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精选

吴芝圃(吴芝圃 路宪文)

郭处长到息县、淮滨两个县看到灾荒十分严重,又听中共信阳地委副书记、行政公署专员张树藩说饿死的人可能在20万到30万之间。

吴芝圃(吴芝圃 路宪文)

 

1960年10月陈云视察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在信阳地委及所属各县领导的严密封锁消息的情况下,信阳的问题是如何暴露出来的呢?1960年2月国家有关部门从群众来信中得知信阳发生大量浮肿病和人口非正常死亡问题(另有网文称是卫生部发现信阳有大量人口死亡,向上面作了汇报。

)内务部对这一问题非常重视,当即派郭处长赴信阳地区调查群众来信反映的问题郭处长到息县、淮滨两个县看到灾荒十分严重,又听中共信阳地委副书记、行政公署专员张树藩说饿死的人可能在20万到30万之间郭处长顿时惊骇不已,感到问题太严重了。

他在信阳停留两天即火速返回北京,向内务部领导作了汇报,内务部马上将情况报告给了中央监委书记董必武,董老马上派监委李坚、李正海两位处长到信阳地区进行调查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两位处长深入信阳地区各县进行调查访问,发现问题极为严重。

他们将情况向河南省委作了汇报,回到北京后又向中央监委作报告4月刘少奇来河南视察,对信阳问题已有所闻,他希望河南省委要正视存在的问题,敢于揭露矛盾,勇于纠正错误5月,毛泽东在郑州住了七天,省委也只是向毛泽东报告河南这两年在安排群众生活问题上有经验教训,工作有缺点,信阳问题严重,已造成损失,要对有关责任人执行纪律。

毛泽东说:主要是总结教训,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6月,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研究信阳问题,地委书记列席会议这次会议省委主要领导还是企图掩盖问题纪登奎后来说:有一次省委开会讨论关于信阳问题向中央的报告,会议气氛阴森森的,地委书记们没有人发表意见。

我提了两个问题:一条是不是路线上的错误?如果是政策思想方法上的问题,怎样解释呢?第二条是,说路宪文是右倾实质,“左”倾表现怎样讲呢?省委本来应该找我们扯一扯,但省委不让大家扯,不让大家报死人数字了,也不叫地委检讨了,这是什么意思?散会后,我问林晓(南阳地委第一书记)同志:“这是什么意思?”林晓同志反问我:“你看是什么意思?”省委对发生的如此天大的事情不给党内讲,地委书记也只是知道一些例子,对敌人是要保密的,但是对地委书记也不说,甚至省委的副部长都不能参加会议,总是支支吾吾,掩掩盖盖,结果背后有人骂街。

7月22日至30日,省委在信阳主持召开信阳地委常委会议,传达贯彻中央和省委对处理信阳事件的指示精神会后,省委派省委常委、秘书长戴苏理到信阳地委任地委第一书记,原地委第一书记路宪文被撤职、逮捕1960年10月,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陈云到河南视察。

10月19日,他在省委常委会议上讲话,他说信阳问题我过去一点不晓得,省委看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就好,处理时候要慎重,要区别对待,省委检讨很沉痛,这有好处他提醒河南省委:应当看到,困难的时间不仅是今年,今后两、三年还是有困难的。

陈云在讲话中给河南省委提出了四条解决困难的办法:一是贯彻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政策;二是农村劳动力不外调;三是工业要采取有效措施支援农业;四是粮菜混吃要长期坚持下去他说解决农业的根本问题的出路在于:第一要有人,第二要搞化肥,第三要搞农业机械。

他指示河南省委要尽快向中央报告河南的问题10月21日,陈云在与河南省委书记处领导成员的谈话中,批评省委的“左”倾错误他说信阳问题那么严重,为什么地委、县委没有反映?就是怕反右倾,怕划不清界限有些人怕说右倾,留有余地,不敢讲。

领导机关听不到反面意见,这是危险的信阳为什么50%的干部打人?这是一种风气,不打过不了关,不打就要反他的右倾!在会上讨论粮食产量的时候,讲可以完成的空气很高,人数多;讲不能完成的人数少,而且只敢说一次,第二次就不敢说了,抬不起头来。

这种思想状态是不正常的[1](另据网文,1960年10月21日,中央组织部、中央监察委员会4名干部,把一份关于河南省信阳地区大量饿死人和干部严重违法乱纪的调查报告,送到了李富春手上24日,李富春将调查报告呈报毛主席。

26日,毛主席把调查报告批给刘少奇、周恩来:“请刘、周今日即看,下午谈一下处理办法”)随后中央决定派出调查组再赴信阳作系统调查调查组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中央农工部副部长廖鲁言、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王从吾、公安部副部长徐子荣等人组成。

调查组一个县一个县、一个公社一个公社地进行调查当他们来到光山县时,看到的是一幅惨不忍睹的悲惨景象房屋倒塌,遍地瓦砾,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家家戴孝有一个村只剩下一个奄奄一息的老婆婆和2个骨瘦如柴的孩子,全村数百人全死了。

先念副总理目睹此情此景,回想当年在这里闹革命,群众那么支持我们,不就是盼着将来能过上好日子吗?他不由得眼含热泪,深情地说:多好的百姓啊!他们宁可饿死,也不去抢国家粮仓的粮食我们愧对先烈,愧对群众啊!

李先念在考察途中11月12日—14日李先念、陶铸等同志参加了在省委二所西楼会议室召开的地、市委第一书记会议,听取地、市委书记的汇报,并就救灾等问题作了指示11月13日,吴芝圃在会上介绍信阳情况他说信阳事件是个惨案,残酷极了。

好几个县全部搞坏了,严重地损伤了元气,惨绝人寰总的来说,现在情况很严重,有恶化的危险中央和中南局看到了这种情况主席、总理和中央书记处的负责同志,以及中南局的负责同志,一方面信赖、爱护我们,叫我们努力挽回,另一方面,也很担心,唯恐灾情严重,怕我们搞不好。

最近毛主席对我们的情况和报告,都是亲自看,亲自问信阳地委是靠不住了,要改组省委对其他五个地委和郑州市委是完全信赖的,中央、中南局也是完全信赖的信阳地区有12个县委都烂掉了,要改组

毛主席与陶铸握手吴芝圃说:今天请各地、市委的同志谈谈以下几个问题:一、根据昨天李先念、陶铸同志的指示,把本地区的情况分析一下,现在的生活、生产、社会秩序和群众思想动向怎么样?困难有多大?能不能解决?如何解决?二、组织情况、干部的思想情况如何?比如县委第一书记怎么样?各个县委的情况怎么样?能不能信赖?

纪登奎在发言中汇报了洛阳的情况他说,洛阳地区由于问题揭露的不够,对情况很难作出准确的分析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问题都发生在插红旗的地方,不要统销粮的地方一平二调的“共产风”在各县很普遍,钢铁小土群刮一大风,兴修水利刮一大风,社办工业刮一大风,建猪场刮一大风,建学校也刮一大风。

种菜用的全部是农民的土地,盖房子全部是群众的砖、瓦、灰、砂、石群众说:“共产风三起三落,自留地三收三留”现在政策贯彻不下去,认为一分钱的资本主义也可怕得很几年来反右倾,干部和群众积累的思想问题很多,要经过一个过程才能解决,一道命令是不好解决的,也是不可能一下子解决的。

纪登奎接着汇报道:全区粮食产量一直下降,征购搞到一亿多斤,已经发现一些透底(即生产队生产的粮食全部交给国家,没有给社员留下口粮,生产队也没有留种子、饲料)的南阳地委第一书记林晓说:方城县违法乱纪严重,修罗汉山水库,指挥长规定23条,上工迟到不许吃饭,重病号不准下工地,轻病号不上工不准吃饭,完不成任务喝西北风,在水库工地死50人,因病回家死亡200人。

开封地委第一书记李玉亭说:去年的粮食产量开封地委给省委汇报95亿斤,以后又压到80亿斤,最近调查的结果是45亿斤,这就种下了去冬今春发生问题的根子永城问题严重,我去永城大李庄公社看了一下,不如20年前马桥公社小何庄,人死了一半,房子塌光。

11月14日,杨蔚屏在发言中也说道:现在省委机关也发生浮肿病,这是发生在我们眼皮底下的事情与会者对河南各地的严重情况感到震惊,因为这些情况远远超出了每个人的预料,决不是一个公社,一个县的局部性问题信阳以及各地发生的问题已经充分暴露出来了,那么下一步如何纠正呢?咱们下回聊。

谈论话题:从信阳事件中有多少经验教训值得汲取?谢谢赞赏,欢迎转发分享,欢迎参与话题讨论!部分内容平台可能只对粉丝推荐,建议关注,可浏览更多内容,谢谢!(未完待续,网图如侵权,反馈即删)[1]1960年10月陈云同志视察河南的指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