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满干货有关长城的资料(有关长城的资料信息)
导语: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与我国的“国山”泰山、埃及金字塔齐名的建筑,还是人类的奇迹。在遥远的两千多年前,是劳动人民以血肉之躯修筑了万里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点击上面的蓝色字关注鹰眼看天下 导语: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与我国的“国山”泰山、埃及金字塔齐名的建筑,还是人类的奇迹在遥远的两千多年前,是劳动人民以血肉之躯修筑了万里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万里长城到底有多长?我国历代长城都分布在哪些省份?国家文物局公布我国调查、认定的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分布在包括北京在内的全国15个省区认定长城遗产43721处;这是国家文物局首次公布历代长城数据。
长城长21196.18千米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
据2012年国家文物局发布数据,中国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而国家文物局曾于2009年公布明长城调查数据,中国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
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同时,长城于1987年12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万里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战争时代的国家军事性防御工程,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据说,飞向太空的宇航员曾经报告说,从遥远的月球观察地球,能够辨认出的人类工程只有两个,其中一个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世界奇迹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根据历史记载,从战国以来,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
最早是楚国,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或敌国,开始营建长城,随后,齐、燕、魏、赵、秦等国基于相同的目的也开始修筑自己的长城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著名大将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国长城连起来,西起临姚,东至辽东,绵延万余里,遂称万里长城,这就是“万里长城”名字的由来。
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主要是明长城秦长城只有遗迹残存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长城的修建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匈奴南侵,保护中原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孙中山先生曾评价:“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上大禹治水等”。
汉代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从文帝到宣帝,修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黑龙江北岸,全长近一万公里,古丝绸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着这条长城,是历史上最长的长城到了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刺族的侵扰,从没间断过长城的修建,从洪武至万历,其间经过20次大规模的修建,筑起了一条西起甘肃的嘉峪关,东到辽东虎山,全长6350公里的边墙。
(但据报道,1990年一个徒步走完长城全长的中国人的计步器显示的是6700公里)长城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现在经过精心开发修复,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司马台、慕田峪、嘉峪关等处已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蹬高远眺,凭古怀幽,古战场的金戈铁马似乎就在眼前如今,长城与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斗兽场,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等同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万里长城别名
两千多年来,中国各朝各代在修筑长城和记载长城时,所使用的名称多有不同方城:只在春秋时楚国用过堑、长堑、城堑、墙堑:这几种称谓基本上相互通用,从战国直到明代几乎全都使用过塞、塞垣、塞围:在史书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般情况有两种意义:一是表示关口要隘,二是表示长城。
长城塞、长城亭障、长城障塞:这些称谓在史书中很常见壕堑、界壕:是长城建筑的一种形式,而界壕则是金代长城的专用词边墙、边垣:将长城称之为“边”,主要是明朝中国古代,多将中原各地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地域称之为“边地”,明代则将在这一地域修筑的长城称之为“边墙”或“边垣”。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鹰眼看世界,世界就在这里!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太疯狂了有关长城的资料(有关长城的资料信息)
穿过崇山峻岭、山涧峡谷,绵延起伏1.2万余华里,横跨中国北方七个省、市、自治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御敌,便据险修筑长城。…
-
墙裂推荐我最尊敬的一个人(我最尊敬的一个人作文500字)
写《我最敬佩的一个人》: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作文500字
- 太疯狂了我最尊敬的一个人(我最尊敬的一个人作文500字)
- 怎么可以错过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作文300字三年级(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作文300字三年级下册)
- 不看后悔难忘的一次活动(难忘的一次活动500字)
- 没想到难忘的一次活动(难忘的一次活动500字)
- 越早知道越好我眼中的传统文化(我眼中的传统文化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