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地图_余姚地图简笔画
而在宁波,余姚与慈溪虽不是什么城市,但也有一个双城情结,且由来已久。从历史上看,余姚自秦置县,慈溪在唐朝单设为县,两县都是南北走向,都有山区、平
上图为1954之前两县区域的划分地图民俗学家有一个关于双城情结的说法,比如上海与北京、重庆与成都而在宁波,余姚与慈溪虽不是什么城市,但也有一个双城情结,且由来已久过去余姚人主动与慈溪人比,因为余姚的底气比慈溪足。
近年来,慈溪人的底气足了,却常常喜欢主动与余姚比了
从历史上看,余姚自秦置县,慈溪在唐朝单设为县,两县都是南北走向,都有山区、平原、海洋,慈溪在余姚东边,以山脉的分水岭及江河为界,慈溪的县城在慈城,余姚的县城一直就在现在的余姚城区,自古以来两县都是富裕之县。
听老人们讲,余姚与慈溪过去也是你追我赶,比上比下你有姚江,我有慈湖;你有慈湖中学,我有余姚中学但比来比去总还觉得余姚占点优势,因为余姚历史比慈溪悠久,有南北双城,县城规模比慈城大且余姚文化名人辈出,特别在明清时期,王阳明、朱舜水、黄梨州等为代表的文化名人,是当时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文化不但在中国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从而使余姚被誉为文献名邦。
同时余姚地处宁波、绍兴的中间,南边的山货、北面的海产品都要到余姚交易或通过余姚运到外地,因此余姚自古工商业发达、市场繁荣,有东南最名邑的美誉余姚从属于越州,而慈溪则属明州,在海洋开发之前,正象绍兴远比宁波发达一样,余姚由于其内陆水运等方面的交通地理优势,余姚比慈城要兴旺。
但在近代海洋时代的到来,明州其吃苦耐劳、精于计算、富于冒险的商业精神且也令绍兴师爷望其项背,而慈溪则是宁波帮中独树一帜的精品了,如时任上海商会会长的虞洽庆等
1954年,根据当时人们固有的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一个主要特征的思维模式,为更好地实行计划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在三北(在余姚、慈溪、镇海三县北部)单独设立棉区县,定名为慈溪。(见下图)
当时的区域调整,使慈溪一下子变穷了余 姚下面的一个区委所在地——浒山成了慈溪的县城,原县城——慈城划入余姚,同时棉区的保障性差,一遇到台风等自然灾害棉农的衣食就成问题,并且新县城的基础差、功能不全而余姚新划入一个老县城,平原部分都是稻区或半稻半棉区,自足自给的能力强,在计划经济年代余姚的优越性不言而喻。
余姚依据古老的县城和较好的工业基础,以及铁路、水路、公路的交通优势,国营、集体企业快速发展,余姚化纤棉纺厂、通用机器厂在宁波以至浙江都赫赫有名,国营、二轻工业,商业、物资等行业均名列全省前茅慈溪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工业,困难是可想而知,不少工业还是在余姚帮助下发展起来,如动力机厂等。
而且在计划经济严格管理的条件下,慈溪发展缓慢,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慈溪的工商业发展落后于余姚,县城还不到余姚县城的一半大交通条件、水资源等因素制约着慈溪经济的发展,为解决慈溪的吃水问题,1979年又把余姚半山区的横河区与慈溪的泗门区作了对换(见下图)。
所以一直来余姚人自我感觉良好,总以为慈溪人比我们穷,比我们土。七十年代余姚人到慈溪做客,慈溪人把余姚看作城里人,当作上宾对待。
当时从上到下都认为余姚基础好、条件好,理应为国家多挑点担子因此又把梨洲、唐田、屏风山、芦山等四明山区从周边的奉化、上虞等县划入,加上1954年从慈溪划入的山区,使余姚山区面积比原来增加一倍以上;同时把慈城划归宁波。
当余姚人沉静在一片赞美声中,而身上的担子大大加重了改革开放后,余姚、慈溪都是快速发展,但是慈溪发展的更快,余姚人傻眼了一般地认为:慈溪的领导比余姚开明、政策比余姚开放可是我认为除了这些以外,更重要的是现在慈溪人的观念比余姚开放、人文环境比余姚宽松。
而这还得从过去的历史说起
大塘江(329国道)以北,是棉区过去一遇到自然灾害就没有收成,没有办法,他们只好在冬、春季种植蔬菜,蔬菜收成后用船运到县城——余姚、以至更远的地方——宁波去卖以这点收入去买米及生活必需品,维持最简单的生活。
艰苦的生活使过去的姚北人(1954年前大塘江以北,西从现在的上虞,东到桥头、新浦一线,包括浒山、周巷等一片都属于余姚),现在的慈溪人炼就了吃苦耐劳、百折不挠、勇于开拓的精神,也在交易买卖当中学得了市场经济的知识。
他们实际上是在农耕民族的基础上转向商人的性格特征从理论上讲,商业发源于滨海地带以及近海岛屿,因为出产单一、内供不足生存的需要,必须向外部交流、开拓发展,以求物资的丰富,过上美好的生活
因此他们的性格是吃苦耐劳、进取、扩张的现在的慈溪人就带有这种性格特征,在计划经济年代他们被压抑着,走向市场经济时代后,他们原来被压抑的百折不挠的精神、开拓进取的思想观念,一下子迸发出来了,所以经济发展的特别快。
而大塘江以南,是半稻半棉区、或者是稻区在过去自足自给的年代,生活悠然,风雨无愁,所以那里的人们带有农耕民族的性格特征从理论上讲,农耕民族生活在河流灌溉的平原,只要自己勤劳,对土地精耕细作,在自足自给的时代,相对地说,他们是衣食无愁,无事外求,并必继续一地,反复不舍。
所以我想说现在的余姚已经不完全是历史上所称的余姚,同时现在的慈溪更不是历史上所称的慈溪由于区域的调整,慈溪历史文化失去的很多,因为它的精华部分已经被算是宁波的了而历史上一直是余姚的一部分历史文化,由于区域现在属于慈溪,慈溪人说是它的,弄的两市老是打口头官司。
现在余姚城区所谓的城里的人有很大部分来自过去的姚北现在的慈溪,你说他是余姚人呢?还是慈溪人?,所以余姚慈溪本来就是亲兄弟、一家人,要比还是比工作氛围、比思想观念、比工作干劲、比待人接物的大气、比向外开拓的闯劲,大家应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像亲兄弟一样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以经济发展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实惠,以弥补计划经济人为因素给我们带来的缺陷。
(作者 明月清泉)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冷湖_冷湖石油基地遗址简介
HITOO《自驾游中国》的第35篇游记:青海,被弃的冷湖石油基地,如今遗址是废墟。我的爱人,这个毫不相识的人,在他老屋子的废墟面前,你为何…
-
鹿回头_鹿回头风景区图片
注意!注意!注意!2022年7月1日起,三亚鹿回头风景区对国内外游客和市民免费开放。今日新闻,三亚鹿回头风景…
- 鹿回头_鹿回头风景区图片
- 西河_西河古镇景点介绍
- 猎德大桥_猎德大桥像什么
- 胡佛大坝_拉斯维加斯胡佛大坝
- 胡佛大坝_拉斯维加斯胡佛大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