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笃行致远是什么意思)
你想知道的“格物致知”的解释,都在这里。
何谓“格物致知”?
儒家的重要经典《礼记.大学》在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时提出“致知在格物”之说《大学》 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治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提出的“致知格物”有着较深的理论意义后代的诸多儒学家对于“致知格物”提出了不同的解释
汉代的郑玄解释“格物”为来物,他说:“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这个解释比较肤浅,与(《大学) 上下文的意蕴不相符合。
程颢、程颐认为“致知在格物”是《大学》的重要思想程颐说:“致知在格物,格,至也,如祖考来格之格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穷理亦多端,或读书讲明义理;或论古今人物,别其是非;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皆穷理也。
...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是贯通处”(《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程氏训“格”为“至”,解“格物”为“穷理”
朱熹发挥程颐的观点,以为《大学》有缺文,于是撰写“补格物传”朱熹《大学章旬》云:“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右传之五章,蓝释格物效知之义,面今亡矣间尝窃取程子之意以补之日: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推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面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大学》 是否有缺文,实难考定。
但是朱熹借补文提出了"即物而穷其理”,却提出了个重要的理论观点
王阳明不同意《大学》有缺文之说,也反对朱熹对于“格物”的解释王阳明认为“格”为“正”他说:“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 《传习录》上)“格物”就是正心之意 王阳明认为所谓物只是“意之所在“,他说:“心之所发便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同上)王阳明不承认心外有物,格物只是内心修养的工夫。
他批评朱熹所谓“即物穷理”说: "朱子所谓格物云者,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物穷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谓定理者也是以吾心而求理于事事物之中,析心与理而为二矣夫求理于事事物物者,如求孝之理于其亲之谓也求孝之理于其亲,则孝之理其果在于吾之心耶?抑果在于亲之身耶?假而果在于亲之身,则亲殁之后,吾心遂无孝之理与?……以是例之,万事万物之理莫不皆然。
是可以知析心与理为二之非矣……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答顾东桥书》)这是王阳明的格物说自今观之,王阳明将“求理于事物物”与”求孝之理于其亲”混为一谈,实质上混淆了物理世界与人文世界的各自的特殊性,因此很难把“格物”的道理讲清楚
王夫之分格物与致知为二事他认为二者虽有联系也有区别他说:“夫知之方有二,二者相济也,而抑各有所从博取之象数,远证之古今,以求尽乎理,所谓格物也虚以生其明,思以穷其隐,所谓致知也非致知,则物无所栽而玩物以丧志;非格物,则知非所用而荡智以人邪。
二者相济,则不容不各致焉”(《尚书引义》卷三)格物是考察事物现象以求得其理;致知是虚心深思以穷尽道理的隐微这里所说的格物包含着观察与归纳,所谓致知包含概念的解析王夫之又说:“大抵格物之功,心官与耳目均用,学问为主,而思辨辅之,所思所辨者皆其所学问之事。
致知之功则唯在心官,思辨为主,而学问辅之,所学问者乃以决其思辨之疑”(《读四书大全说》卷一)《中庸》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在王夫之看来,格物以学间为主,致知则以思辨为主王夫之主张“即事求理”(《续春秋左氏传博议)),但又承认有“思以穷其隐”、其功夫“唯在心官”的致知,这是值得注意的。
颜元对“格物致知”进行解释时,提出“亲下手一番”的新见解他说:“今之言致知者,不过读书讲问思势已年,不知致否知者,皆不在此也辟如欲知礼,任读儿百遍礼书,讲问几十次,思辨儿十层,总不算知,直须跪拜周旋,捧玉爵、执币帛,亲下手一番,方知礼是如此,知礼者斯至矣。
……是谓物格而后知至” ( 《四书正误·大学》)颜元更强调实践活动的重要总观儒学的“格物致知”的观念,其本意主要是通过认识活动,以达到个人修养和道德境界的目的。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赫赫有名(赫赫有名的赫字是什么意思)
大家好,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个人物——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心理学家,占卜大师,中医学家,也是位道士,名叫袁天罡。对,你没听错,这个人很…
-
误解(误解无言小说)
作者:暮紫在烟火中谋生,在文字里谋心,如果您也喜欢在茶余饭后品读人生百味,那就烦请您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我会每天与您分享不同的精…
- 当你歌词(当你歌词图片)
- 因为有你(因为有你作文)
- 梦想作文(梦想作文开头和结尾)
- 甘罗(甘罗扶苏r车)
- 追逐梦想(追逐梦想,不负韶华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