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关于环境保护的论文题目)
各有关单位:为更好地总结和交流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方面新研究成果,共同深入探讨当前生态环境工作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我会定于2023年12月中旬组织召开2023年生态环境科技
各有关单位:为更好地总结和交流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方面新研究成果,共同深入探讨当前生态环境工作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我会定于2023年12月中旬组织召开2023年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技术交流大会大会主题:绿色低碳赋能,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大会预设十三大领域论坛: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论坛;大气污染防治科技论坛;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论坛;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论坛;海洋生态环境污染防控论坛;双碳技术论坛;绿色矿山提质增效论坛;EOD发展政策与实践论坛;噪声污染与防治论坛;新污染物治理论坛;碳交易和数字环保论坛;产业园区减污降碳科技论坛。
内容设置大会报告、领域主题论坛及分会场、研究生报告、墙报交流、及企业展览展示等现将会议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会议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北京市国际生态经济协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
联办单位: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昆明理工大学、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华南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暨南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湖北大学、中南大学、浙江大学、井冈山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河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宁波大学、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上海理工大学、郑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南京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山西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河北工程大学
二、时间和地点时 间:2023年12月15-16日地 点:云南--昆明三、活动安排(一)开幕式及主旨报告拟邀请两院院士和知名专家学者,就大会设置"十三大"生态环境领域作特邀主旨报告(二)分论坛会议安排了13大论坛+研究生专题论坛,设54个专题。
另外大会还安排了墙报展示和企业现场展览展示等活动(详情见下方)论坛一: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技术召集人宋永会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 修复联合研究中心 首席科学家/研究员
孙德智 北京林业大学 教授陈永柏 三峡集团生态环保部 副主任/首席专业师陈异晖 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院长/正高工论坛二: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论坛专题一:湖泊生态环境治理创新技术召集人叶 春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刘福兴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研究员胡智泉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毕永红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研究员胡勇有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 教授专题二: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召集人张 远 广东工业大学 教授
侯 俊 河海大学 教授廖海清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专题三:流域水环境与生态保护及修复技术召集人焦立新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蔡宴朋 广东工业大学 教授张 豫 嘉应学院 研究员张威振 成都理工大学 研究员
王喜华 同济大学 研究员汪龙眠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研究员顾 蓬 江南大学 副研究员张萍萍 华南农业大学 副教授专题四:污水营养物低碳处理及资源化技术召集人李 昂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李建政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苏俊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教授专题五:城市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修复技术召集人何伟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 研究员杨武霖 北京大学 研究员张 萌 浙江大学 研究员黄晓武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副教授
专题六:水体微生物生态净化技术召集人王圣瑞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张海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教授王志平 上海交通大学 副教授赵东华 中交上海航道局 教授级高工专题七:双碳目标下高盐难降解废水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治理与资源化
召集人魏秋平 中南大学 教授冯江涛 西安交通大学 教授刘国帅 江南大学环境土木工程学院 副研究员专题八:环境污染低碳治理及资源化召集人薛 罡 东华大学 教授王金果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教授专题九:绿色低碳水处理与水生态修复技术
召集人王沛芳 河海大学 教授王国祥 南京师范大学 教授陈开宁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研究员操家顺 河海大学 教授专题十: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召集人全 燮 大连理工大学 教授牛军峰 华北电力大学 教授
专题十一:生物质基材料与水环境修复召集人陈明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研究员丁磊 安徽工业大学生物膜法水质净化及利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授 论坛三:大气污染防治科技论坛专题一:区域生态环境标准协同与科技创新支撑
召集人修光利 华东理工大学 教授伏晴艳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正高级工程师李振亮 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正高级教授专题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科技论坛召集人叶代启 华南理工大学 教授陆朝阳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 研究员
沙 莎 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高级工程师专题三:移动源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技术召集人林 赫 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余运波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员郑成航 浙江大学 教授专题四:VOC处理与催化有序转化技术
召集人田振玉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专题五:大气复合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召集人宁 平 昆明理工大学 教授朱廷钰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蒋文举 四川大学 教授李 凯 昆明理工大学 教授
专题六:农业活性氮减排与大气污染治理召集人刘学军 中国农业大学 教授刘 磊 兰州大学 研究员许 稳 中国农业大学 副教授专题七:甲烷控排及高效利用技术召集人鲁 玺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教授
高 霁 美国环保协会( EDF) 项目主任论坛四: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论坛专题一: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风险刻画及绿色修复技术召集人姜 林 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侯德义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教授
黄 蕾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教授邹雪艳 河南大学 教授专题二:水-土协同控制与大科学装置构建召集人李 淼 清华大学 研究员王文科 长安大学 教授王仕琴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业资源研究中心 研究员
专题三:双碳背景下工业遗留场地土壤与地下水协同修复技术召集人杨长明 同济大学 研究员余海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研究员何 理 天津大学 教授专题四: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理论与技术
召集人潘 波 昆明理工大学 教授卢桂宁 华南理工大学 研究员朱 冬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研究员陈 全 昆明理工大学 副教授邓绍坡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研究员论坛五: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论坛
专题一: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综合技术召集人刘阳生 北京大学 教授曹宏斌 中科院过程研究所 研究员李润东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教授蔡冬清 东华大学 研究员专题二: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及污染控制召集人王 飞 浙江大学 教授
曲作鹏 华北电力大学 教授专题三:金属固废/危废安全处置与资源化召集人罗旭彪 井冈山大学 教授贺根和 井冈山大学 教授肖小雨 井冈山大学 教授专题四: 固废资源化与循环经济召集人楼紫阳 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
李素芹 北京科技大学 教授刘振刚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员李 响 东华大学 教授关清卿 昆明理工大学 教授蔡伟伟 北京交通大学 副教授专题五:工业废弃资源伴生战略金属提取召集人郭彦霞 山西大学 副院长/教授
桂夏辉 中国矿业大学 人事部长/教授李少鹏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秦身钧 河北工程大学 院长/教授专题六:有机固废低碳生物转化与资源利用召集人刘建国 清华大学 所长/教授赵由才 同济大学 副主任/教授
朱南文 上海交通大学 所长/教授杨本芹 昆明理工大学 副教授论坛六:海洋生态环境污染防控论坛专题一:陆海统筹综合治理与系统管控召集人刘瑞志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高红杰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专题二: 海洋生态环境污染综合防控
召集人包木太 中国海洋大学孟祥周 同济大学 教授那广水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教授陈庆国 浙江海洋大学 教授李浩帅 中国海洋大学 青年英才李 朴 中山大学 副教授论坛七:双碳技术论坛专题一:绿色低碳技术与碳达峰碳中和
召集人冯武军 北京京能集团 研究员马伟芳 北京林业大学 教授张忠国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 研究员专题二:可再生能源与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召集人张九天 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员刘兰翠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
陈新宇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专题三:碳捕集与利用技术召集人汪黎东 华北电力大学 教授荆国华 华侨大学 教授张士汉 浙江工业大学 教授专题四:双碳前沿研究与转型发展召集人林剑艺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研究员
杨德伟 西南大学 教授专题五:城市减污降碳协同技术召集人王海鲲 南京大学 教授专题六:双碳目标下的城镇人居环境建设召集人李 倞 北京林业大学 教授胡一可 天津大学 教授专题七:城市生物多样性恢复与碳增汇协同技术
召集人达良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交叉创新研究院 教授殷 杉 上海交通大学农生学院 教授胡远东 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副教授专题八:环境污染物低碳处理与资源化召集人刘洪波 上海理工大学 教授褚华强 同济大学 教授
徐苏云 上海理工大学 副教授朱学峰 上海理工大学 副教授专题九:污染治理与生态减碳新技术召集人朱书景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教授论坛八:绿色矿山提质增效论坛专题一:矿山开采及生态修复论坛召集人冯秀娟 中国矿业大学 二级教授
白中科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教授张宝刚 中国地质大学 教授林 海 北京科技大学 教授专题二:金属矿山污染防控与绿色低碳修复技术召集人:崔兴兰 中国有研科技集团 事业部副总/正高林星杰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所长/正高
刘 娟 北京大学 教授任桂平 兰州大学 副教授专题三:矿山生态系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技术召集人:付庆龙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冯伟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副教授曹英楠 内蒙古工业大学 副教授论坛九:EOD发展政策与实践论坛
专题一:EOD发展政策与实践召集人吕文魁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专题二:生态资产价值转化政策创新与EOD实践召集人余艳红 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教授级高工贺新春 广东财经大学 教授
贺 涛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研究员论坛十:噪声污染与防治论坛专题一:噪声污染综合防治新技术召集人蔡 俊 上海交通大学 副教授周裕德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教授级高工论坛十一:新污染物治理论坛
专题一:新污染物监测技术召集人王亚韡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员金小伟 环境监测总站 教授马新东 海南大学 教授专题二:新污染物环境健康风险评价与防控技术召集人周雪飞 同济大学 教授董光辉 中山大学 教授
郭婉茜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孙佩哲 天津大学 教授邓芙蓉 北京大学 教授专题三:环境微塑料的污染与防控技术召集人曾永平 暨南大学 教授季 荣 南京大学 教授贾汉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教授专题四:生态环境风险与大数据分析技术
召集人胡献刚 南开大学 教授邹国元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员 穆 莉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副研究员赵 萌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专题五:水环境生物风险防控与检测技术召集人甘慧慧 宁波大学 特聘研究员卢鼎南 宁波大学 副教授姚志远 宁波大学 副教授张 程 江南大学 研究员张会宁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副教授专题六:流域新污染物管控与生态修复技术
召集人左其亭 郑州大学 教授刘建超 河海大学 副教授张 伟 郑州大学 副教授刘瑞民 北京师范大学 副教授专题七:新污染物筛查与生态效应评估召集人孙卫玲 北京大学 教授许 楠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教授
蒋 毅 香港理工大学 副教授李红娜 中国农业科学院 研究员专题八: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召集人吴 静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员黄 薇 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员
论坛十二:碳交易和数字环保论坛专题一:企业ESG表现与碳交易市场发展召集人赖小东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副教授杜敏哲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副教授专题二:绿色发展与智慧环保召集人李珊珊 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正高
级工程师专题二:碳交易与数字环境召集人王军锋 南开大学 教授论坛十三:产业园区减污降碳科技论坛召集人李 唯 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 理事长/正高吴学灿 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副院长/正高工
田森林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院长/教授晏 司 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 副理事长/高工(三)研究生论坛为进一步提升研究生专业能力,开拓学术视野,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会议安排了研究生论坛,择优筛选报告展示,所有参与报告的学生给予
证书鼓励,欢迎广大研究生积极参加(四)墙报交流会议期间专门设置墙报交流区域,论文作者可墙报交流研究成果墙报尺寸:90cm(宽)*120cm(高)(五)生态环境科技成果展会议期间将围绕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技术等内容开展现场展览展示,展示创新技术和成果,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成果转化应用。
六、论文征集1、为鼓励广大学者积极参与论文征集,凡向本次会议投稿(全文)的学者给予证书鼓励2、请按照征文及研讨主要议题,提交论文全文论文摘要不超过500字,全文不超过5000字,论文文件格式为word文档。
具体要素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论文摘要、关键词、正文、主要参考文献等3、论文经审核通过后,将制作成册作为会议资料优秀论文自愿将推荐至E方知库期刊群成员期刊优先发表4、投稿邮箱zhanglinnice@163.com(投稿截止时间12月6日)。
七、报名及注册(一)会议报名参会人员可以通过下方链接直接在线报名和申请发言或通过邮件zhanglinnice@163.com索取会议文件及报名表等信息,邮件主题“生态大会报名+姓名+电话”日 期参会人员/位
在校学生/位2023年12月10日之前报名并汇款1900元1500元2023年12月10日之后现场缴费2200元1800元2、缴费方式1)微信支付:提前需要通过微信扫码支付的代表,请联系会务组人员索取2)银行汇款:
单位名称:北京市国际生态经济协会开 户 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建国支行账 号:11050176360000000010注:汇款请在转账备注栏填写生态大会+姓名+单位+电话,并将汇款凭证发送至报名邮箱BJieepa@163.com。
3)现场缴费:报到现场可刷银联卡(POS机)、微信、支付宝缴费3、发票1. 电子发票(仅限普通发票)电子发票链接将发送至参会代表在报名表填写邮箱,请自行下载、打印使用纸质发票(增值税普通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均可)纸质发票将于会议结束后一个月内邮寄给参会代表。
邮费自理注:1、如需开具发票,请发送汇款凭证,发票类型(普通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形式(电子/纸质),并备注纳税人识别号和发票抬头到会议报名邮箱(增值税专用发票请额外备注开户行、开户账号、单位地址和电话)。
邮件主题:生态大会报名及开票+姓名+单位+电话八、会务组联系方式联系人:张老师 孙老师 刘老师电 话:010-65181169(兼传真) 18637195370(张)大会邮箱:zhanglinnice@163.com
学 术 委 员 会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这样想象真有趣作文300字三年级下册动物(这样想象真有趣三年级300字作文)
这样想象真有趣作文300字
-
这样想象真有趣作文300字三年级下册动物(这样想象真有趣三年级300字作文)
以题带文——这样想象真有趣题目:如果母鸡能在天空中飞翔,如果蚂蚁的个头比树还大,如果老鹰变得胆小如鼠,如果蜗牛健步如飞,如果……这…
- 我的心愿600字作文(我的心愿600字作文当科学家)
- 我的心愿600字作文(我的心愿600字作文当科学家)
- 袁隆平的梦想(袁隆平的梦想在水稻下面乘凉实现了吗)
- 袁隆平的梦想(袁隆平的梦想在水稻下面乘凉实现了吗)
- 观红色爱国电影观后感(观红色爱国电影观后感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