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精选

夏邑县_夏邑县委书记

“我到夏邑时是县委书记兼县长。那时因是‘三三制政权’,所以,县长人选很重要。当我于1939年冬去夏邑时,连我一共是13人,2匹马,1支驳壳枪,依

夏邑县_夏邑县委书记

 

“我到夏邑时是县委书记兼县长那时因是‘三三制政权’,所以,县长人选很重要当我于1939年冬去夏邑时,连我一共是13人,2匹马,1支驳壳枪,依靠六支队的第一总队为支援力量所以,我们首先到永城以北的山城集,找政委孔石泉、总队长鲁雨亭、参谋长许遇之等同志。

那时要建立政权主要靠军队,而夏邑县区就划属新四军六支队第一总队活动范围内从此就正式建立了夏邑县委和夏邑县的政权”在手机视频电话采访过程中,原夏邑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建亚老人正用手指着《刘贯一同志回忆录》中的内容一字一句地读着,边读边忆,生怕中间漏掉了一个字词,心里充满着无限感慨。

“刘贯一是我们夏邑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县长你看,前方这里就是中共第一个夏邑县委诞生的地方”3月15日,记者在夏邑县孔庄乡耿楼自然村实地采访春日的薄雾围绕着村庄四周,就像一群婀娜多姿的仙女穿着洁白的婚纱在翩翩起舞。

“但凡年龄大一些的村民都知晓这段党史故事”刚到村头,闻讯赶来的龚楼村支部书记耿自发便向记者讲述了那一段让当地村民引以为豪的红色革命故事那是1939年11月6日,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到达涡阳新兴集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部,在听取彭雪枫关于游击支队及豫皖苏边区的工作汇报后,指示他们要集中力量创建夏邑、永城、萧县、宿县四县连成一片的根据地。

按照刘少奇的提议,豫皖苏区党委为加强夏邑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和党对这一地区的领导,决定派刘贯一任夏邑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同时建立中共夏邑县委,刘贯一任书记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夏邑建立的第一个县级委员会组织“刘贯一上任之后,面对党员较少,干部缺乏和工作上的千头万绪,采取了举办青年培训班的方法,从周边选拔优秀爱国知识青年,分两期进行轮训,从100名学员中发现典型,重点培养,个别发展。

他们共发展党员20余名,壮大了党组织队伍,为党组织输入了新鲜血液,注入了新生力量同时,选派新发展的党员深入到基层和群众建立广泛的联系,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活动很快就打开了工作局面”县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邵珠文向记者介绍说。

“1939年12月22日,刘贯一说服夏二区区长孔庆同,将其队伍合编到县武装大队,刘贯一任大队长,孔庆同任副大队长,李文钦任大队政治部主任,充实了战斗力量,提振了官兵士气”一同随访的孔庄乡党委书记张武剑插话补充道。

“还有一件事,那就是他亲自组织领导的挖抗日沟活动当时,破路为沟是平原游击主要战术之一,为了保卫这一片根据地,刘贯一按照上级要求,亲自指挥,组织群众,破路挖沟仅忠恕乡一个乡,就挖了100余里宽4米、深2米的抗日沟。

在全县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抗日沟网,达到了‘沟沟相通、村村相连、纵横交错、密如网罗’的目标,有效阻滞了日军机械化部队的行动实事证明,抗日沟对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张武剑的话又勾起了邵珠文老人的回忆,“有一次,日军来这里扫荡,仅平填抗日沟就用了四五个小时,一度迫使日军在韩道口镇、火店镇构筑据点,龟缩据守,为我军民转移、布置力量、决胜战斗赢得了宝贵时间。

”“实事求是地说,刘贯一书记没少给咱夏邑县革命事业做贡献、办实事、做好事还记得当时胡桥区的程庄、朱庄两个村因为水利问题,经常发生械斗,不仅影响了群众关系,还影响了农业生产刘贯一书记就亲自出面做工作,调解两村矛盾,并组织人力疏通了原有的河道,彻底解决了这一水利纠纷,两村群众无不拍手称赞。

”此后,两村及周边一些村庄关系相处非常融洽,也为夏邑革命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夏邑县委的革命活动在刘贯一书记的领导下,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转变,迅速打开了当地抗战局面,受到了豫皖苏区党委的表扬。

”夏邑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岳华说,“夏邑革命活动取得的成绩、出色的表现,被彭雪枫赞为‘后来者居上’”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