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精选

蒲寿庚_蒲寿庚是犹太人吗

南宋末、元朝初年有一位阿拉伯族裔(也可能是犹太裔,当时二种多被国人混同)的豪商蒲寿庚就是这样一位人物。

蒲寿庚_蒲寿庚是犹太人吗

 

老何读史杂记:经营海运的阿拉伯豪商蒲寿庚

蒲寿庚蜡像  【何新按语】  中国历史中有些非常重要的人物,由于各种原因(主要是史臣无知或者儒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偏见影响),却未见诸正史,因此导致许多重大事件被淹没在历史背后的阴影中  南宋末、元朝初年有一位阿拉伯族裔(也可能是犹太裔,当时二种多被国人混同)的豪商蒲寿庚就是这样一位人物。

  【纪事】  蒲寿庚(1205—1290年),又称蒲受畊,号海云其出身本末不明,顾祖禹云其父子来自西域一些研究者则认为其先辈系来自占城(今越南)的西域阿拉伯人后裔  南宋时期,路上丝绸之路已经阻断,中国与西方贸易之路转为海运为主。

南宋中后期,泉州港日益繁盛,超过广州港  宋宁宗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蒲寿庚父亲蒲开宗自广州徙居泉州,定居临近泉州后渚港的法石乡云麓村,从事以运贩大宗香料为主的海外贸易嘉泰四年(1204年)任安溪县主簿;绍定六年(1233年),为官商操持贸易活动,南宋政府赐以“承节郎”(九品)官衔,负责管理海上贸易船舶。

  [但据查《泉州府志·职官》卷,无蒲开宗名字,却有一个叫满开宗的在淳佑年间任安溪主簿蒲满字形相似,或讹?疑似]  后来,蒲氏家族从广州举家迁往泉州定居  蒲寿庚曾经出任南宋海关总管,主持泉州市舶司(南宋总海关)三十年。

海关关税收入是南宋财政的重要来源  蒲寿庚家族亦官亦商,官商合一有资料显示,蒲寿庚于宋末垄断泉州香料海外贸易“以善贾往来海上,致产巨万,家僮数千”  [关于蒲寿庚主持南宋海关的时间,说法不一  《宋史·瀛国公本纪》景炎元年(1275年)十二月条:“蒲寿庚提举泉州舶司擅番舶利者三十年”。

  或云宋自元祐七年(1092年)至咸淳三年(1267年)的175年间,提举泉州市舶官员共104位而蒲寿庚是任职最长的一位  沈瑜庆、陈衍纂《福建通志》曰:“咸淳十年(1274年),海贼寇泉州境,西域人提举市舶蒲寿晟、寿庚击退之。

”《泉州府志·拾遗》记:“宋末西域人蒲寿晟与其弟寿庚以互市,至咸淳末击海寇有功,寿庚历官至招抚使……”  但是,阅杨清江、陈苍松1987年编著《福建市舶司人物录》,宋自元佑七年(1092年)至咸淳三年(1267年)的一百七十五年间,提举泉州市舶官员共一百零四位,只在淳佑十年任上才有蒲寿庚之名。

淳佑十二年后为扬瑾,直到南宋末年也没有蒲寿庚的名字因此实际上蒲寿庚只做了三年不足的提举市舶使,这也符合地方官员在任三年一轮换的宋代官制,所以蒲寿庚提举市舶三十年之说似不能成立  元帝国时期,至元十四年(1277),泉州市舶司恢复。

  翌年8月,元世祖命蒲寿庚等向海外来舶宣示元朝欢迎并保护通商贸易的政策]  南宋时,由于海上贸易发达,南海海寇猖獗  咸淳十年(1274年),海寇袭泉州,官兵无能为力  蒲寿庚与其兄蒲寿出资组织民团击退之,因功授福建安抚使兼沿海都置制使(合称福建安抚沿海都置制使),得安抚兵事民政,执掌福建兵事民政要职。

  公元1276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俘5岁的南宋皇帝恭宗,谢道清太后命各地守臣归降大元,蒲寿庚亦接命投降元朝  至元十五年(1278年),蒲寿庚任元朝福建行省中书左丞  蒲寿庚家族拥有大量海舶。

1973年,在泉州后渚港发掘出一艘南宋远洋货船,载重量200多吨;船上香料遗存丰富,有降真香、檀香、沈香、乳香、龙诞香、胡椒等一些学者认为,这艘海船可能是蒲氏家族的香料船,“与蒲家香业有密切的联系”  显赫的权力与雄厚的海上实力相结合,使蒲氏成为宋元鼎革之际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景炎元年(1276)南宋任命蒲寿庚为福建、广招抚使,总海舶,兼“主市舶”  德祐二年(1276年)二月,元军南下,包围临安  元朝闻蒲寿庚老于海事,拥海舶至多元军统帅伯颜派遣不伯、周青招抚蒲寿庚、蒲寿宬兄弟。

  蒲寿庚降元后,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重用至元十四年(1277)“进昭勇大将军,闽广都提举福建广东市舶事,改镇国上将军,参知政事并行江西省事”  至元十五年(1278)三月又升“蒲寿庚行中书省事于福州,镇抚濒海诸郡”。

  至元十四年(1277年),元朝于泉州设市舶司  四月,董文炳谒见元世祖说:“寿庚素主市舶,谓宜重其事权,使为我捍海寇(指南宋残余势力),诱诸蛮臣服”  至元十四年(1277年)七月,南宋小朝廷张世杰从潮州回师泉州,宣布讨伐蒲氏家族,“欲得蒲寿庚而甘心”,与义军陈吊眼、畲族许夫人等协力讨蒲寿庚,声势浩大。

但不能撼动蒲氏势力  至元十五年(1278年)三月,蒲寿庚任福建行省参知政事  八月,蒲寿庚任福建行省中书左丞,“镇抚濒海诸郡”  至元十六年(1279年)二月,蒲寿庚以舟师奉旨配合元军主力进击广东崖山一役中,南宋小朝廷灭亡,张世杰与幼主祥兴帝赴海死,南宋亡。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八月,蒲寿庚任江淮等处行省中书左丞兼泉州分省平章政事  蒲寿庚於宋元转变之际,显赫一时,其家族子孙在元朝初年亦颇得志  按蒲寿庚三子:师文(参见《泉州人名录·蒲师文》)、师斯、均文。

师文于至元十八年(1281年),尝兼任提举福建道市舶,且以功袭职,官为福建平海行中书省师斯子崇谟,官至行省平章政事  【蒲寿庚是阿拉伯人或者犹太人?】  二十世纪的研究者都认为蒲寿庚是阿拉伯人汉化的后裔,这一点没有疑问。

  据南宋遗民郑思肖(福建连江人,1241-1318年)著的《心史·久久书·祭大宋忠臣文》,称蒲寿庚为蒲受畊,说他的祖父是南番人  南番是唐宋时期对中国的南部以及南海(南洋)以至印度洋广大地区居民的泛称。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引《宋史》曰:“寿庚,西域人也”明何乔远(1558-1631年)《闽书》也说蒲寿庚先祖是西域人  西域,是从汉代开始至唐宋对中国西部以远诸国的泛称  约1890年间,德国人希尔德指出:蒲寿庚的蒲字,是阿拉伯普通人名Abu(Abon)的音译,蒲寿庚之姓也是从此而来。

阿拉伯人可称南番人,视Abu一词,蒲寿庚为阿拉伯人则是可以肯定的  岳珂(1183-1234年)《桯史·番禹海獠》载:“番禺(广州)有海獠杂居,其最豪者蒲姓,号白番人,本占城之贵人也既浮海而遇风涛,惮于复返,乃请于其主,愿留中国,以通往来之货。

……岁益久,定居城中……富甲盛一时……余后北归……言其富已不如曩日……”  宋时从南洋来中国的外国商人称海獠,又称舶獠,所以对阿拉伯商人也称海獠岳珂说蒲姓为占城人,应是侨居在占城的阿拉伯商人占城,在今越南中南部,唐时为交州,宋时为藩国。

  王磐《藁城令董文炳遗爱碑》云:"泉州太守蒲寿庚者,本西域人,以善贾往来海上,致产巨万,家僮数千南海蛮夷诸国莫不畏服"  (道光)《晋江县志》:蒲寿庚,其先西域人,总诸番互市,居广州至寿庚父开宗徙于泉。

  日本学者桑原骘藏于的《蒲寿庚考》说:“《桯史》之蒲姓彼时为广东第一富豪,统理外国贸易;蒲寿庚之祖先富甲两广,总理诸番互市,两相对比,恐《桯史》之蒲姓即寿庚之祖先”  综合以上材料推断,蒲寿庚在跟随其父蒲开宗迁居泉州之前,他的祖上最初是从“西域”(阿拉伯)徙居占城,复从占城移居广州,“西域”和“占城”都曾是其先辈祖籍地。

蒲寿庚应是曾寓居占城的阿拉伯人或者犹太人后裔  传说,泉州城南一带,东至涂门街,西至溪亭,南至今泉州七中,北至涂山街,周围约三百亩,均为蒲寿庚府邸内有花园、棋盘园、书轩、讲武场、厨房、祠堂等  【元末明初蒲氏被灭族】。

  元末群雄竞起,天下大乱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元朝福建行省平章政事陈友定派儿子陈宗海攻克泉州,并对城内的胡商进行大洗劫  据《清源金氏族谱》记载,在这场浩劫中,蒲氏族人大部分被斩杀,并且“凡蒲尸皆裸体,面西方”,“悉令具五刑而诛之,弃其胾于猪槽中”。

“凡西域人尽歼之,胡发高鼻有误杀者闭门行诛三日”“发蒲贼(蒲寿庚)诸冢,得诸宝货无计寿庚长子师文性残忍,杀宋宗子皆决其手圹中宝物尤多,圹志玛瑙石为之”;“凡蒲尸皆裸体,面西方”;“悉令具五刑而诛之,弃其胾于猪槽中,报在宋行弑逆也”。

  蒲氏家族宗信回教,故“裸体,面西方”,忌猪,砍其身于猪槽中是最大的侮辱穆斯林资财、住宅、清真寺等大半毁于烧杀和劫掠之中  明朝开国后,洪武七年(1374年),因为蒲寿庚曾经助力元人灭南宋小朝廷,朱元璋也颁布诏令,将泉州蒲家幸存的男子全部充军、永做军奴,既不能脱籍,更不许读书入仕(“独蒲氏余孽悉配戎伍禁锢,世世无得登仕籍。

”)至于蒲家女性,则全部充入教坊司,世世代代为娼为奴  朱元璋严惩蒲氏家族的记载,除了官方档案外,还散见于地方史籍和时人笔记《闽书》记载“皇朝太祖禁蒲姓者不得读书入仕”《宋元通鉴》云“我太祖皇帝禁泉州蒲寿庚、孙胜夫之子不得齿于士,盖治其先世导元倾宋之罪,故禁夷也”。

《日知录》记“明太祖有天下,治宋末蒲寿庚、黄万石子孙不得仕宦”  元代脱脱等编撰的《宋史》,明代宋濂等人编撰的《元史》都无蒲寿庚传清末魏源(1794-1857年)《元史新编》之《平宋功臣传》目录,只有蒲寿庚之名而没有正文。

唯柯劭忞《新元史》蒲寿庚有传,但甚简略  【附录】《新元史》(卷177)蒲寿庚传  蒲寿庚,本西域人,与兄寿宬以互市至泉州  宋咸淳末,御海寇有功寿庚授闽广招抚使,以全军来降  宋幼主过泉州,众欲应之,寿庚闭门不纳。

及张世杰回军攻城,宋宗室在城内者又谋应世杰,寿庚置酒延其人议城守事,酒半,尽杀之世杰攻城三阅月不下,遂解去世祖嘉其功,进昭勇大将军、兵马招讨使  十四年,拜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子孙并为显仕  [参看:《读史方舆纪要》、《泉州府志》、《清源金氏族谱》、《闽书》、《宋元通鉴》、《日知录》、《元史》、《新元史》等]。

  (2020-10-28) 何新新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