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泥巴(红泥巴村儿童网站)
新华社郑州3月22日电 题:泥巴墙下的秘密
新华社记者李文哲
战乱年代,一块写有什么内容的墙面,会让群众多次用泥巴和稻草糊盖,拼命保存下来?走进位于河南新县的鄂豫
新华社郑州3月22日电 题:泥巴墙下的秘密
新华社记者李文哲
战乱年代,一块写有什么内容的墙面,会让群众多次用泥巴和稻草糊盖,拼命保存下来?走进位于河南新县的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一件国宝的秘密诉说着共产党人不变的为民初心。
这块迄今为止全国唯一保存完好、书写在青砖墙上的《中国(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土地法令(草案)》,是我馆珍藏的国家一级文物。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副馆长戴璐璐说。
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通过了土地法令。1932年初,土地法令传到鄂豫皖根据地,当地苏维埃主席请瓦匠在今新县箭厂河乡方湾村的一面青砖墙上,用石灰泥了一块长方形平面,让秘书用毛笔全文誊抄,进行广泛宣传。
这面‘墙’写出了广大农民的心声,大伙相互传诵,喜上眉梢,看到这面墙就好像看到了希望。更让人欣喜的是,接下来的土地改革,让群众分得了土地,成为土地真正的主人。戴璐璐说。
鄂豫皖苏区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领导创建的、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诞生了多支红军主力,那时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奇迹。
革命根据地的迅猛发展,使国民党当局极为恐慌,蒋介石调集重兵实行围剿。1932年秋,红军主力转移后,为保护这面墙,方湾村支部书记找到房主方明周,动员他想办法把土地法令墙掩藏起来。很快,方明周就在墙的一侧围起猪圈,堆满柴草,把整面墙壁盖了个严严实实。谁料,民团纵火烧房,把柴草点着了。所幸,草灰敷住了字迹,敌人并未发现墙上的秘密。
有了这次教训,方明周想出一个更为稳妥长久的办法:用泥巴将剪齐的茅草一层层糊上墙面,远看就像村里常见的土筑墙,风干之后形成了一个密密实实的保护层。戴璐璐说。
土地法令墙被巧妙地保存了下来。然而,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根据地进行疯狂报复,方湾村支部书记和许多村民倒在血泊之中,房主方明周也在饥寒交迫中离世,但始终没有一个人说出这面墙的秘密。
1966年,方家后人修葺房屋时发现了墙面上的文字,揭开一看,是保存完好的土地法令。新县文物部门很快对墙壁进行了保护。1991年9月,这面墙壁被整体切割搬迁至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陈列。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就是因为其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
这面承载着无数农民希望的青砖墙,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不变初心。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朱自清散文精选》散文精选名篇原文
作者的文章切进口虽小,但内在深入,布满理性的思辩
-
散文的三大要素儿童散文的四个特点
一首《动物志》,买通人与天然的隔绝,照出李跃豆影象深处的天下
- 散文精选十篇短篇散文精选大全经典版散文精选老舍
- 中华散文杂志散文大全app下载
- 鲁迅散文精选短篇课文散文作家
- 伤感散文精选大全 经典版免费阅读现代散文精选名篇名家游记散文精选短篇300字
- 徐志摩的散文《落叶》散文精选大全 现代散文作文散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