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上网是什么_学上网小课堂 音乐
在湖南,一堂千万学生同上的思政课,课堂却从不在教室,而在伟人故里韶山,在守护好一江碧水的首倡地岳阳,在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这个单次学习人次
在湖南,一堂千万学生同上的思政课,课堂却从不在教室,而在伟人故里韶山,在守护好一江碧水的首倡地岳阳,在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这个单次学习人次破亿的平台上,袁隆平、钟南山、周建平、杨长风等专家学者曾应邀授课。
这堂课,就是由湖南省委宣传部指导、湖南省教育厅主办、湖南教育电视台承办的“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该课自2019年播出以来,创造了单节课学习人次突破3000万、总学习人次超过18亿的纪录,成为湖南学习量最大、影响面最广、实效性最好的思政教育数字课堂。
这堂课创新了表现形式,以影视化的拍摄手法,每月围绕一个主题设计课程,打破学科局限,巧用音乐、舞蹈、朗诵、戏剧、相声等形式,讲好思政的“情”与“理”,为学生成长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2月25日晚,“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2024年开学第一课“书山有路勤为径”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开讲。
全国各地的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一同收看,一起探寻跨越千年时空的“商代史尊”,高温瓷版烧制的历代绘画,中国国家版本馆的镇馆之宝“赓续文脉”石印章……课堂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总班主任郭晓芳带领同学们参观馆内陈列,了解馆藏版本,打卡各类名画名作,并与中华文明典籍对话。
这样的沉浸式参观、探秘中国国家版本馆,让学生们触摸和感受中华文脉:了解《山海经》的无物不奇,无事不奇;见到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的模样……这堂课还设置了户外研学环节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罗洁,带领沅陵县二酉苗族乡小学的同学们来到沅陵县“中华书山”二酉山,实地为同学们讲述“伏生藏书”的故事。
千万名学生在课堂中,听到了琅琅读书声,看见了文脉、典籍传承的生生不息的力量像这样的课堂,湖南每个月至少会播出一堂2019年,湖南省教育厅根据网络传播学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打造了通过互联网和电视等媒介对中小学生进行大规模的网络思政育人模式——“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并将此作为全面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积极探索网络育人的新路径。
4年多来,“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从开播时的第一课“我和我的祖国”到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推出“在战‘疫’中成长”系列大课,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您好百年”“信仰之光”“强国有我”等专题大课到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大课“复兴新征程”“新征程新学年”“山乡新巨变”……大课堂紧跟时事热点,挖掘红色资源,想学生之所想,解学生之所惑。
在“恰同学少年”课堂上,学生代表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第八班教室,跨越时空与革命先辈同上一堂课在“长征之歌”课堂上,学生跟着镜头来到湖南道县四马桥镇富足湾村一处潮湿阴暗的溶洞,探访当年陈树湘烈士养伤的地方在“雷锋的朋友圈”课堂上,同学们聆听存世的唯一一段雷锋演讲录音,重回雷锋的母校……
据悉,4年多来,从海南杂交水稻基地到北京航天城,从湖南教育电视台演播厅到韶山学校大礼堂,“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摄制组走遍祖国大地,把课堂“搬”到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情景中,先后“打卡”76个红色地标,播出67堂多层次、多场景、多维度的主题式大课。
课堂上的每一个镜头,那些感人至深、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震撼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润物无声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在时光里滋养生发强国报国的志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洪克非 来源:中国青年报来源:中国青年报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学不会专辑是什么_学不会专辑封面高清
光良《不会分离》音乐专辑,于2007年制作发行专辑中文名: 不会分离歌手: 光良发行时间: 2007年11月13日地区: 香港语言: 普通话,粤…
-
好的作文开头是什么_好的作文开头摘抄大全初中
初中语文写作能力提升,一直是很多学生短时间内难以达到的,而掌握好的写作技巧是一种快速提升写作能力的方法。…
- 十五的月亮歌词是什么_望星空十五的月亮歌词
- 说和做是什么_说和做是谁写的
- 鼓励学习的名言是什么_勉励学生读书励志名言
- 天高云淡是什么_天高云淡下一句押韵的句子
- 制衣流程是什么_制衣厂生产管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