有出生在距此两百多里外的故乡临川,而是降诞一字之差的临江,原因是他的父亲王益正在临江军任职王益(993-1038
)字损之,江西临川人临川王氏在他的叔父王贯之手上开始发迹,由咸平进士做到了尚书主客郎王益则在王安石出生六年前中了进士,他是临川王氏崛起的关键人物,此后他的儿子们开启了家族仕宦的辉煌在王安石出生之前,他就有过两次当爸爸的喜悦。
王益的元配徐夫人为他生了长子王安仁和次子王安道,携来临江军任上的继室吴夫人则为他增添了第三个男孩,吴氏生的第一个孩子就是王安石经历了第三次为人父的王益,已近而立之年,对于三郎的出生,他的内心感受如何,已是无从考证。
刚刚出生的王安石不会知道,1021年的北宋正遭受新一轮旱灾的困扰,而宰相丁谓则对罢斥的临江军籍宰相王钦若下圈套乐此不疲;远在宁夏的李继迁在这一年攻占了灵州并改名西平府,17年后,为患北宋多年的西夏在此建国;而就在王安石出生的这一天,北宋的头号敌人辽国刚刚册封
5岁的耶律宗真为皇太子,后来此人成为辽国第七位皇帝辽兴宗,继续保持对王安石主导的北宋政府施压王益肯定不知道儿子的出生会给自己和这个国家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后人唯一能知道的是,临江军十分珍惜能得到这份荣耀,他们十分骄傲地把王安石出生的居室命名为“维崧堂”。
我甚至认为,这个堂号恐怕也是王益上任后,给自己住所进行的命名,在古代官员履新以后整理寓室并重新命名堂号,这是很常见的事情只是很少有人会关注“维崧”这个堂号的意义,其实它来自《诗·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
”这是上古时人们称赞嵩山的诗句,骏也就是“峻”,“崧”的意思还是在强调高峻西汉毛亨和毛苌解释“崧,高貌,山大而高曰崧”后即以“维嵩”形容高,也引申为像“峻极于天”的嵩岳一样的品德,得到皇帝的垂青和民间的认可。
唐人薛存诚《嵩山望幸》诗:“降灵逢圣主,望幸表维嵩”唐人刘耕《和主司王起》诗:“一篑勤劳成太华,三年恩德仰维嵩”,都是这个意思维嵩就是维崧,清代词人陈维崧取的就是这个含义总之,“维崧堂”就是人们用《诗经》的典故,来形容王安石人格的伟岸。
王安石生在临江维崧堂本是不争的事实有意思的是,自古就有的争名人传统,也毫无例外地发生在王安石身上远在福建的松溪县,认为王安石出生在松溪县衙的“剑锋堂”: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由翰林学士位宰相,自其父益,尉松溪,生安石于署之剑峰堂,邑人为之建坊,额曰:“诞生宰辅”,盖志安石与李忠定纲也。
(康熙三十九年版《松溪县志》)松溪争王安石和李纲,说两位宰相都出生在松溪,还都出生在剑锋堂,这个加料不加价的说法其实是站不住脚的这条史料不仅明代以前当地方志并没有记载,而且那个“诞生宰辅”的牌坊也只是口耳相传,并无实物。
只是好事的清代人没有注意到,王益在松溪做县尉是祥符八年、九年间(1015-1016),此时距王安石出生还有五、六年的时间;同样,李纲一家生长在无锡的梁溪,元丰六年(1083)李纲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李夔正在做秀州华亭县尉,到调任松溪县尉时,李纲已经是
5岁的孩子了一个五岁,一个负五岁,都与松溪完美错过,事实就是如此,松溪把两位名相捆绑加持是一厢情愿的事,却反映了人们对两位名相的高度认可诞生于维崧堂的王安石得到过一个叫“獾郎”的绰号据说在他出生的时候,正好碰到一只獾溜进了他母亲吴氏的产房,惊动了在场的家眷,不久王安石就出生了。
这一幕令人印象深刻,于是人们就用“獾郎”当作王安石的小名,王安石对此也并不介意这件事身边的亲戚都有所知闻,后来有人曾问他的女婿蔡卞有无此事,并得到确定的回答,说明王安石家族认为这件事只是一个偶然现象,与人物事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只是后来有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攻击王安石,就说他是獾变的——在人们印象当中,凡是鼬科动物,不论是黄鼠狼还是狗獾,给人的观感都是狡猾而凶猛,他们无法撼动王安石的地位与影响,只能以“獾郎”这个小名来过度联想,以期达到污蔑王安石的目的,也许只有这样才能给他们带来快感。
例如元代的方回,就写过一首《北珠怨》的诗中说“此事有本原,獾郎柄熙宁力行商君法,诡勒燕然铭延致众奸鬼,败坏先朝廷”,这简直就是不顾词藻卑下的谩骂了总之,在南宋以后丑化王安石的过程中,那只意外闯入产室的无辜的小动物也替王安石背负了不少恶名,政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来诋毁对手,这些可能都是一生清高桀傲的王安石始料未及的。
据说王安石的父亲王益在17岁时曾慕名拜会过名臣张咏,并得到张的器重,后者认为王益是干大事的人,并热心地为王益改字“舜良”张咏就是那位张乖崖,他留下的著名典故,是他在知崇阳县时以“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判词斩了一名监守自盗的库吏。
张咏与王益惺惺相惜的原因,就是两人都很清廉和强直大中祥符八年(1015),23岁的王益中进士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建安主簿,以后平均两三年一次工作变更,在建安之后又调松溪县尉,再调到临江军做判官时,王益已经快三十岁了。
临江军创设的历史与王益几乎同龄在他出生前一年才设立的临江军,虽然只管辖清江、新喻和新淦三个县,在江西的军州当中体量算是偏小的;但临江军的地理位置正处于江西的腹心位置,在以大江大河为交通主干道的年代,临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军事要地。
它位于赣江与袁河的交汇处,是通往中国南方以及江南地区联系湖南、广西的关键节点正由于临江地势险要而且社情比较复杂,很多任职临江军的主要官长都在这里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和政治资本,为自己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中不少知军位至尚书甚至宰相,封国赠谥如宋初开宝年间知临江军的罗开满,赠临江侯;景祐初年知临江军的庞籍(988-1063)位至枢密使、同平章事、颖国公、谥庄敏;熙宁初年知临江军的吕大防(1027-1097
),后来赠太师、宣国公、谥正愍;南宋淳熙年间知临江军的沈铣做到了户部尚书;嘉定末年知临江军的王伯大做到了刑部尚书、参知政事,继任者张磻则官拜参知政事、封长乐公王益没有他的前后任那么功利,作为知军的下属,他只想尽心尽责地做自己的份内之事。
他在46岁去世前还只是江宁通判、尚书都官员外郎,但不妨碍他进入各地的《名宦传》,与上述名臣一样辉映前后王益能被任职地怀念千年,并不因为他有一个著名的儿子,而是他在地方的确做了很多实事,比如王益在建安,连生病都“合县为祠祷”,他在临江干得丝毫不逊色。
王益在临江众多兴利除弊的政治实践中最值得称道的事情,就是整顿临江军境内的萧滩渡为了加强管理、防止虚冒,他更换了腐败的木制渡船,使利用船只修理套取财政补贴的地方势力希望落空此事得到百姓的称颂,后来人们就管萧滩渡叫“判官滩”。
当然,王益在临江遇到比萧滩腐烂的渡船更为腐败的事,就是当地政治环境王益在临江军做判官的时候,与一些官僚发生了冲突临江有不少盘根错节的地方势力,他们很快将新任的知军拉下了水,使领导与自己成为利益共同体,这样他们就可以沆瀣一气,为所欲为。
看到知军与豪右得到了很多不应得到的利益,性格强直的王益无法容忍上司的作法,对知军直接进行了批评,令上级领导很是尴尬:自己是当地政府的一把手,推进工作说一不二,作为副手的同知都没说什么,哪里轮得到作为下属的判官对自己指手划脚?王益的“不识时务”导致与上级领导的关系紧张,乃至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按王安石事后回忆,为了除掉不好对付的王判官,临江的保守势力决定使出非常厉害的一招,他们集体出资去贿赂江西转运使,目的只有一个,尽快把不识时务的王益调离临江军转运使肯定要问知军的意见,那位知军对转运使作出了对王益非常不利的评语,考察结果直接导致王益调离判官的岗位,这就是王安石说的“豪吏大姓,至相与出钱,求转运使下吏出公”的事件。
曾巩在为王益写的墓志铭中也提及这件事,信息来源应该也是王安石的描述:军多诸豪大姓之家,以财力自肆而二千石亦有所挟,为不法吏乘其然,干没无所忌公至,以义折正二千石,使不能有所纵;以明惮吏,使不敢动摇居顷之,部中肃然。
诸豪大吏见公皆侧目而视,至以鄙言目公曰:“是不可欺也”卒不得已,以他计出公最终的结果,是王益被调到临江军所属的新淦县去了知军和乡愿们自然弹冠相庆,以为桀骜不驯的王益会老实一点但是,他们想错了,王益毕竟是王益。
没有了上司的羁绊,独当一面的王益在新淦干得更出色新淦也就是现在的新干县,县治原设于今天的樟树镇,隋朝开皇九年(590)新淦与清江分设的时候,县治迁到了南市村,也就是现在的金川镇王益在新淦任上干了一年,由于他的工作得到新任知军陈执古认可,天圣元年(。
1023)王益改官大理寺丞,知庐陵县这个庐陵县就是今天的吉安市吉州区,500多年之后的正德五年(1510),另一位王姓名人也出任庐陵知县,这个人叫王阳明在建安,在新淦,在庐陵,在新繁,在每个任职之地,王益的正直给家族作出了强有力的表率,也深深影响了跟随在王益身边长大的王安石,从某种意义而言,王安石太像他的父亲,只是王安石更把这种执拗的性格发挥得更为淋漓尽致,让中国乃至世界都知道了这位“拗相公”。
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潜移默化,使王益强直的性格在王安石那里得到继承和加强,这为王安石日后“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执着政治品格埋下伏笔,生物学的奇妙之处在王家得到充分验证;最终,王安石以宏大的政治构想、执著的政治理念、伟大的政治实践和深远的政治影响,为自己赢得了永世不刊的历史地位。
欢迎点击关注公众微信号“学者剑川”,分享不一样的历史文化!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全程干货淦是什么意思(潋滟是什么意思)
下周开始,各种小长假陆续到来,为了外出乘车不再因为读错地名而买错票,也为了不因为读错街巷名称而打听不…
-
学到了搁浅是什么意思(时光搁浅是什么意思)
你很久没有交像样的作品了:嗯 是的你也很久没有落笔了:嗯 是的为什么呢:因为我越来越不像话了嗯 的确是这样的但 等你:为什么…
- 居然可以这样绿茶是什么意思(车上放红牛和绿茶是什么意思)
- 不看后悔绿茶是什么意思(车上放红牛和绿茶是什么意思)
- 不要告诉别人卡哇伊是什么意思(英语卡哇伊是什么意思)
- 硬核推荐黄梅戏起源于哪个省(黄梅戏起源于哪个省安徽省)
- 满满干货韩雪爷爷和外公是哪个将军(韩雪和柯蓝谁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