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精选

这都可以?红色经典小故事(红色经典小故事100字)

【太阳寨】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这都可以?红色经典小故事(红色经典小故事100字)

 

10个红色经典小故事 (下)革命故事: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下面是10个关于红色革命的经典小故事,欢迎继续阅读——。

革命故事6:抗日小英雄王二小河北省涞源县,位于河北西部,与山西交界,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根据地之一抗日英雄王二小就生长在这里、关于王二小的英雄故事我就不多所说、鬼子发现上当后,先是残忍地剁去二小右手的五个手指,又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把他摔到在大石头上。

八路军一举全歼此股日寇,战斗结束后,几个战士冲向二小,当时他还活着,和另外两名受伤八路军战士一起送到刘家庄,可惜伤重无治,为国牺牲,三位战士永远长眠在刘家庄的深山老峪里当时来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写了王二小在反"扫荡"斗争中,把敌人引进埋伏圈而自己壮烈牺牲的材料,报道给边区青救会的。

《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在1942年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很快在边区,直至全国传唱开来,这一唱就是六十多年今天我们来到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秋日的太阳暖融融挂在天上,地里玉米,豆子熟了,柿子,核桃,苹果挂满枝头。

山坡上羊儿成群,牛儿悠闲地甩着尾巴,一片平和景象谁能想到六十年前,有一个东洋倭国贼寇窥我中华,在这条美丽的山谷中残杀我英雄少年前事不忘,在歌声中永远记住十三岁的放牛孩子王二小

革命故事7、小交通员潘冬子1934年秋,主力红军撤离中央根据地参加了主力红军的父亲出发前给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冬子把它当作宝贝似的收藏了起来红军一走,大土豪胡汉三又回来了,柳溪又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冬子的母亲作为游击队的交通员,走东村奔西庄地传达着党的精神。

在一次行动中,冬子妈被胡汉三的“靖卫团”围困在燃烧着熊熊烈火的草屋内……母亲的从容就义,使小冬子突然长大了许多,他怀揣爸爸留下的红星,承担起了游击队交通员工作他为山上游击队筹盐,巧妙地躲过了“靖卫团”的搜查。

冬子还机灵地做了米店的伙计,搞到了确切的情报,破坏了胡汉三的搜山计划冬子在沉着自如地对付了胡汉三的多次试探和盘问后,抓住良机,砍死了胡汉三1938年,江南游击队准备开赴抗日前线,冬子和父亲又见面了他带上那颗保存了多年的红星,成了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

革命故事8、小侦察员张嘎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

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他与小朋友胖墩摔跤输了还不讲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烟囱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一支手枪,竟偷偷把枪藏进了老鸦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

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鸦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上缴队长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

革命故事9、儿童团团长海娃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

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

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溜了出来他赶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了几里路后面伪军也追来了,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他把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远,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

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革命故事10、赵一曼赵一曼出生于封建地主家庭少年时代就接受了先进思想,勇于向传统观念和反动势力作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培养教育下,经过长期革命斗争锻炼,成长为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成为全国最著名的抗日英烈之一。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无数党员干部和进步青年惨遭杀害革命形势急转直下许多人宣布脱离了共产党,军校里的学生中也有一部分出现了动摇 赵一曼却坚决地表示: “不,我决不回头,我要战斗下去,继续奋斗下去。

”军校决定由留在后方的叶挺率领第11军第24师赴前线攻打叛军,并把军校全体同学编为中央独立师,赵一曼随军校女生队被编为政治连,受叶挺指挥,开赴前线五月十七日早晨五点钟,女生队分两路出发,一路到金口,一路到纸坊。

我們高举‘中央独立师’军旗和许多面锦旗,号兵吹着进行曲,向望山门车站前进”赵一曼和女生队沿途张贴标语,向群众宣传“我们是革命的军队,是保护人民大众的”在炮火连天的火线上,赵一曼和女生队的学员紧跟作战的男学员部队,投入了紧张的抢救伤员的工作。

不顾子弹在头上尖叫,把受伤的战友抬下火线,热情地为他们包扎、换药、喂药这次从出征到返校共34天在这34天里,赵一曼“历尽艰难困苦,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

【武警某中队官兵推荐阅读】

本期排版 | 寨主▼  邮箱:2727619943@qq.com  

敬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