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小事(一件小事的主要内容概括)
把“日常的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造成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就能使人民群众警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
把“日常的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造成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就能使人民群众警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毛泽东“为了使艺术作品深刻,就得把它提炼所谓提炼,就是使它在艺术上完美的意思。
”——列夫·托尔斯泰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必须是典型化的。只有典型化的情节才能揭示主题,表现人物性格,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一、何谓“情节的典型化”?1. 定义“情节的典型化”,是指在生活事件的基础上,通过选择、集中、概括、虚构、想象、生发和改造,以达到准确、鲜明、生动、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面貌2. 情节的典型化,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
但是,各个作家又有不同的构成典型情节的特点:(1)有的作家——善于摄取紧张尖锐的、曲折复杂的情节,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表现出人物性格;(2)有的作家——喜欢运用微风细浪般的事件,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典型化的情节,使人物性格与深刻的社会意义流露于生活情景之中;
(3)有的作家——致力于把优美的抒情场面与激烈的矛盾冲突相结合等等…………【划重点】 各人可以有不同的路子,但都必须抓住个别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把生活中的矛盾斗争典型化,以显示一定的思想,使人物性格得到充分展现。
。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情节的典型化,不仅是一个技巧问题,还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
二、情节的选择和提炼1. 在情节典型化的过程中,选择和提炼情节是很重要的一步我们写作者,能不能从丰富的生活中切实地抓住生动、独特、新颖,能够充分揭示生活本质意义的人和事,就成了选择、提炼典型情节的关键【
划重点】 生活中的素材是情节的基础,但情节不是素材的简单堆砌,而是对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的结果情节的真实性,丰富性,典型性,都要求我们习作者——必须从生活出发,以生活素材为依据屠格涅夫说:“在着手组织情节之前,我总是需要直接知道一些生活中的事实。
”因为,只有在生活的海洋里游离之后,才能在笔下卷起艺术的浪花现实生活中,美丑交织,鱼龙混杂,精华与糟粕共存,巨大的矛盾冲突与五光十色的细微末节交融于一体我们要从这些纷乱、庞杂,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素材和印象中——创造出有助于表现人物性格的情节,就必须有所选择、提炼。
2. 我们写作者,要在先进(正确)的世界观指导下,对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进行艺术的分析和综合,才能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富有思想意义的情节来那种一味想入非非,闭门造车而杜撰出来的情节,往往是荒诞不经的,必然使作品丧失艺术的生命力。
三、情节的改造和生发(真实的虚构)1. 原意我们写作时,在情节典型化过程(提炼)中,从创作的意图出发,往往不是完全依据实际发生的事情来摹写现实在选择和提炼情节的同时,需要发挥艺术的想象和虚构,即鲁迅所说的。
“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2. “真实的虚构”写作时,我们要借助艺术的想象和推测,把分散的,表面上看似无联系的生活现象,按照我们的创作意图,编织成动人的情节,并寄寓我们自己的感情——使作品中所表现的生活,比实际的生活更典型、更富有(教育)意义。
3. “情节的改造和生发”,是我们写作者——按照美学理想和创作意图,在遵循现实生活发展内在规律的前提下,从生活中所见、所闻、所经历的真人真事出发:常常由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或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精彩的传说,一个印象深刻的人物,一次难忘的记忆等,引起作者的联想——而后通过补充引伸,丰富发展,或删增显隐,或添枝加叶,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寓必然于偶然,从现象到本质,来深入开掘。
【划重点】 同时,我们还要把强烈的感情和爱憎态度,倾注于情节之中,使平淡无奇的事件变得光彩照人,把简陋、呆板、散乱的生活变为鲜明、生动、感人的具有“一个社会那么大的生活整体”4. 注意事项:我们在对情节的改造与生发中,要注意改造后的情节是否合情合理,是否引人入胜,既不要拘泥于局部生活中的事实,又不可作空中楼阁式的“神编”。
(绝对不能像某些平台上的写手,为了几个小钱瞎乱编,呵呵……),避免走上邪路。
四、范例作品学习【范例作品】 《一件小事》(鲁迅)1. 原文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大北风刮得正猛,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一路几乎遇不见人,好容易才雇定了一辆人力车,教他拉到S门去不一会,北风小了,路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车夫也跑得更快。
刚近S门,忽而车把上带着一个人,慢慢地倒了跌倒的是一个女人,花白头发,衣服都很破烂伊从马路边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车夫已经让开道,但伊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微风吹着,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着车把幸而车夫早有点停步,否则伊定要栽一个大斤头,跌到头破血出了。
伊伏在地上;车夫便也立住脚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便很怪他多事,要自己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路我便对他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车夫毫不理会,——或者并没有听到,——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搀着臂膊立定,问伊说:。
“你怎么啦?”“我摔坏了”我想,我眼见你慢慢倒地,怎么会摔坏呢,装腔作势罢了,这真可憎恶车夫多事,也正是自讨苦吃,现在你自己想法去车夫听了这老女人的话,却毫不踌躇,仍然搀着伊的臂膊,便一步一步的向前走我有些诧异,忙看前面,是一所巡警分驻所,大风之后,外面也不见人。
这车夫扶着那老女人,便正是向那大门走去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我的活力这时大约有些凝滞了,坐着没有动,也没有想,直到看见分驻所里走出一个巡警,才下了车。
巡警走近我说,“你自己雇车罢,他不能拉你了”我没有思索的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交给巡警,说,“请你给他……”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我走着,一面想,几乎怕敢想到我自己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我还能裁判车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
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熬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鲁迅:《呐喊·一件小事》
2. 浅析(1) 鲁大师的《一件小事》,只截取了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加以生发和改造,并融入了作者的典型感受,达到了以小见大的效果事实很简单,一个人力车夫拉车无意碰倒了一位衣服破烂的老妇人,作者就以“我”与车夫对这件事的不同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热情地赞颂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表达了知识分子努力向人民学习的愿望。
(2)《鲁迅日记》的某些记载,可以看作是作者的生活素材(典型化情节的提炼源头):“上午赴部,车夫误跟地上所置橡皮水管,有似巡警者及常服者三数人,突来乱击之,季世人性都如野狗,可叹!”(一九一三年二月八日)
“车夫衣敞,与一元”(一九一五年五月二日)“下午自部归,券夹落车中,车夫以还,……”(一九一六年五月十七日) (3) 作家谈写作(构思)(学习重点)鲁迅这一时期的思想,对劳动人民的态度,正如他自己所说:。
“世界却正由愚人造成,聪明人决不能支持世界,……”又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这样在先进思想启示下,改造与生发了生活素材,以自叙的形式回忆了于“我”有意义的一件小事的经过。
【划重点】 鲁大师用车夫对老妇人主动关心的无私态度和“我”在一件小事前后的不同思想相对比,突出了“我”进行自我解剖的自觉性期待您点击我头像进空间,提出您宝贵的建议和意见,以便于我们小讲堂工作的改进如果能够点赞、关注,就更加感激不尽了。
谢谢大家。#妙笔生花创作挑战#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写给老师的一封信(写给老师的一封信200字)
恩师的信一封写给这是一封无数学生写给无数老师的信,而今,当学生成为了老师,当老师成为了回忆,我们希望把这一份告白记录下来,传承下去…
-
推敲(推敲一词现在多比喻什么)
面对这个问题我也先“敲”了一下,我已是七十的人了,已到古稀之年,我如象年青人那样去奋斗,就但从熬夜我也熬不起。身体一定吃不消。经…
- 姑姑(姑姑算直系亲属吗)
- 羡慕(羡慕别人是一种什么心理)
- parents(parents的名词所有格)
- 主题词(主题词名词解释)
- 迎来送往(迎来送往的成语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