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精选

白云泉 白居易_白云泉 白居易[唐]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白云泉 白居易_白云泉 白居易[唐]

 

白云泉唐·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译文太平山上的白云泉清澈可人,白云自在舒卷,泉水从容奔流白云泉啊,你又何必冲下山去,给原本多事的人间在添波澜注释白云泉:天平山山腰的清泉天平山: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无心:舒卷自如闲:从容自得何必:为何奔:奔跑。

波浪:水中浪花,这里喻指令人困扰的事情鉴赏  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诗人并不注重用浓墨重彩描绘天平山上的风光,而是着意摹画白云与泉水的神态,将它人格化,使它充满生机、活力,点染着诗人自己闲逸的感情,给人一种饶有风趣的清新感。

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诗的风格平淡浑朴,清代田雯谓“乐天诗极清浅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

”(《古欢堂集》)这一评语正好道出了这首七绝的艺术特色  “天平山上白云泉”,起句即点出吴中的奇山丽水、风景形胜的精华所在天平山在苏州市西二十里“此山在吴中最为崷崪高耸,一峰端正特立”,“巍然特出,群峰拱揖”,岩石峻峭。

山上青松郁郁葱葱山腰依崖建有亭,“亭侧清泉,泠泠不竭,所谓白云泉也”,号称“吴中第一水”,泉水清洌而晶莹,“自白乐天题以绝句”,“名遂显于世”  然而,这一名山胜水的优美景色在诗人眼帘中却呈现为:“云自无心水自闲”。

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流,自由奔泻,从容自得诗人无意描绘天平山的巍峨高耸和吴中第一水的清澄透澈,却着意描写“云无心以出岫”的境界,表现白云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闲静雅致的神态句中连用两个“自”字,特别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在,自得自乐,逍遥而惬意。

这里移情注景,景中寓情,“云自无心水自闲”,恰好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自我写照创作背景  元和十年(815)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后,济世的抱负和斗争的锐气渐渐减少,而“知足保和”、独善其身的思想则逐步增加在苏州刺史任上,他深深感到“公私颇多事”,渴望能早日摆脱恼人的俗务,故而创作这首诗来抒发自己情怀。

诗人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诗:唐·白居易图:明·梅清《鸣泉图》出品:老张(微信号13992825540)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