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精选

翟天临事件(翟天临事件之后本科查重率多少)

又到毕业季,翟天临也又被骂了!从2019年起,教育主管部门严肃要求,加码对毕业论文的查重,不断降低论文的重复率。

翟天临事件(翟天临事件之后本科查重率多少)

 

又到毕业季,翟天临也又被骂了!一句“知网是什么东西啊?”,不仅让他被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退站,还被撤销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博士学位,可谓是一言失二鸟从2019年起,教育主管部门严肃要求,加码对毕业论文的查重,不断降低论文的重复率。

而各个高校更是不敢怠慢,纷纷在上级的要求上再加一码,搞得本硕博毕业生立刻哀鸿遍野既然对不断勒紧的查重规定无可奈何,那么无限的愤懑就只能发泄到翟天临身上,以至于每到毕业季,他的微博下都跟满了刷屏的留言一条留言一支箭,三分钟就把他射成了硕大的刺猬。

01翟天临真的有点冤每到毕业季就被射成刺猬,落到谁身上都不是好滋味虽然这个靶子咎由自取,但也真的有点冤5月24日凌晨,翟天临通过个人实名认证的微博发文:“我知道写论文的过程挺难的,如果骂我能帮助大家缓解论文季的压力,那我觉得被骂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希望大家文明宣泄,宣泄完了加把劲儿,加油!保过(保佑过)”

经过“知网门”之后,翟天临还是成熟了一些既然不能阻止被骂,那就坦然应对,理解你们的心情,只是希望骂的时候文明一点除此之外,还能怎么样呢?其实,这件事作为个案,翟天临该背的锅已经背了,该受的处分也已经受了。

在他之前有很多人抄袭,在他之后也有很多人抄袭,他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论文查重年年加码,真的不能都归到他一个人头上,要归也要归到他之前和之后每个抄袭过的毕业生头上而经过这个案例,毕业生都不得不重视查重和避免抄袭,这本身也是一件应当的事,虽然到现在,降重几乎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02从抄袭成风到查重成风从之前多年曝光出来的案例来看,著作、毕业论文和期刊论文中的抄袭现象早已经屡见不鲜,而对之的处分却并不严厉,根本无法吓阻后来者,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翟天临事件恰好提供了一个契机,使得教育主管部门下定决心整顿抄袭成风的问题。

既然是一场系统整顿,那就从最容易、也最好拿捏的地方开始,而本硕博毕业生的论文查重显然符合这个要求于是,暴风刮过,骤雨就紧跟着降临多年之前,根本不存在毕业论文查重几年之前,查重的重复率开始有要求,不超过30%。

而翟天临事件之后,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共振发力,重复率一降再降,从20%到15%,再到10%,而知乎上甚至开始了灵魂之问,“本科论文如何做到查重率为6%以下?”

一般情况下,学校会提供一次免费的查重机会,但大姑娘上花轿,第一次非常容易超标而如果重复率过高,那么之后就只能自费查重如果你嫌贵,那么可以选择不毕业,否则明年的费用还会涨,传言有的查重已经涨到了一千多元一次。

写论文已经不容易,查重降重更是让人崩溃一篇本科论文查两三次,一篇博士论文查五六次,这都是常态而查出来重复的段落和语句,改起来比写起来更是让人头大数十倍这是因为,机器判定重复的标准是非常机械的,只要与现有数据库中的文献重复,就可以判定为重复,进而标红,完全不管这些段落和语句的性质、内容和使用原因。

03查重:从手段变成了目的就如同教师申请课题已经成为一门新学问,被戏称为“申请学”,学生降低论文重复率也已经成为一门新学问,可以称为“降重学”写过论文的人都知道,有两种语句是无法不重复的一是,作为常识的通行学术话语,比如描述研究对象的生平和基本思想。

二是,直接引用研究对象的原著或引用他人的研究著作,比如马恩经典著作最为奇葩的是,有个学生是学习马原理的,其毕业论文中所有引用马恩原著的段落都被判为重复,最后导致重复率过高,必须降重在这种窘况之下,“降重学”也见招拆招,发明出了各种降重技巧。

这些技巧包括,(1)用自己的话重新改写;(2)直接引用改成间接引用;(3)同义词替换;(4)调整语序和主被动;(5)缩减字数或增加字数;(6)中英文翻译互换;(7)能不引用尽量不引用在这种机械主义的思路下,论文的质量让位于降重,因为质量还可以见仁见智,但重复率却是不可辩驳的具体数字。

不仅如此,教育主管部门还发布通知,要求对本科毕业论文每年抽检一次,抽检比例原则上不低于2%,对抄袭等行为处以撤销学位,并注销学位证书这种每年抽检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不仅防范学校、查重系统、外审专家、导师和答辩组的一条龙放水,也吓得学生们不得不更加小心翼翼地去查重和降重,使得二者从手段甚至变成了唯一的目的。

04查重并不能促进学术创新强调查重的逻辑是,查重可以防止抄袭,而防止抄袭可以保证学术规范,提高学术质量更有评论说,“高等教育应该着重于创造性培养,学习越深入,越有自己的独创之见”写过论文的人都知道,这句话看上去很美,但实际上却并不一定可行。

这是因为,对于本科毕业论文,有独创之见是几乎不可能的,甚至硕士毕业论文,也绝大部分只是练习一次规范的学术写作而已要求本科和硕士毕业论文有创新,有自己的见解,这在很多时候恰恰是一种拔苗助长有人说,没有创新,那么你们写论文是为了干什么?不是重复前人的成果吗?。

我们的回答是,不干什么,只是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和实验流程,练习一次规范的学术论文写作,而只要做到这一点,那么培养的目标就实现了;至于特别优秀的学生,则可以另加培养同样,至于真正要求毕业论文有创新的,应当等到博士时。

到了那个时候,你就必须努力为人类的知识大厦添砖加瓦了无论是文科和理工医科,对于本科生和硕士生,我们应当少谈点创新,多谈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还有规范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和技巧而做到了这些,在以后的知识探索中,各种创新就会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论文#内容来源:教师打怪指南

一个博士的血泪求职路:想入职高校?请以我为鉴避坑6 年招聘八千多人引争议:高校割起年轻博士的韭菜有多疯狂?创办十年的 Sci-Hub,可能有点扛不住了,8500 万篇论文将面临丢失特别声明:本文发布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代表本公共号观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公众号转载使用,请向原作者申请,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