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精选

劲松职业高中_汤颃 劲松职业高中

2018年6月22日下午,“松”文化特色育人课程体系框架研讨会在劲松职高常营校区召开。

劲松职业高中_汤颃 劲松职业高中

 

2018年6月22日下午,“松”文化特色育人课程体系框架研讨会在劲松职高常营校区召开北京市教科院职教所吕良燕副所长、北京教育学院李晶教授、北京教育学院基础教育人才研究院教育人才研究中心钟亚妮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杨光副教授、原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夏秋荣副院长、朝阳区教研中心职成教研室陈清教研员作为项目组专家莅临劲松职高参加研讨会。

学校校长郭延峰、党总支书记吴少君以及教学、德育、实习就业创业中心、培训中心、督导室、行政办公室等部门主管校长、部门主任参加了研讨会会议还特邀杨志华、汤颃两位老师参与         

会议由夏秋荣院长主持她首先介绍了项目的推进情况,接着杨光教授做了“基于KOMET模型的‘松’文化课程体系框架”主题发言杨教授从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社会背景与目标、职业教育课程的理论基础、“松”文化课程体系的建构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解读了KOMET三维模型及依据KOMET“能力要求维度、能力内容维度、行动维度”建构“松”文化课程体系的构想

结合杨教授的介绍,与会专家与学校领导、干部教师展开头脑风暴从项目目标、对KOMET模型的理解、对“松”文化内涵的挖掘、对“松”文化校本育人课程体系的构想到课程实施以及评价等,大家各抒己见,研讨气氛十分活跃,课程构建思路更为清晰。

最后,郭校长进行了总结发言他首先对项目组专家的学术精神表示敬佩,专家的发言高屋建瓴,借鉴国际先进理论对课程进行了顶层设计,为学校干部教师打开了思路接着,郭校长进一步明确了项目目标,就是要落实国家对学生的素养培养要求,立足学校培养目标,结合学校课程现状,以“松”文化为核心,以学生能力素养培养为主线,构建具有劲松特色的校本育人课程体系,提高育人质量,提升学校品牌。

最后,他提出两点希望:一是希望借助专家力量,以学术引领课程体系构建;二是希望学校干部教师深度参与,认真学习,与课程体系建设同步成长树立全局意识,从条块管理走向协同育人,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松”文化特色课程体系研究与开发项目4月召开了启动会,5月-6月开展了文献研究、访谈及问卷调研,项目组专家多次碰撞、研讨,形成了初步的课程体系框架,之后会结合本次会议的研讨,进一步修改完善学校和专家会组成研究共同体,共同朝着“学术引领、科学构建、特色鲜明、切实可行”的建设目标去努力,以课程建设提高育人质量,推动学校发展。

【信息来源】督导室【图片拍摄】赵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