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精选

红旗渠故事(红旗渠故事演讲稿3-5分钟)

作者:张中林 诵读:赵建红在中国中部,有一条河来自“天上”,穿山越岭,九曲回肠,1500公里长。哗啦啦的流水声,好像在哭,也好像在唱,日日夜夜回

红旗渠故事(红旗渠故事演讲稿3-5分钟)

 

作者:张中林 诵读:赵建红

在中国中部,有一条河来自“天上”,穿山越岭,九曲回肠,1500公里长。哗啦啦的流水声,好像在哭,也好像在唱,日日夜夜回响在林州,回响在太行。

这水曾经是林州人又苦又涩的泪啊,千年盼,万年想,流的都是希望,流的都是悲伤。那是上世纪60年代最苦的日子,小小林县长在太行山里,太行山却把林县扔给了饥荒,那么漫长的时光。

这里年年都缺水呀,渴死了沟坎上的高粱,渴死了岩石上的牛羊,渴死了那用石头垒成的家乡。这里的人活一场,就为水一场。一点点水就是一条条命啊,为了水,哪怕粉身碎骨,也生死无妨。

恁大一架山,水在哪呀?!火辣辣的烈日下,齐刷刷跪着爹娘,跪着儿郎。那是一声声惊天动地的呐喊:老天爷呀,你是不是要旱死林县,渴死太行啊?救命的水呀,你在何方,你在何方?

不,不,不能总这么跪着求着等着呀,这不是林县人的命,这不是山里人的犟。天苍苍,地茫茫,月无影,日无光。所有的人都站了起来,昂起头颅,挺起脊梁,把两行热泪甩下山岗,百里峡谷咯嘣嘣响。

把山开了,把沟填了,把村庄搬了,把命拚了。救林县的还是林县人,10万父老兄弟集结在太行山上。象盘古一样开天,象愚公一样挖山,象精卫一样填海,为了活着,为了梦想,林州的胸膛里烈火燃烧,风雷激荡。

小推车推呀推,钢钎呀打呀打,绳索呀放呀放,炸药响呀响最危险的翻山越岭,最原始的肩挑手扛骡马累死了,老人摔死了,黑压压的人群来了,一个跟着一个上哪怕是雷是电,是铁是钢,也要把太行山变成渠,垒成墙,一尺一寸,伸向远方。

那是怎样的一场拼争,10万人整整用了10年,在能磨刀的石头上凿岀一条河,从远山流到家乡;那是怎样的一种气慨,10万人整整用了10年,把骨头当成石头,垒岀一条水长城的墙;千仞绝壁,那是林县人直来直去、直上直下的性情;巍巍太行,那是林县人不屈不挠、不卑不亢的脊梁。

林县人没有想到,他们开了一架山,却开出了中国人民伟大的精神;他们引了一条水,却引岀了中华民族的梦想红旗渠的水来了,它成了林州大地的生命琼浆而红旗渠精神的泉水,却成了中国人民生命的营养,奋进的力量

山开了,渠成了,水来了,哗啦啦的流淌,哗啦啦的歌唱!红旗渠、你在地上;红旗渠,你在天上;红旗渠,你在天地之上;红旗渠,你在中国的心上!

作者简介

张中林,中林文化创作中心主任、清华·红旗渠新材料产业基地副主任、人民中国书画院副院长。中林文化、中林智库、中林公益品牌创始人。诵读嘉宾

赵建红 主任播音员,河南省朗诵协会会员、林州市作协副秘书长、林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座右铭是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