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精选

烟袋斜街_烟袋斜街的由来

广福观庆云楼大清邮政信柜烟袋斜街在北京西城区什刹海核心保护区,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至小石碑胡同,东北-西南走向,占地14公顷,全长232米,宽4

烟袋斜街_烟袋斜街的由来

 

广福观

庆云楼

大清邮政信柜烟袋斜街在北京西城区什刹海核心保护区,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至小石碑胡同,东北-西南走向,占地14公顷,全长232米,宽4米左右烟袋斜街形成于元代,最早叫“打鱼厅斜街”,清乾隆年间改称“鼓楼斜街”,清朝末期改为“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在清末时期主要经营烟袋、烟具、古玩字画,也有“小琉璃厂”的称呼烟袋斜街内有广福观、三元伏魔宫、烟袋斜街铺面房等文物保护单位,基本保留了传统胡同的风貌2010年,烟袋斜街被中国文物报社公布为“第二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2022年,烟袋斜街被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公布为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广福观:位于烟袋斜街37号,明朝天顺三年(1459年)彭太监建,明英宗赐名,清朝改称孚佑宫,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后复称广福观。

现在是北京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北京什刹海地区保存比较完整的道教建筑,免费参观,需要登记或关注公众号2019年7月11日,什刹海文化展示中心在广福观内正式落成大清邮政信柜:位于烟袋斜街53号,2011年开门营业,前身是隶属于地安门邮政局的什刹海邮电所,为配合烟袋斜街展现老北京文化、展示北京邮政的悠久历史,就以大清邮政信柜命名。

庆云楼:位于烟袋斜街中,始建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是北京“八大楼”的前身2009年庆云楼在原址上重建,2015年8月被授予“北京老字号”名字由来:有种说法是说烟袋斜街本身细长就像一个烟袋杆,东入口像烟袋嘴,西入口折向南边,通往银锭桥,看上去像一个烟袋锅,所以就称作烟袋斜街。

八大楼起源地:清朝嘉庆七年(1802年),庆云楼在烟袋斜街上开业,主要经营的是鲁菜,来往的食客多是达官显贵,在清朝末年,由于经营不善,导致大量的厨师和伙计流失,而那些离开的厨师和伙计却在京城的其他地方开设了酒楼,形成了京城“八大楼”:东兴楼、泰丰楼、致美楼、鸿兴楼、正阳楼、庆云楼、鑫丰楼、春华楼。

交通:地铁8号线,什刹海站下车地铁6号线,北海北站B口出或者南锣鼓巷站下车公交5路、60路、107路、124路、635路,在鼓楼站下车景区:毗邻景山公园、后海、荷花市场、南锣鼓巷、鼓楼、北海公园、恭王府、郭沫若故居、故宫博物院等

门票:免费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