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_突厥被谁灭了
让李渊面临这个选择的,是因为突厥连年侵扰唐朝边疆,烧杀劫掠,给中原民众带来深重的灾难。有人就向李渊提出建议,迁都长安,躲避突厥兵锋。
一624年,唐高祖李渊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要不要将都城从长安迁移到其他地方去?让李渊面临这个选择的,是因为突厥连年侵扰唐朝边疆,烧杀劫掠,给中原民众带来深重的灾难有人就向李渊提出建议,迁都长安,躲避突厥兵锋。
众大臣都赞成这个建议,李渊派中书侍郎宇文士及翻越南山,寻找迁都的地点,准备迁都就在这时候,秦王李世民站出来,说了一番话:“夷狄自古为中国患,未闻周、汉为迁也愿假数年,请取可汗以报”意思是,夷狄自古就是中国的边患,从没听说周朝、汉朝为躲避夷狄而迁都。
请给我数年时间,一定擒获俘虏颉利可汗,献到长安
李渊经过慎重考虑,接受了李世民的意见二那时候,谁都觉得李世民夸了一个海口对于中原人士来说,突厥几乎就是一个神奇的存在突厥是一个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政权,祸害中原100年他们崛起于南北朝时期,在隋朝时分化为东突厥和西突厥,开始南下侵扰。
为了抵御突厥,隋文帝被迫在边境地区修建长城然而,这似乎并没有什么用突厥骑兵来去如风,如入无人之地,甚至还在雁门将隋炀帝围困了近一个月及至唐朝初期,突厥更加强势,仅东突厥就拥有“控弦之士”达百万之多东突厥颉利可汗连年南下,掠夺大量人口和财富。
626年,颉利可汗更是率领20万大军南下,屯兵于距离长安城只有40里的渭水便桥之北,给了刚刚即位的唐太宗李世民一个下马威李世民迫不得已,与颉利可汗签订“渭水之盟”,送了许多金帛财物,才让颉利可汗退兵这件事被李世民引以为耻,多年以后还念念不忘。
三痛定思痛,李世民加强战备一边稳定政局,恢复经济,增强国力;一边培养能征善战的骑兵部队李世民太渴望取得胜利了,为此,他甚至允许士兵在显德殿内练习武艺与此同时,李世民还在恒安(今山西大同)、朔方(今内蒙古乌审旗)等地设立军事基地,作为进攻突厥的起点和跳板。
然后,李世民就耐心等待进攻东突厥的时机628年,时机终于来了那一年,东突厥遇到大雪气候,牲畜大多被冻死、饿死,这给脆弱的东突厥经济形成灭顶之灾东突厥内部又出现分裂,矛盾重重629年11月,李世民接受代州都督张公瑾的建议,派遣李靖率领10多万人,兵分六路进击东突厥。
李靖是唐朝初期的一名传奇名将,用兵出神入化630年正月,李靖冒着凛冽的朔风,率领3000精锐骑兵从马邑(今山西朔县)出发,直捣东突厥老巢,在在定襄大败东突厥军队颉利可汗仓皇出逃另一名唐朝名将李勣乘胜追击,在白道(今内蒙呼和浩特北)再次击败东突厥军队。
颉利可汗处于山穷水尽的境地,请求投降李靖知道颉利可汗的真实意图,是想赢得时间,卷土重来因此他将计就计,一面派人谈判,一面继续追击颉利可汗在西逃途中被李道宗擒获东突厥玩完了唐朝军队将颉利可汗押送到长安时隔6年以后,李世民兑现了自己对父亲李渊的承诺。
四收拾了东突厥,现在轮到西突厥了西突厥比东突厥稍弱,不过也很强盛,“控弦数十万,霸有西域”,对唐朝时期的丝绸之路形成严重的威胁为了打通丝绸之路,李世民逐一收拾了吐谷浑、高昌、焉耆、龟兹等小的部落鉴于此,西突厥首领阿史那贺鲁投顺了唐朝,受封左骁卫将军。
李世民死后,阿史那贺鲁自立为可汗,统一西突厥各部,脱离并反攻唐朝,进攻位于天山北麓的庭州唐高宗李治继承了父亲李世民的事业,坚决打击西突厥,毫不手软通过数年战争,将西突厥各部及其同盟收拾得服服帖帖
657年,唐朝军队在名将苏定方的率领下,兵分南北两路,打响了进攻西突厥的最后一战时值寒冬季节,天降大雪,深达二尺但是唐朝军队士气高昂,冒着严寒追击敌人,将阿史那贺鲁打得全军覆没,一败涂地阿史那贺鲁走投无路,逃往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东部城市塔什干),被当地人擒获,送给唐朝军队。
至此,西突厥宣告灭亡。【参考资料:《新唐书》《唐与突厥的战争》《突厥》等】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突厥_突厥被谁灭了
让李渊面临这个选择的,是因为突厥连年侵扰唐朝边疆,烧杀劫掠,给中原民众带来深重的灾难。有人就向李渊提出建议,迁都长安,躲避突厥兵锋…
-
首尔_首尔艺术大学
首尔艺术大学(서울예술대학교,Seoul Institute of the Arts)是韩国的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成立于1962年,著名私立大学。…
- 首尔_首尔艺术大学
- 孟加拉_孟加拉国离中国多远
- 郑州地图_郑州地图高清版大图 电子版
- 南威岛_南威岛图片
- 卷积云_卷积云怎么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