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是哪个节日_七夕古诗
在传统佳节中,中秋的重要性仅次于春节。中秋,顾名思义就是秋季的中间。但是从纯科学的角度来说,秋季的正中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那一刻,太阳
在传统佳节中,中秋的重要性仅次于春节中秋,顾名思义就是秋季的中间但是从纯科学的角度来说,秋季的正中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那一刻,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把秋季分成了前后相等的两半事实上,周朝的祭月也确实在秋分。
但是八月十五的那一轮明月,终于以它纯洁的光辉征服了所有的人至少在汉代,农历八月十五,以祭月、拜月为中心的中秋节就普及了;到了唐代,八月十五,月圆之夜,对月怀远,思念亲人,就成了中秋节最重要的主题;宋代之后,全民参与,中秋节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
月亮,毫无疑问,是中秋的主角在我们的生活中,距离我们较近的星体,有太阳也有月亮,两者不可或缺但如果要强行比较一下,太阳可能重要得多没有太阳的光辉,地球将失去一切生命,月亮也会失去光彩中国人讴歌太阳的光辉,赞美太阳普照大地,却把一腔深情送给了月亮。
以月亮为主角的节日有元宵(元夕),有七夕(秋夕),有中秋(月夕),还有“除夕”——“夕”从字形上看,就是月亮出来一半的意思中国人对月亮如此热爱,甚至有学者把华夏民族称为“月亮民族”,这是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
中秋的习俗也跟月亮有关,除了祭月、赏月外,赏桂花、饮桂花酒也跟嫦娥奔月的故事有关就连吃的也叫月饼——香甜的月饼,而不是美丽的嫦娥,才是我儿时盼望中秋节唯一的理由既有浪漫主义情怀,洋溢着中国人特有的诗情画意;又有现实主义关怀,充满着中国人心中的伦理家国。
中秋文化在诗词之中最能体现出来每个节日都有诗词名篇有趣的是,写中秋节的佳作名篇,超过了其他节日之和,中秋节也由此成为最有诗意的节日唐宋几乎所有的顶尖诗人都参与了中秋诗词的创作“大赛”,蔚为壮观先说唐朝,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杜甫“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王维“圆光含万象,碎影入闲流”,白居易“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一个个锦心绣口,流芳百世。
这些还不是最著名的,唐朝写中秋最著名的诗歌当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代名相张九龄的代表作,其壮阔瑰丽,妥妥的大唐气象,是中秋文化内涵的最好表达——月儿圆,人团圆如果说七夕是异性之间的思念,那中秋就是亲人之间的牵挂,乃至人与人之间的共情。
中秋那一轮明月,让无数人魂牵梦萦,不再觉得天各一方到了宋代,中秋诗词的桂冠属于苏轼,他写了很多中秋佳作“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为他夺得中秋诗词之冠的还是那首家喻户晓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作一出,堪称绝唱。
然而诗人总能别开生面,论壮阔,南宋词人张孝祥“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堪称一篇《赤壁赋》辛弃疾“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通篇都是科学追问,是中国古代最有科学色彩的一首词。
唐宋之后,写中秋的诗词,不断有佳作涌现,清代诗人黄景仁“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深得中秋之韵不仅是在中国,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秋节中秋节是汉文化圈共同的节日那一轮圆月,是炎黄子孙的同心圆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成都东软学院怎么样_成都东软学院怎么样张雪峰
在其发展过程中,民办高校历经了风雨,也创造了奇迹,涌现出一批社会知名度高、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有特色的热门高校,在社会上受到广泛认…
-
采访老党员_采访老党员作文600字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开展好全区离退休干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临淄区委老干部局开展“向党说句心里话”主题征文活动,回…
- 老好人辅助_工作中存在老好人思想
- 贵州省教育厅官方网站_贵州省教育厅官方网站公办中聊
- 四年级课程_四年级课程标准分析
- 江苏大学选课_江苏大学选课系统可以看班级排名吗
- 江苏大学选课_江苏大学选课系统可以看班级排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