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精选

这都可以?仲父(仲父是什么意思)

中国古代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历史现象,就是那些掌控了废立大权的权臣都喜欢让皇帝称自己为“仲父”或者“尚父”。

这都可以?仲父(仲父是什么意思)

 

中国古代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历史现象,就是那些掌控了废立大权的权臣都喜欢让皇帝称自己为“仲父”或者“尚父”那么这两个称谓是怎么来的呢?又有什么区别呢?今天就来给大家说道一番春秋时期的齐国齐僖公时发生内乱,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被迫流亡在外。

齐僖公过世后,两人争相回归继承王位当时,管仲辅佐公子纠,为保公子纠继位,管仲就带人截杀公子小白管仲一箭射中了小白,就以为小白已死,于是放慢了行军速度没想到,那一箭只是射中了小白的带钩,小白急中生智,装死躲过了管仲的眼睛。

并且快马加鞭,抢在公子纠前面回到了临淄,登基即位,号齐桓公

齐桓公登基后,想任命辅佐自己多年的鲍叔牙为相但是鲍叔牙却坚决推辞,说自己的才能不足以担此重任,反而向齐桓公举荐了管仲在鲍叔牙的坚持下,齐桓公从鲁国迎回管仲,拜其为相委以重任齐桓公和管仲君臣一心,联手打造了齐国的霸业。

《荀子·仲尼》:“齐桓公倓然见管仲之能足以托国也……遂立以为仲父” 杨倞 注:“仲者,夷吾之字;父者,事之如父”后因用以称管仲这就是“仲父”这一称谓的由来应该说,齐桓公是发自内心的尊敬管仲,视之如父,才称其为“仲父”。

但是后来的效仿者们可就不一样了秦国的庄襄王死后,嬴政初登王位相国吕不韦把持朝政吕不韦嚣张跋扈,“效齐桓公以管仲为仲父”,让嬴政也称自己为“仲父”地位不稳的嬴政此时不得不对大权在握的吕不韦忍气吞声,遂了他的心愿,称其为“仲父”。

东晋时期,王导拥立司马睿在建邺登基虽然表面君臣和睦但是有拥立之功的王导根本没有把皇帝放在眼里王导所在的琅琊王氏权倾朝野,众多朝臣都是王氏党羽他让群臣给皇帝司马睿上书,让司马睿称其为“仲父”“朝野倾心,号为“仲父””。

司马睿不得不从再来说说“尚父”郑玄 笺:“尚父,吕望也尊称焉”吕望、吕尚、姜尚其实都是同一个人那就是“功保周朝八百年”的姜太公姜子牙也就是齐桓公的先祖吕子曰:尚乃名也,即吕尚;父:尊称也,同于父辈,且吕尚为武王岳父,故尊称尚父也。

父也是对长辈重臣之尊称说白了,“尚父”就是周武王对姜子牙的尊称姜子牙不仅是伐纣和开创周朝的大功臣,还是武王的岳父所以武王称其为“尚父”

其后来效仿者也有很多:董卓:《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卓至西京,为太师,号曰尚父”李辅国:《新唐书·宦者传下·李辅国》:“帝矍然欲翦除,而惮其握兵,因尊为尚父”郭子仪:《新唐书·郭子仪传》:“德宗嗣位,诏还朝,摄冢宰,充山陵使,赐号‘尚父’。

”这些让皇帝向自己低头,把自己的权威凌驾到皇帝的权威之上的权臣,几乎都是惨淡收场吕不韦被嬴政赐鸩酒毒死;王导虽然得以善终,且死后极尽哀荣但是其暗助兄弟王敦祸乱朝纲,且把持朝政多年名声不佳;董卓就更不要提了,废立挟持汉献帝,终至天下大乱,最终被吕布所杀,诛连三族;李辅国虽拥立唐代宗,但是僭越皇权,最终还是被代宗派人刺杀,谥号曰丑。

这些人当中唯一名声和结果比较好的就是郭子仪了郭子仪确有再造大唐的功绩他的功劳与姜尚和管仲比,也丝毫不逊色因此,皇帝叫他一声“尚父”,他还是担得起的最关键的,郭子仪不贪恋权势,谦逊低调从不争权,一直对朝廷忠心耿耿。

最后能得以善终

那些标榜自己为皇帝的“仲父”、“尚父”的,不只是要告诉世人自己有姜尚、管仲之能,更是要让皇帝视之如父,这就是对皇权赤裸裸的挑战啊所以,没有姜尚,管仲,郭子仪那么大的功劳,就不要动不动就逼着皇帝叫自己“仲父”、“尚父”什么的。

就算有天大的功劳,也要低调做人,皇帝尊敬你,你就更加要低调谦逊千万别蹬鼻子上脸,不知道天高地厚不然最后会死得很难看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