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精选

ifsum(ifsum函数的使用方法及实例)

Excel中永远的话题,但是求和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尤其是条件求和,条件求和常用的函数有SUMIF和SUMIFS。

ifsum(ifsum函数的使用方法及实例)

 

求和,Excel中永远的话题,但是求和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尤其是 条件求和,条件求和常用的函数有SUMIF和SUMIFS,今天我们来掌握SUMIF的5种常见实用技巧一、语法结构SUMIF(条件范围,条件,求和范围)。

条件范围:必需。条件:必需。求和范围:可选。省略时默认和条件范围一致。二、单条件求和。目的:计算“上海”地区的销售总额。

方法: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IF(E3:E9,"上海",C3:C9)。三、条件范围和求和范围统一时的求和。目的:统计销售额大于等于50的销量总额。

方法:在目标单元格输入公式:=SUMIF(C3:C9,">=50")解读:SUMIF函数的第三个参数求和范围可以省略,当省略是默认为条件范围四、单列多条件求和目的:统计“北京、上海、苏州”的销量之和

方法:在目标单元格输入公式:=SUM(SUMIF(E3:E9,{"北京","上海","苏州"},C3:C9))解读:分别计算出“北京”、“上海”、“苏州”的销量然后用SUM函数计算出总销量五、模糊求和目的:

求姓名中含“小”的人员销量之和。

方法: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IF(B3:B9,"*小*",C3:C9)解读:Excel中“*”(星号)和“?”(问号)为通配符“*”可以匹配任意长度的字符,“?”只能匹配单字符“*小*”的意思是姓名中只要有“小”就进行统计。

六、隔列求和。目的:统计出“计划”和“实际”的总和。

方法: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IF($C$3:$J$3,K$3,$C4:$J10)。解读:隔列求和其本质还是单条件求和,只是参数可变而已。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