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源字组词语(源字组词语有哪些词语)
单元整体教学
汉字
遨游汉字王国 探寻识字秘笈
统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北京市密云区第三小学 朱立红 【设计理念】 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集中识字单元,承接第一学期韵语识字、看图识字、对对子识字、对比识字、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的学习,本单元在内容安排上更加体现字族文识字、字谜识字等,将识字与认识事物、诵读、猜谜、表达、文化传承相结合,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在自主探究发现的识字过程中归类识字;在阅读欣赏中发现造字规律;在挑战闯关中巩固运用;在创编字谜的活动中发展创新思维,逐步建立识字方法,探寻识字秘笈,形成“我的识字秘笈”,树立学好汉字的信心,同时通过引领学生了解汉字文化,渗透和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
【内容简介】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自主识字、主动识字编排了《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猜字谜》4篇识字课,蕴含多种识字方法,充满传统文化色彩,富有童趣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插图、字谜、韵语、形声字规律认识本单元44个生字,掌握多种识字方法,在识字、朗读、背诵过程中感受大自然四季的美好,了解传统姓氏文化,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在口语交际方面的要素是“能认真倾听故事,听明白故事内容;能借助图片讲故事,做到声音响亮”在阅读教学方面的要素是“理解内容,提取简单信息;大胆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乐于和同伴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书籍。
”两方面要素的落实不是仅凭借口语交际和快乐读书吧,而是贯穿在单元教学甚至整册书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倾听的外在表现、发言的声音、表达的姿态、朗读的训练、交流展示评价等不仅是个人素养的展现,也是落实课堂常规的具体举措。
【单元目标】一、核心目标:1.学习看图识字、韵语识字、字谜识字、字族文识字、归类识字等方法自主识字2.利用已有经验总结梳理识字方法,绘制“我的识字秘笈”二、常规目标:1.学习音序表;认识本单元44个生字和8个偏旁,会写28个字和2个笔画,正确书写汉字。
2.朗读课文,背诵《春夏秋冬》《姓氏歌》,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3.感受大自然四季的美好,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了解传统姓氏文化,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4.自主阅读童谣和儿歌,和小伙伴分享阅读感受和书籍。
5.认真听故事,借助图片讲故事,做到声音响亮6.养成正确书写习惯及倾听习惯,发言声音响亮【总体构想】 本单元整体教学以“遨游汉字王国 探寻识字秘笈”为单元整体学习的主题,体现“三个整合”思想融合交汇展开语文学习,即“依据汉字字形特点归类整体学习、依据识字方法整合内容分类学习、识字与学词学句及运用综合学习”的学习过程,以“识字写字”为核心,以“阅读欣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等学习活动为载体,在阅读、猜谜、探究字源字理、情境运用、趣味闯关活动和猜字谜大会中不断复现巩固,提高识字效率。
整本书阅读《仓颉造字》引领学生探寻汉字的奇妙,感受人类智慧,热爱并传承汉字文化语文实践活动“猜字谜”引导学生探究汉字的造字规律及音形义的特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分析、理解、表达能力同时提高识字效果,树立文化自信。
第一部分:教科书设计模块一阅读鉴赏:依托文本,不同方法识字 (4课时)学习目标1.按顺序正确认读大小写字母随文学习看图识字、韵语识字、字谜识字、字族文识字、归类识字等识字方法,认识本单元44个生字和8个偏旁,会写28个字和2个笔画。
2.了解全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书写规则,正确书写汉字3.朗读课文,背诵《春夏秋冬》《姓氏歌》,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感受大自然四季的美好,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了解传统姓氏文化,热爱中华汉字文化。
第一课时一、复现老朋友,认识新朋友1.认识大写字母,并按顺序熟记大小写字母。2.复习学过的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的典型字例(1)象形字
(2)会意字 :泪 休 灾 明 尖 尘 众 (3)形声字:妈 把 爸 奶 桥 歌 鸦3.选择自己在假期里认识的生字进行介绍二、整体读文,随文识字1.借助拼音读第一单元学习内容,把不认识的字、词圈画出来多读两遍。
2.同桌比赛读文,要求正确、流利3.比较发现4篇课文内容与形式上的不同4.选择最喜欢的一篇课文读给同桌听三、认读生字表,再次拼读识字,记一记四、逛汉字超市,挑战“识字能手”1.小组内逛汉字超市,开展抢答活动。
2.小组内开展“我指你认”“我说你猜”“我读你翻”的识字游戏3.集体开展“点兵点将”活动,认读大屏幕上的字第二课时一、汉字巧分类1.小组合作探究将本单元课后需要学习的生字进行分类2.小组汇报分类标准及结果。
3.汇总分类结果:第一种:按类别分第二种:按结构分独体字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全包围结构第三种:按偏旁分二、认识新偏旁,学习生字,练习书写1.认识偏旁名称,渗透部分偏旁表意雨字头:雪、霜、雷、雾、雹。
双耳旁:降,会意字
组词:降雨 降落 降雪 降水 弓字旁:张 ,弓字旁,弓是象形字,射箭的武器金字旁:钱,金字旁,从金字演化而来的,表示金属,如银铜铁钉铝病字旁:病 ,病字旁,在甲骨文中“病”像人躺在床上,后来加上“丙”成了形声字。
又字旁:欢两点水:净 冰 冻,两点水多和冰有关,三点水多和水有关。2.学习“雨字头”的生字雨字头: 雪、霜、雷、雾、雹 ,借助识字卡片或请教小伙伴读准字音。
雨是象形字。甲骨文、金文的“雨”字像从云层降下的大量水滴。本义是雨水。(1)观察“雪 霜 雷 雾 雹”,结合生活中这些自然现象想一想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雪:会意字古代的“雪”字多像从天下落下的羽毛一样的雪花我们可以从这个中找到“雨”,后来变成上中下三部分,上边是“雨”,中间像两片雪花,下边像我们的手,就像我们用手接住从天空飘下的雪花一样,后来就演变成今天的“雪”。
在寒冷的高空,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冰晶就是雪花,雪花相互结合就形成大雪花我们常说“鹅毛大雪”给“雪”组词:雪乡 雪人 雪山 含“雪”的诗句: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霜:
甲骨文,形声字,上边雨字头表示天上的水汽,下边倒写的毛表示植物枯败倒垂。
本义是: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白色冰晶,类似薄雪,导致植物的枯败给“霜”字组词:冰霜 风霜 面霜 霜冻 霜降读读含有“霜”的诗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雾 雹 ”是形声字,“雷”会意字,雷只有声音,没有形体,怎么造字呢?古人观察到凡有雷声时一定有闪电,所以就用带闪电的云团表示雷。
后来,又加了“雨”字头。人们就用雷表示能发出爆炸性声响的东西:地雷 手雷 。还可以组词:春雷 雷雨 。(2)学习书写:
观察“雪”字,比较“雨和雪”,交流发现“雨”变成“雨字头”后的变化教师示范书写上宽下窄,下边的横不挨右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指导并评价交流 (3)引导学生对刚才的识字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梳理识字方法(4)认读词卡,复习巩固
三、布置作业1.与家人一起玩“我说你找”识字游戏2.推荐阅读《小水滴的旅行》,了解水的循环过程,尝试绘制出小水滴的循环图第三课时一、图画识字读词,感受语言优美1.读《二十四节气歌》,圈出自己认识的字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读1课,根据春天的图画,说一说是什么季节,有什么景物特征,再和相关的词语连线。3.我来比划你来猜:吹 飘 降 落 升 游 飞 4.比较下列词和短语,读一读记一记。
(1)学生自主尝试朗读后教师范读,指导读好词语的节奏(2)想象画面读(3)借用对韵歌的形式2人一组一问一答朗读,感受短语的结构,读出节奏例:什么吹?(春风吹) (北风吹)二、猜谜语中识字,感受识字乐趣1.猜字谜:三人同日来,喜见百花开。
(春)2.学习《猜字谜(一)》,了解编字谜的方法(1)边拍节奏边读字迷(一),圈画生字(2)从文中找线索猜一猜,说说自己是怎样猜出来的(3)结合谜底“秋”说一说你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词语(4)联系字源识记字形:“喜”,会意字。
“壴”是“鼓”的本字,表示擂鼓庆祝,下面的口表示欢笑人们一高兴,常常会咧开嘴笑,有时候还会敲起锣鼓来庆祝联系生活中在哪些场合见过“喜”,并组词视频演示“喜”字剪纸,了解“喜”对称字形(5)理解“相遇”,学生演示相向而行走在一起就是相遇。
3.猜谜语引入《小青蛙》的学习。
(1)读《小青蛙》说说小青蛙长什么样,能做什么?你喜欢小青蛙吗,为什么?(2)小青蛙把害虫消灭掉,保护了禾苗,找出儿歌中“保护”的近义词“爱护”,并尝试用“保护”、“爱护”说句子4.读字谜(二),联系《小青蛙》猜一猜。
(1)出示停顿符号自由读,读好句子的停顿(2)教师领读,读好并理解词语 人们在表示互相尊重的时候常说“请”;万里无云是个“晴”天;纯净透明的水是“清”水;举例说一说还有什么是纯净、透明的;(3)关联阅读《小青蛙》,猜一猜并说说自己的发现。
三、“字族文”识字,了解汉字规律青蛙的“青”字是个派生能力很强的母体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新字“请晴 清情睛”,这些字都是由“青”字跟不同的偏旁手拉手组成的新字,叫做“青字族”左边偏旁表字义,右边“青”表读音,叫形声字。
人们为了更好地区分开这些汉字,就把它们编写在诗文里,就叫“字族文”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字族文里分清它们了1.读《小青蛙》,说说有什么办法分清“青”字族的字2.按照句式练习表达:我是清,清水的清,所以我是三点水。
3.选字填空:请 晴 情 清 睛日出天气( ),河水( )又( ),眼( )明又亮,用心办事( ),来客要说( ),各个分得清四、书写练习1.自主练习:春 花 字 红 左 右 时 入 冬 动 生 。
2.学生反馈,评价交流,指导修改3.观察比较“青 请 情 晴 清”的结构及位置,学习新笔画“横折提”,练习书写4.展示评价,指导完善五、梳理学习成果,布置作业1.和同桌说一说,你又收获了哪些识字方法?。
2.收集其他字族文,从中识字。第四课时一、百家姓里学汉字,了解中国姓氏文化。1.播放《百家姓》诵读,边看边听边识字。2.出示百家姓片段,圈出认识的姓氏和同桌交流。
3.趣读《姓氏歌》,感受韵律美:师生、男女生、同桌一问一答、拍手读4.想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介绍自己的姓氏(1) 区分偏旁 (2)组词 (3)分解部件(4)与名人同姓开展“姓氏游戏”,运用上面所学的方法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姓氏 。
5.认识“复姓”像“张王李赵”这样一个字的姓是单姓,像下面“诸葛、东方、上官”这样多字的是“复姓”司马开始是一个官职,后来国王允许以官职为姓,就有了“司马”这个姓氏“一姓氏一故事”,你们也可以去了解更多姓氏的起源和来历。
二、百家姓趣味小知识1.笔画最多的姓,爨;笔画最少的姓,一;最古老的姓,姬 姚 姜 2.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姓氏由母系传承,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女字底,后来由父系传递三、背诵课文1.2人一组拍手练习。
2.展示背诵四、学习书写生字1.学习“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规则,学习书写“国”“回”2.自主练习其他生字书写,关注“姓”字注意穿插避让和“方”“万”字的笔顺3.观察3个汉字“飞 风 气”,发现都有新笔画 ,“横斜勾”区别“横折弯勾”。
4.教师示范横斜钩:起笔横略斜,顿笔后折向下写竖,慢慢往外斜,至末端顿笔向上勾口诀:横要平,斜要缓,滑到下面往上勾5.教师指导按笔顺描红,提示:“风”里边像个叉子,“飞”撇、点像小翅膀,要相接但不能连成一笔。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五、布置作业1.统计同学、家人的姓氏,制作姓氏生字卡片,和家长一起按顺序摆一摆2.阅读《百家姓》,了解中华姓氏故事模块二表达交流:善听会讲 乐读能说(2课时)学习目标:1.认真听故事,能借助图片讲故事,做到声音响亮。
2.仿照儿歌的样子尝试创编3.读童谣和儿歌,和同伴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书籍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读文识字,感受祖国广大1.借助拼音读正确《祖国多么广大》2.请假期出去旅游的学生讲一讲春节海南、哈尔滨的天气,了解地理位置不同气候有差异,知道祖国地域辽阔,景色多姿。
3.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二、情境中运用,感受春天的美好1.一阵春(风)(吹)过,小河又哗哗唱起了歌河边草儿(青),山花(红),鱼儿游水面,顽皮地吐着小泡泡几只小(鸟)在空中欢快地叫了几声(飞入)林中2.(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冰(雪)融化,河水叮咚(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三、儿歌问答,感受阅读乐趣1.借助拼音自主阅读《谁和谁好》,了解谁和谁好,为什么要好?2.找找身边谁和谁好,仿照儿歌的形式说一说四、布置作业结合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尝试搜集或创编“春风吹 山花红”式的三字短语。
第二课时一、听故事,讲故事1.一边看图一边听故事,借助图画记住故事内容可以边听边指出相应的插图,认识图画中的人物2.给打乱顺序的图片按照故事内容重新排序3.自由练习讲故事4.创设“故事大王讲故事”情境,在互动中讲故事、听故事、作评价。
“我讲你听 ”自我评价表
5.小组合作按图片顺序接力讲故事二、读童谣和儿歌,与同学分享1.借助拼音读《摇摇船》和《小刺猬理发》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拍手、带上动作读3.交流读童谣和儿歌的感受4.展示自己读过的童谣和儿歌或书籍5.推荐阅读《读读童谣和儿歌》。
三、拓展延伸建立班级图书角,交换图书进行阅读并分享模块三梳理探究:梳理识字方法,绘制“我的识字秘笈”(2课时)学习目标:1.开展不同形式的汉字闯关活动,复习巩固本单元生字2.多种途径方法识字,制作“创意识字积累手册”。
3.依据本单元的学习,梳理发现不同的识字方法,绘制“我的识字秘笈”。学习过程:第一课时(汉字闯关)第一关:我是小小气象员将表示天气现象的字、词语与相对应图片连线。
雷阵雨 雪 晴 阴 晴 冰雹第二关:汉字对对碰给汉字找朋友,组成词语。
第三关:女娲补天
第四关:汉字门诊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国”字最后一笔是“横”( )2.“飞”字第二笔是“撇点”( )3.“方”字共4笔,第三笔是“撇”( )4.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大雪纷飞、百鸟争鸣都是描写春天景象的。
( )第五关:汉字大变身1.有饭能吃饱,有水把茶泡,有足快快跑,有手轻轻抱,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包)2.有水可以养鱼,有土可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马走遍天下(也)第六关 我是小小书法家1.请你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2.请你把“青”字族的汉字朋友在下面田格里写端正。
布置作业:制作自己的“创意识字积累手册”第二课时一、结合已有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回顾掌握的识字方法1.认真听同学分享识字方法,从中受到启发2.生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有什么其他方法来识记二、分享自己的“创意识字积累卡” ,评选班级“识字能手”。
1.在绘制的生活情境中认识相关汉字2.包装、画册、商店招牌上的汉字3.美食中的汉字4.读书、绘图识字5.疫情故事中识字6.汉字故事中识字三、用思维导图梳理本单元生字,绘制“我的识字秘笈”
第二部分:读整本书教学设计《仓颉造字》(2课时)学习目标:1.图文结合,了解仓颉造字的方法,感受汉字的奇妙,人类的智慧2.能用猜一猜、画一画、讲一讲等方式分享阅读收获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神话故事引入, 激发阅读兴趣。
1.观看《仓颉造字》,了解最初的字是怎样造出来的2.说一说看了这个故事你听懂了什么,有什么想法和感受?3.问题梳理:(1)人类最早没有文字,为了生活的需要,古人曾使用过什么?(2)仓颉开始根据什么表示事物创造文字?后来又根据什么表示事物?。
二、跟着仓颉学造字1.猜一猜这些图画或符号表示什么字?
2.你发现了什么?(象形字、会意字)3.推荐阅读《仓颉造字》,用不同形式记录自己的阅读成果。推荐形式:(1)列表法:
(2) 图画法:用绘画的形式把认识的汉字画下来(3)折扇法:利用自己识记的汉字在扇形纸上创作一首小儿歌(4)叙事法:讲讲汉字小故事(5)我的识字日记: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阅读过程中的收获(6)展开想象结合某个汉字讲一讲仓颉是怎样造字的。
第二课时一、阅读成果面面观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形式,在分享中取长补短二、阅读成果大家谈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评选“识字达人”2.推荐本组“识字达人”在班级展示三、为《仓颉造字》这本书代言。
1.设计代言词,比比谁的最有创意2.我为好书代言第三部分:语文实践活动猜字谜大会(2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元宵节习俗,猜灯谜,感受祖国传统文化2.通过创设字谜识字的情境,探究字谜编写规律3.通过收集创编字谜,开展“猜字谜大会”提高识字效果。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了解元宵节“猜灯谜”习俗,渗透祖国传统文化1.讲述或观看视频动画片,了解元宵节的来历的传说故事2.欣赏各种各样的元宵节花灯3.了解正月十五元宵节,中国民间有“观灯猜谜”的习俗二、猜字谜找规律
1.根据字形编写:你一半,我一半(俄)2.根据字义编写:不上不下(卡)3.根据字形结构展开联想编写:一口咬掉牛尾巴(告)4.根据字义和字形编写:自大多一点,人人都讨厌(臭)5.根据字形形象化的描述:三人叠罗汉。
(众)6.转盘法:有眼就能看,有火就能亮,有金就能钻,有口就能咬(丁)7.会意字:七十二小时(晶)8.儿歌: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风)三、花样编创字谜鼓励学生用不同方法给汉字“雷”“王”“众”“休”“鱼”“鸟”等熟字编字谜,激活学生思维,创新编字谜的方法,体验识字方法的多样性 。
四、拓展延伸1.收集字谜2.创编字谜第二课时课前热身:1.小组内分享自己收集到的谜语条数,受到了什么启发2.在创编谜语过程中用到了哪些编字谜的方法3.展示自己创新设计的字谜表现形式一、击鼓传花击鼓传花的游戏,传到谁就给大家出个字谜来猜,猜中者有小礼物作为奖励。
二、悄悄话传递以组为单位,第一个同学看谜面,猜谜底,然后把谜底写在下一同学的后背,依次往下传递,猜对组获胜三、汉字转转转利用学生手中自制的字谜转盘,4人一组,转一转,猜一猜四、花灯游园会将学生制作的灯谜或教师制作花灯,让学生把自己创编的字谜挂在花灯上,开展“花灯游园会”,全班同学自愿结对,一边赏灯一边猜谜。
五、拓展延伸与家人分享猜谜大会的乐趣和收获,来一次“亲子猜谜大会”。作者简介:
朱立红,北京市密云区第三小学语文一级教师荣获“北京市紫禁杯班主任”“北京市综合素质评价先进个人”“密云区优秀共产党员”“密云区巾帼育人模范”20多篇论文获市区级一二等奖,《依托评价手册培养良好习惯》发表在《培养良好习惯奠基美丽人生》,《小壁虎借尾巴》《聚焦文本 深入解读》《课前两分钟展示成为语文课的前奏》发表在《主动、互动、生动的课堂》,《小喜鹊的两个家》发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例读本》。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微信:lyk7307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更多精彩请点击【阅读原文】哦↓↓↓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怎么可以错过2017榜样观后感(榜样的力量观后感)
榜样的力量 ——《榜样》观后感,■ 北京市潮白陵园 王凤云 黄贯义
-
学到了我学会了包饺子作文400字(我学会了包饺子作文400字四年级)
《我学会了包饺子》400字作文\x0a今天上午,我在写作业,我妈叫我,说教我包饺子。\x0a我妈把切好的韭菜和炒好的鸡蛋搅拌在一起,然后…
- 一看就会凭字组词(凭字组词怎么组)
- 一篇读懂凭字组词(凭字组词怎么组)
- 真没想到献给母亲的歌作文(献给母亲的歌作文600字)
- 越早知道越好我上中学了(我上中学了作文400字作文)
- 满满干货雅鲁藏布大峡谷简介(雅鲁藏布大峡谷简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