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是什么意思(民营企业是什么意思公立还是私人)
我们一起说养老。
我爱这个有你的世界
主持:大项(项震)上海少山企业养老养生中心首席研究员嘉宾主持:小兵(张小兵) 泰福盛世健康咨询有限公司CEO特邀嘉宾:黄飞 上海亲阳医疗投资董事长上海临港养护院院长 简介:“大项小兵说养老”是新浪乐居特意针对当下养老问题开办的系列直播节目。
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加速推进的阶段,已经成为全国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与此同时,我国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占比较高,家庭养老功能亟待社会养老补位;高龄老人和失能老人占比较高,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需求迫切大项,小兵,养老,养生,我们一起说养老。
大项:各位观众朋友下午好,今天是我们第19期节目这次探讨的是公办民营的话题,我们请到了一线工作的养护院——临港养护院院长一起来和我们做这期节目,先请小兵总来介绍一下我们的黄院长小兵:黄院长是这个行业的老前辈,从2010年开始筹备上海临港养护院,期间从规划设计施工到后来的运营管理,都是黄院长亲力亲为。
这七年里,黄院长把自己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外行,变成了熟悉这个行业的内行养护院从原来的什么都没有到现在的拥有300张床位,从刚刚开始的持续亏损到现在的逐渐持平并且逐步运营,甚至有了内设医疗机构,并已经与医保联网。
他的内设医务已经做到五个科室,其中康复医学科对于在养护院里面的老人提供了很多切实的帮助黄院长除了是上海慈善基金会临港养护院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也是上海亲阳医疗投资董事长,上海临港养护院的院长,我们欢迎黄老师。
大项:我们第一个话题就是聊下公办民营的事情因为我们十三五规划把公办民营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也叫公建民营公办民营和公建民营不是一回事,下面请黄院长根据自己的临港养护院及他对公办民营的理解和实践,来为我们介绍一下。
黄院长:大家好,刚才讲到的公办民营的问题像北京,要求是80%以上,现在已经达到这个数字,在我们上海,这块相对来说量比较少,但是政府还是要求我们每个乡镇、街道有一个自己的公办民营机构到底是“公办民营”还是“公建民营”还没有具体的说法,现在还是政府在主导这个事情,其他省市这块内容已经做得蛮靠前了。
这里面有一个利弊的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公建民营在北京,政府补贴的可能比较高,要做的话有很多收益在里面,有的省市经济实力相对比较差,你去民营会比较累这方面会导致对老人的服务质量下降,也是一个不利的部分有利的部分,对于政府来说可以减轻很多的压力,因为政府主办的养老机构在过程中由于一些制度的问题、工作人员积极性等达不到要求,民间去做的话会更有动力,机制比较灵活,服务质量反而有所提高,这里面主要看政府自己的定位问题。
大项:有这样一个问题啊,我们回顾一下,为什么要公办民营,政府推这件事情的初衷在哪里?你刚才讲到一点,政府是减轻了压力了,如果公办民营就是为了政府减轻压力,这个是不是他的初衷?我对公办民营,包括医养结合是有看法的。
我觉得医养结合就是把老人当病人,公办民营,公是什么,民是什么?为什么一定要公办民营?我们回顾一下它的初衷,可以探讨一下小兵:实际上我刚刚也想问黄院长这个问题,再往前问一步是什么呢?第一,公办民营和公建民营有没有区别?第二,我们以公办民营来举例,公的优劣势是什么?第三,民营资本介入进来对我们的好处什么,对我们可能还有哪些劣势?有可能和政府的合作会受限,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我觉得需要做一下普及。
黄院长:就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公办民营和公建民营其实是有点区分的公办民营在办的时候都是政府在主导,包括经营都是政府在安排人员主导的公建民营在设计的时候就弄好了,经营的时候要靠民营去经营的建的时候就叫公建了。
为什么政府要提倡公办民营呢?有时候我和政府部门做一个探讨,他们其实也在测算一笔数字,公办养老机构的投资其实很大的,一个床位的投资标准最高48万一个,这个48万什么时候能拿回来,有可能根本就赚不回来如果公办还要政府去主导经营,那投入更大。
就以我们为例,我们马路对面有一个政府的养老机构,说起来118个床位,每年政府要给补贴,去年给了75万,而且里面书记、院长、会计,三个人的工资都是政府给的,所有的东西都是政府买单,我们民营的要用一张A4纸都要自己花钱去买,他们可以到政府去领,政府也考虑到这一点了,要是让民营去经营的话,费用可以省下来,而且从服务质量等方面也有所提高,这可能是政府最想看到的一些。
小兵:政府把经营权交出来,从市场化的角度看,可以有效的控制成本,还可以提高服务的质量对于民营资本来说一次性的东西还是政府投的,民营资本的压力会小一点黄院长:公建民营是政府来投资民间民营的话就完全是自己投资。
民间呢,只能拿政府一次性的床位的补贴小兵:一次性的补贴,也很少了大项:政府要推行公办民营或者公建民营,它的目的是什么?它兜不住了兜不住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经济上的,投入越来越大,因为它运营过程的补贴,现在有一个现象就是公营的,排队,民营的,吃不饱,它想中和一下,这是第一点。
第二个想法就是要把养老运营纳入市场运营的规律里面去,本来都是国家发钱,现在就是我做你来运营,你就按照市场规律来做但我对公建民营有异议,一个重要的异议是,民营以后服务质量会比公营的好,我觉得依据不充分,公营的,国家有补贴,有政治教育,有其他,没有盈利的压力,我认为它只有服务的好;私营的,它要赚钱,从市场的角度,我认为他的服务没有公营的好。
那么为什么他会说民营的服务质量好,积极性高?这个黄院长能不能解释一下,现在确实是好的公办福利院、养老院排队,是什么原因呢?价廉物美嘛,现在到了私营这里,想象中私营应该更好,养老里面会不会有这种情况?黄院长:
刚才项老师说的只是一个方面,问题是什么呢?公营的话有一个政府兜底儿的问题,现在有很多五保户,这些人政府本来要兜底的,这些人政府要派的话直接派公办养老机构去,我们民间的养老机构很少进来,我反正有收入进来,住好住坏都一个样,如果民营的话,完全是不一样的,我要进来,我要看,你的服务好,收费低,那我就进来,如果你不是这样的话,我到别的地方去了。
我可以选择,如果纯粹是公办的话,没有选择那服务质量怎么能提升呢?小兵:黄院长讲的这个核心的是公办的,没有市场压力,所有的都是政府直接送进来的,政府可能也把钱也给到你了,剩下的就是经营的事情,反正也没地方可送,就送我这里来,我尽可能把事情做好,其实好与不好没人强制去要求,民营的话,市场上来的每一个老人都是客户,要想服务做得好,你就要考虑成本了,同时要把服务做得更到位,压力来自于这里。
大项:不管是公营还是民营,不管是无保还是三无,政府要托底,先到公办的地方去,公营的地方现在存在一个什么问题,价廉物美,因为政府的补贴是补贴在里面的,你进去时的价格是不一样的,所以你民营的价格优势是没有的。
这个问题对于老人来讲其实影响非常大现在公营的排队进不去,原因就在这里他所谓又好又便宜,好倒是不一定,但是便宜是一定的黄院长:刚才说到价格,价廉物美,这个是存在的,我们既要鼓励民营企业去主办养老机构,如果公办的也是价廉物美的话,那么民营的怎么办?
这样的话就变成一个资源的不对称,民营的养老机构就没人来做,公办的拼命价廉物美,民营的我收费更低的话赚不到钱,怎么去发展?政府其实也看到了这一点,他要打破这一块,既然你要是市场经济的话,那么大家是一样的,平等的,对以后的发展是更加有利的。
小兵:黄院长讲的两点,一个是市场资源均衡性的匹配,我们换个角度看,政府兜底性质的养老院,它是最便宜的,然后呢公建民营的价格稍高点,纯民营的价格应该更贵点,那就意味着客群也有区分,保障性的进政府兜底的,稍微有点钱的进公建民营的,纯民营的,从养老地产角度,可能也有钱,需要的环境服务更多,会更贵。
一定会上、中、下会去分档第二个是从政府做的公办的养老院里面,也有区分,一部分完全是兜底性质的,另一部分是服务也低,价格也好,这种类型可能也存在,这样就会造成相对不公平的产生,排队现象的产生大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作为老百姓来讲,他理解的公,不仅是政府出钱,他觉得还公平,他相信政府,一般老人觉得,公办的好像公平,你是私人的,好像你要来赚我钱公办之后去民营,你民营要比公营好,这样才可以公办以后给民营,如果你公办公营比公办民营好,你为什么要去给民营?就是你想推卸责任嘛。
这个对于老人来讲就没法理解了,你是公的,又公平又便宜,结果你却让他们来涨价,我觉得老百姓的概念是这样的,不一定对,但是这个概念根深蒂固了已经公就是公平很多人愿意到公家的地方黄院长:确实有这样的问题,我做了七年,体会很多。
公家的养老机构,政府的领导经常会到里面去看,比如过春节,这个地方必须要去的,民营的话可去可不去,我们当地的政府还是蛮重视的,我们应该是一视同仁其他的地方这种东西就差异很大,对于老百姓来说,就像项老师说的,公办的比较公平,同样的东西得益的东西更多,发同样的东西,公办养老机构的老人可以拿到三样东西,民办的养老机构老人只能拿到一样。
小兵:从公办的角度,它是保基本面,所以领导会在重要节日到这里看,代表了广大群众但是从这个角度去看的话,公办的和私立的服务的标准是不是一样的?或者从养护院自己的角度是如何定这个标准的?是高于国家标准呢还是低于?项老师怎么想的?。
大项:公营也好,民营也好,或者公办民营也好,他最终都是要通过营来体现,不管是谁来建,我的理解有个公的,应该营起来更好现在它把营给了民间,也就是说你们应该比我做得好,它才这么做嘛民间有钱的人很多,不会营啊,经营不来,这里面运营方的正当性,或者怎么来选择运营方,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现在国家出了这么多钱,要求公办民营具有福利性,具有公益性,国家出了钱就会对价格等各方面有所限制,这样的性价比在现在社会环境下我认为是不公平的小兵:比如我办了一个养老院已经做好了,但是需要民间机构来运营,这个运营方的选择标准是什么?政府怎么样选择黄院长你去做,而不选择我去做?他一定有个标准,这个是怎么选择?这是第一个问题啊。
选择了你以后是三年一选?一年一提报?还是一成不变?黄院长:这个标准在我们上海来说做的还是相对比较规范的,包括公办民营、公建民营都是通过招投标,政府采购的方式来体现的有的地方可能是三年签一下协议,有的地方是签一年,现在随着习近平时代,国家在这块内容上越来越规范,对以后的公建民营有更好的发展,有很多地方是不公平的,招投标的时候有的时候关系好就给你做了,关系不好就不给你做了。
大项:我觉得政府现在还没有真正的让你们去竞争,他只是拖不住底的溢出来给你们去做小兵:现在至少是一出来的这部分在用相对公平的方法去做大项:黄院长就是做养老的,政府也知道一直在做养老小兵:核心的是政府现在去找民营的做养老机构,是不是有几个硬性的大条件?。
黄院长:有的我们浦东新区在18号下午开了个会,也讲了这块,就是希望搞连锁经营,有奖励,有好多标准,我们亲阳医疗投资有限公司就是为了这个打基础的,接下来就可以去连锁,但是这一块刚刚开始,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厦门这次和我们谈了,如果要找投标的话,所有的文件也是我帮他做的。
小兵:到厦门去,说明黄院长这里已经有成熟的运营经验了大项;他连锁就是品牌嘛黄院长:公建民营里面有一个问题,你们刚才没有提出来,现在长照险马上开始了,接下来老人要进行评估进养老机构,四级的进公办的养老机构,三级的进民营,越严重越到公办的,五级到护理院,六级就到医院了嘛。
现在的情况是,公办的养老机构收的是轻度的,严重的反而在民营的养老机构当中就像我们临港养护院,不是我们自己夸自己,80%的重度老人都在我们的机构中,别的都不愿意收,这就变成不公平了小兵:现在民营的做养老都是在做健康老人,或者做中度的,半失能失智,往失能失智大多数人不做的,那为什么你是从重度到中度,轻度的反而少呢?。
如果这样的话,我们说大一点,社会责任的情怀是很重的因为你这个走进去是很重的一件事情,很不容易,所以很想听听你的想法黄院长:我们这里是比较偏的一个地方,离开上海市区最远的一个地方,入住率肯定不高,你不收的话,入住率肯定更低,这个是最最实在的话,反过来做养老有个情结在里面,就是要解决一些困难的老人,他们收入比较低的老人,否则你的初衷、目的是什么?。
鉴于这个原因,好多养老院不愿意收的话,那这些人只能我来,去帮他们解决则样的问题大项:实际上你是在帮政府做一些最基础的,不能扔掉的养老,这个事情其实应该是政府来做的,民间应该就是商业运作竞争一定是在一定的标准下面。
我们应该把政府的补贴给到需求方,让她们去选养老院,这样就公平了,我们国家现在在公建、公办、供应方去补贴,他没办法把钱贴给你再来承担,比如收2000多,实际花了9000多,这个七千多如果贴给这个老人的话,他不来了,子女在家抚养他,国外很多就是这样的,不用去养老院了。
所以我们要公平,就一定要从补贴供应方变成补贴需求方具体怎么样来做我觉得我们国家要考虑一下,否则竞争完全不公平小兵:就像房地产行业,用脚投票,我走到那个地方就知道哪个地方做的好哪个做的不好,现在这个东西就应该用钱投票,我政府要是真要帮助老人,那我直接把钱补给你个人,由老人去选择,这样的话,像黄院长一样,我做的越来越好,你自然就选择我了,其实也是市场倒逼的结果。
所以对于不同量级的老人,是有不同的标准的,我觉得这是个经验,真的是要给大家做一个分享的黄院长:我觉得我们做养老还是要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老人,为他们去做一些服务就像刚才项老师也提到的,我家里很有钱,请三五个保姆有什么关系呢?根本用不到到养老机构去,但是真正到养老机构去的,家里条件比较差,而且子女都要上班,可能还有小孩,他是没办法的办法。
既然你办了一个养老机构,你要把他收进来,收进来的话就是产出的问题,做一个养老机构要是没有收入想把它做好那真的是难上加难我呼吁政府把钱补到真正需要这钱的人身上如果把钱给我们机构的话,那我们是不是给一线的人员更多的收入,让他们更好提供服务,这个要是能做好的话,我想不管是公办的还是民营的,我们的养老服务工作肯定会做的越来越好。
大项:刚才我们讲的都比较宏观,现在我们讲一个比较微观的问题在养老机构里面的服务,黄院长是一线的,到底是标准化重要还是个性化重要?这个问题我一直在考虑,我觉得在标准化的情况下我们才有个性化的选择,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那么老人又非常个性,很多个性化的服务又是你服务好不好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两者之间怎么样来平衡,这两者之间是怎么样做的?黄院长:差异化的东西我刚刚还没说到有共性的、个性的、包括标准化的,更加人性化的,怎么样体现出来,我们是这样做的。
通过六年多下来,将近七年了我几乎每天都住在养老院里面,老人的爱好啊等等都是比较了解的,其实真正的养老是个性化比标准化更重要小兵:个性化比标准化更重要黄院长:为什么这样说呢?比如我做的这个椅子老人已经坐了几十年了,到了养老院你不让他坐,非要给他个新的椅子给他坐,他可能觉得很不舒服。
我们机构现在都是标准化的,老人生活习惯你要去改变,很难,过来的时候本来是半失能失智的,你要让他去改变这事儿更难这一块我们在有些地方比较人性化,比如这个房间他包掉了,可以在里面买个冰箱,微波炉等等就像椅子,他要是很喜欢,就让他放在旁边,让他去坐坐,他就很开心。
小兵:我们做了这么多期,黄院长是第一个明确回答大项:入门靠标准,60分以下靠标准,60分以上靠人性化你要做得好的,在上面比,60分只是两千元钱,这个是标准,上面有收5000的,6000的,10000的,这个是个性化,上面的
40分就是你的水平硬件啊、软件、服务啊、个性啊,这样的话养老机构才能受欢迎黄院长他的个性签名是阳光,空气,水临港这个地方很远,但是我知道那里的环境很好,我做养老研究在第三年的时候我得出一个结论,所谓环境好就是空气和水。
只要空气和水好的地方,都适合养老小兵:也要加上阳光大项:我们可以选择到临港养护院去,虽然远了一点,但是黄院长是住在那边照料,肯定是非常好的,这个也为黄院长做做宣传,其实我觉得公营和民营在一起竞争我觉得很吃亏了。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黄院长也已经做了七年多了,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或者企业适合做这样的事情?黄院长:做养老是吧?目前市场上研究养老的人特多小兵:像项老师这样的人特别多黄院长:但是真正去从事养老的人其实是不多的,为什么呢?。
他进去一看养老其实蛮难的,很多人和我说的时候我就说养老为了什么?如果说为了赚钱的话,那么我建议你不要去,同样的钱投资做其他比做这个赚钱更多更快,做养老真的要有一份爱心在里面,还有恒心、耐心在里面,那才能做得好,社会上有很多人要投资养老。
反过来,养老这工作你要是真的做好的话,也是有很大的利润空间的,当你不断付出,不想要钱的时候,钱自然就回来了因此我也是再次呼吁爱心人士能够真的进入养老行业,让老人这一快做的更好大项:黄院长这样个人,是非常具有情怀的人。
我认为所谓公,我们要把他变成公益群体这一批,公益群体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个人,至于是公建还是民建我觉得不重要,营一定要找到这些人(黄院长),他们当然要赚钱了,赚钱是60分以上部分嘛,像黄院长这样的人要形成一个公益群体,不管是公建还是民建,让他们去运营,这样才能把养老做好。
我觉得进养老机构以后会成为必然,因为家里溢出来了,照顾不了像黄院长这样的,临港养老院这样的机构,连锁化以后,我觉得是对的,品牌呢?所谓民营就是找到这些人,成为品牌,重要的是你最后运营的人是在他放心的人手上。
黄院长刚刚听你说还出过一本什么书介绍你们的东西,你可以介绍一下黄院长:这本书是我们浦东作家协会写的,《在追梦路上》,其中有一篇写到关于我的一篇文章,我是怎么样进入养老行业的?为什么要做养老?这两本书我送给两位老师,将来养老机构的发展一定是要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这样中国的养老肯定会越来越好。
大项:就是要把公家的公变成有公益的群体,不要再去想国家就是好,国家也是通过下面这些人来做的嘛小兵:现在市场上已经有清晰的认可了大项:其实做养老机构、养老地产道理都是一样的,做的人一定要能够赚钱,这个光靠情怀是很累的,还是要市场化运作,既然如此就要赚钱为主,我能赚钱这个行业就会可持续发展。
我们下一次,还要请一专家,张总可以介绍一下小兵:下一期,我们会请天地健康城的运营总,请他来讲一讲项目的定位、策划、运营等一系列的事情,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很年轻的养老人,朱久海朱总大项:好,我们期待下一期天地健康城朱总的介绍,今天谢谢黄飞院长,谢谢大家观看,谢谢。
小兵、黄院长:谢谢大家。 END
泰福盛世是复旦医疗系统成员,立足上海,服务全国将优质医疗资源和家庭健康管理服务有机整合,落地“泰福盛世健康中心”,打造全新的社交化互动式健康服务平台,提供医疗、医健、医养、医教全龄段的健康整合服务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民营企业是什么意思(民营企业是什么意思公立还是私人)
不管怎样改革,不管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因为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它的宗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gmail注册(gmail注册手机号不能用于验证)
中国大陆用户注册谷歌账号方法,百分百成功率。
- gmail注册(gmail注册手机号不能用于验证)
- 三无人员(三无人员可以贷款吗)
- 三无人员(三无人员可以贷款吗)
- 浦乳期(浦乳期能怀孕吗?)
- 浦乳期(浦乳期能怀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