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鸿门宴是什么意思(书写了鸿门宴是什么意思)
“鸿门宴”应该是国史上最为有名的一场宴会,也是极其紧张、惊险的一场宴会。
本公号今天还推了一篇周振鹤先生的《讲疏》,欢迎赏读。本文选自《历史的那一幕:的细节解读》,张元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 · · · · · ·张元,浙江大学客座教授,台湾清华大学荣誉退休教授,台湾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长期专注于《资治通鉴》的研究和普及张元先生有公众号“谈历史话教学”目录 · · · · · ·。
鸿门宴叙事中的紧要文字从王国来到朝廷的汉文帝汉宣之世良吏为多汉光武与马伏波中兴之初旌扬良吏曹魏刘晔谋略优长云中白鹤邴原魏文帝曹丕其人其政阅读司马懿西晋的最后一幕读通鉴谈陶侃的几件事慕容恪尚在,忧方大耳五胡十六国时代的外交辞令
《通鉴》中的慕容翰从武则天读讨武曌檄谈到专注力《资治通鉴》中的人物书写——以唐代李泌为例鸿门宴叙事中的紧要文字“鸿门宴”应该是国史上最为有名的一场宴会,也是极其紧张、惊险的一场宴会“鸿门宴”的故事,几乎无人不知,还有什么可以一谈的地方呢?其实,一件事情可以从多方面来看,有人对项庄舞剑,志在沛公的场景印象深刻,也有人对樊哙闯入门内,怒视项羽的一幕最为欣赏。
多年前,余英时先生发表《说鸿门宴的座次》一文说道:“项羽最后同意自己‘东向坐’和刘邦‘北向坐’,这说明他已把刘邦当作他的部属,并正式接受了刘邦的臣服表示所以当主客都入座之时,项羽已不复有杀刘邦之心” 又说:
“刘、项的成败虽然最后决定于战场之上,但也不妨说,当鸿门宴座次既定之际,双方的胜负已分了”他就是从座次的角度来解释这场宴会的历史意义,对于座次的安排也做了相当精细的讨论鸿门宴的座次,即“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见于《史记·项羽本纪》,未见于《汉书》《资治通鉴》,可知两书撰者对于此一细节未予重视我们读《通鉴》,虽未见到余英时视为关键的细节,但还是有一些相当紧要的文字值得注意与玩味。
我们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可以读到关于“鸿门宴”极其生动、精彩的描述,《通鉴》的撰者就在这篇好文章的基础上,参考《史记》的《留侯世家》和《樊哙传》,稍加增删,使得前后更加完整,情节更为曲折,令读者更能体会出那紧张、惊险的情景。
我们怎么读呢?首先,请慢慢地读,不要急于知道宴会的整个过程,请多多留意史书上为什么要这样写,要那样写其次,要发挥想象力,不要忘了朱子的那句话:“而今书、传只载得大概,其中更有几多机变曲折在”有些颇关紧要的地方,是不见于记载的,是我们要用想象力去填补的。
再次,请不要担心我是否说错了、想错了,只要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可以找到证据支持的,或是合情合理的,就大声地说出来;若看到别人的说法比自己的好,比自己讲得有道理,那就要诚心地向别人学习《通鉴》卷九《汉纪一》,高帝元年(公元前
206年)刘邦率先进入关中,看到秦留下的宫室宏伟,陈设华美,加上珍宝、美女无数,很想留下来,享受一番樊哙觉得不对劲,劝刘邦说:你想有天下,还是只想当富翁?这些漂亮东西,让秦亡了国,你怎么可以拿来享用?还是快快回到霸上,不要留在宫中。
胡三省在这句话下,写了一条按语:“樊哙起于狗屠,识见如此余谓哙之功当以谏留秦宫为上,鸿门诮让项羽次之”刘邦不听樊哙的劝谏,觉得你樊哙只是一个狗屠,懂什么!于是,张良对刘邦讲了重话:你是要为百姓除去残害呢,还是像桀一样加重残害百姓呢?不中听的话,对你的行为好;不好吃的药,对你的病情好。
你应该听樊哙的话!刘邦这才还军霸上于是,就有了与民约法三章,“秦民大喜”;秦民要献上牛酒,犒劳将士,刘邦不接受, “秦民益喜”这时,项羽率诸侯兵西进,要进入关中,他们很担心秦的降卒回到家乡,他们无法统制,于是乘夜进击,。
“坑秦卒二十万于新安城南”刘、项的作为在秦民心中留下的印象形成十分强烈的对比有人对刘邦说:关中这个地方很富裕,形势又险要,听说项羽会任命章邯为关中王,如今章邯要来,你就会失去关中不妨守住函谷关,不让诸侯的军队进来。
刘邦同意,紧闭关门项羽大军进至函谷关,被阻于关外,项羽大怒,命令英布等进攻,遂破关而入项羽入关,听到刘邦的部属曹无伤说,刘邦想当关中王,尽有秦的珍宝,又大怒,准备第二天天一亮就进攻刘邦当时,项羽有兵四十万,驻扎于新丰鸿门;刘邦兵十万,号称二十万,驻于霸上。
《通鉴》接着记载了一段范增对项羽说的话:刘邦过去贪财好色,现在入关,不取财物,不要妇女,可以看出他的心志不小我请人去看他的气,看到的是龙、是虎,五彩缤纷,这是天子的气!所以,赶快去打他!不要放掉他!我们读了范增这一段话,可以停下来稍微想象一下他讲这番话的时候,心中想到些什么?。
我认为可能有三点:第一,他看出刘邦的才干足以大有作为,必然是项羽的劲敌,项羽要有天下,必须先除去刘邦(按:古人说“望气”,未必只是假托,范增此时尤其深信不疑)第二,他看出项羽没有杀刘邦之心,因为项羽的声势如日中天,自以为已无人能与之相抗争,恐怕会轻敌大意。
所以,趁着项羽的两次“大怒”,他要怂恿项羽立即动手第三,他看出时间的急迫,如果不能即刻把握,马上动手,项羽很容易会改变此刻的心意因此,他强调要赶快出手,立即进攻,不要放掉刘邦项羽的叔父项伯知道这个计划,担心自己的好友、恩人张良,于是夜晚跑去见张良,告知此事,劝张良赶快离开,不要与刘邦一起死于非命。
张良说:我为了韩王,来到刘邦这里,现在刘邦有难,我自己逃走,很不应该,我一定要告诉刘邦于是,张良就去向刘邦报告,刘邦听了“大惊”“大惊”这两个字似乎不能轻轻放过我们要想一下,刘邦是一个容易“大惊”的人吗?好像不是,而这次让他
“大惊”,一定是真正感到事态的严重大惊之后的刘邦表现如何?非但没有“失措”,反而十分冷静,仔细思考如何应付这个极其严峻的局面刘邦很清楚,处理稍有不慎就会彻底覆灭,时间稍有延缓也将难以挽回幸好他有心细如发的张良可以商量,他也听从张良的意见。
张良说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去见项羽,声明自己绝无不服从的想法,刘邦当然同意,就这么决定了这时刘邦问张良:你怎么会与项伯交好?张良解释:过去项伯杀人,是我设法保护他,今天有这样的事,他就跑来告诉我刘邦问:项伯年纪多大?张良说:比我大。
刘邦要张良把项伯请来,拜他为兄刘邦这么做,除了感激项伯前来相告之外,结好项伯的意图也是十分明显的张良回去,“固要项伯”,就是力邀项伯的意思“固要项伯”四字,出于《留侯世家》,《项羽本纪》只是“要项伯”,少一
“固”字我以为这个“固”字相当要紧,可以反映当时的一些情况,更可以引导我们想得更多、更深“固要”有两层意思,一是,项伯不肯去见刘邦;二是,张良花了一番气力才说服项伯我们先会想到,项伯是来救张良的,一心只想把张良救出险境,他与刘邦无关,根本不关心刘邦的死活。
张良要项伯去见刘邦,一定是讲了些让项伯动心的话,才能使他改变初衷那么,张良讲些什么话才能奏效,也值得我们想象一番我想张良劝说的重点,应该在于对刘邦的介绍,强调刘邦的聪明智慧与生俱来,是一位不世出的英雄人物,统有天下,非他莫属。
项伯对于张良必然是既信任又崇拜,对于张良的话,自然是一无辩驳,也就想跟着张良去看看这位天才人物吧!刘邦见到项伯,先奉酒为寿,就是举起酒杯祝健康长寿,再约为婚姻,就是结成儿女亲家然后说:我这次入关,对于关中所有的东西,不敢有任何的侵犯,就是要把这个地方所有的官吏百姓、宫室仓库,清查整理,等待将军项羽来了再献给他。
我所以派人去守关,就是怕有人进来抢东西、偷东西我日日夜夜盼着项羽的到来,怎么说我要背叛项羽呢?请您一定要替我说些公道话,转达我这番忠心不贰的意思!项伯答应了项伯为什么会答应呢?你可以说,刘邦巴结他,让他很爽;或说,刘邦的一番话,入情入理,他被说服。
但我还是要说,项伯见到刘邦,对刘邦有很好的感觉,应该是他答应刘邦的重要原因项伯不但应允为刘邦传话,还替刘邦出点子:明天天一亮你就要来谢罪为什么天一亮就要刘邦来呢?项伯估量自己可以说得动项羽,但时间稍有迟延,项羽多听些范增的话,情势就会有变。
项伯回到军中,把见到刘邦的事向项羽报告,而且强调:如果不是刘邦先入关中,你会这么方便吗?刘邦有大功,你却要去打他,这是不应该的事,不如好好对待他项羽同意我觉得项羽之所以同意,与项伯多少有点把握一样,根本原因还是在于项羽不想杀刘邦。
天一亮,刘邦带着一百多人,骑着马来到鸿门,向项羽请罪刘邦说:下属我与您一起努力攻秦,您在河北征讨,我在河南作战;没料到我居然能先入关中,今天又在此相见现在不知道有什么人在散播谣言,让您对下属我有所不满,我特地前来请罪。
项羽说:是你的部下曹无伤说的,不然我怎么会生气呢!项羽就留刘邦吃饭饮酒宴饮中,范增几次用眼睛给项羽打暗号,又举起身上佩戴的玉玦,举了三次,项羽没有反应这个暗号不是说好的吗,等刘邦送上门来就立刻将他解决,怎么项羽妇人之仁的毛病又犯了,又心软了?。
范增很清楚,这个机会不把握,一旦龙归大海,不但搅翻江湖,还会攫取天下于是,他起身外出,找来项庄,说:项羽心太软,下不了决心你去为刘邦敬酒祝寿,敬完酒,借表演剑舞,给刘邦一剑,杀死他如果今天不杀他,有一天他就会杀死你们!项庄进去,向刘邦敬了酒,说:军中没什么娱乐,让我表演剑舞给大家助兴。
项羽说:好啊于是,项庄舞剑,指向刘邦这时,项伯立即拔剑起舞,尽量遮住刘邦,致使项庄无法刺杀刘邦我想,项伯看到范增离席,知道必有情况,也就有所准备;他看到项庄进来,知道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应对了张良看到项庄舞剑,就出去叫樊哙。
樊哙问:里面情况如何?张良说:项庄舞剑,意在刺杀刘邦樊哙一听,跳了起来,说:紧要关头,让我进去跟他拼命!于是就带着盾,提着剑往里面冲门口的卫士挡住他不让进,樊哙用力冲撞,卫士跌了一大跤樊哙进去,靠着帷帐站着,一双发怒的眼睛直瞪着项羽,气得头发全竖了起来,眼眶裂了,鲜血犹如怒火。
项羽一见,立即手握剑把,挺直身体,做好防卫的动作,问道:这人是谁?张良说:是刘邦的贴身侍卫项羽难掩心中的欣赏,“壮士”二字脱口而出,叫人赐酒给他樊哙站着,把一斗酒都喝了项羽又叫人赐肉给他,他把一个生猪肩放在盾牌上,用剑一块一块切着吃。
项羽说:壮士,你还能喝酒吗?樊哙说:我死都不怕,再喝点酒算什么!秦的统治如虎似狼,杀人杀到手软得抬不起来,处罚人只怕不够多,弄得天下百姓受不了,都起来推翻他怀王与大家约好,谁先攻破秦军,进入咸阳,谁就当关中王。
今天刘邦率先攻破秦军,进入咸阳,一丝一毫不敢据为己有,还军霸上等待您的到来刘邦劳苦功高,应该受到重赏现在非但不赏,您还听信小人的话,要杀他,您这样做,就是接续暴秦的做法,这是很不对的!项羽听了“未有以应
”,只说:你坐下吧樊哙就坐在张良的身边我觉得樊哙这一番话挺重要宴会中原来剑拔弩张,杀机四伏,十分紧张、凝重的气氛,由于樊哙的慷慨陈辞而涣然冰释因为这番话让项羽、范增杀刘邦的理由没有了,正当性不复存在了这番话虽然出自狗屠之口,但义正辞严,使得项羽、范增哑口无言,难以反驳。
项、范这边原有高高在上的气势,突然被樊哙的动作与话语压了过去,一个很“紧”的场面也就缓和下来我想,刘邦、张良看到了这一幕,听到了这番话,心中无疑松了一口气,知道眼前的危机已经解除而范增一定感到情势骤变,因失去了狙杀刘邦的好机会而懊丧不已。
项羽呢?我觉得他无所谓,他“无诛沛公之心”(见《史记·樊哙传》),刘邦既然前来请罪,这次就饶了他吧!如果“鸿门宴”是一出戏,樊哙的这番既有理据又富机锋的话语,应该是全戏最后的高潮,也是结束前必须要有的一次转折。
大家坐了一会儿,刘邦出外如厕,叫樊哙一起去两人出去之后,不再回座,与夏侯婴、靳强、纪信等人,抄小路回到霸上张良以白璧献项羽,以玉斗献范增,并为刘邦等人不辞而别向项羽请罪范增气极了,拔剑把玉斗敲破,还说:唉!这家伙真没法替他办事,把你项羽的天下夺去的,一定就是刘邦!我们都逃不出他的手掌心了!这时,帷幕慢慢地垂落下来。
这出戏里,我们不能只看到情节的曲折,气氛的紧张,还要看到人物之间真挚的感情像是范增对项羽,尽管恨铁不成钢,但眷念之深,令人动容项伯对张良,只要想象那天夜里,来回各四十里路上的焦急、忧虑与担心,也就不难窥知其情意的深厚了。
至于樊哙对刘邦,绝不是臣下对君主的忠心耿耿所能解释,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强烈关怀我觉得,范增对项羽的分析与建议,樊哙对项羽的指责与陈情,以及刘邦“大惊”中的“大”,张良“固要”中的“固”,应该可以视为鸿门宴叙事中最为紧要的文字,是我们阅读之时需要多想一想、多体会一下的地方。
本文刊于《历史月刊》第213期,2005年10月号,页92—96。【封赏】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新鲜出炉鸿门宴是什么意思(书写了鸿门宴是什么意思)
公元前206年,在鸿门这个地方发生了一件大事,宴席上刘邦项羽“把酒言欢”,演绎了一出脍炙人口的“鸿门宴”,那这段故事究竟讲了什么?…
-
真没想到王以纶(王以纶是哪国人)
今年古偶剧出圈的可不少,《与君初相识》、《梦华录》、《苍兰诀》等多部作品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男帅女美的配置堪称一绝。…
- 没想到毕畅(毕畅全家福照片)
- 一看就会毕畅(毕畅全家福照片)
- 墙裂推荐赵圆瑗(赵圆瑗真实身高)
- 越早知道越好吴冕(吴冕老公)
- 干货分享双子座是几月到几月(1996年双子座是几月到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