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出炉河南艾滋病村(河南艾滋病村在哪些县)
虽然与艾滋病患者进行普通的交流和接触,并不会被感染,但还是有人对他们敬而远之,甚至是歧视。上个世纪90年代底,整个村子有3000多人,其中光感染
【前言】提起艾滋病,不少人都会心生畏惧虽然与艾滋病患者进行普通的交流和接触,并不会被感染,但还是有人对他们敬而远之,甚至是歧视河南驻马店上蔡县一个叫做文楼村的村子,就曾因为艾滋病遭受非议上个世纪90年代底,整个村子有3000多人,其中光感染艾滋病的村民就有300多人,占了村子人口的十分之一。
可以说几乎每户人家都有艾滋病患者。因为艾滋病患者密集,文楼村也被称为“艾滋村”。
那时,艾滋病刚刚在我国被发现,了解这种病的人少之又少,文楼村因为贫穷偏僻更是听都没听说过一些发病早的艾滋病患者面色蜡黄、发烧、腹泻不止、身体也日渐消瘦,同时还伴生着各种各样的疾病,不久之后就离开了人世起初,并没有人在意这回事,只觉得这是正常的“生老病死”现象。
可是随着越来越多人都这样死去,其中还有不少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这时,他们才意识到这种病不简单之后,他们四处求医问药,却得到了一个“这是艾滋病,一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办法根治”的结果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回家等死”。
后来,一个叫做桂希恩的医生来到此地进行调查,发现那些艾滋病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卖血。这时,村民们才知道,是他们卖一管血赚50块钱的行为,让半个村子都染上了艾滋病,也害了上下三代人……
【因卖血感染艾滋病】上世纪末,文楼村每家每户的生活并不好过因为人多地少,很多家庭拼了命地赚钱,也只能维持家里的日常开销,想要供孩子上学,还是有些艰难对于那些孩子多的家庭,想要供孩子上学更是天方夜谭恰在这时,文楼村的村民们听说了卖血可以赚钱的消息。
当时很多生物制药公司都需要血浆来研究药品,但并没有多少人愿意无偿献血而且很多人觉得血很精贵,即便是生物制药公司出钱去买,都不一定能买到于是,卖血贩子们来到了偏僻落后的村庄,鼓励村民们有偿献血当时的医疗条件没有现在的优质,许多卖血贩子建立的“血站”更是不怎么“过关”。
他们为了省钱,针头、血袋在简单的消毒杀菌过后,就继续重复使用,非常不卫生而且,血站还会对血液进行单采,有的需要血浆,有的需要血小板等等当村民们的血液被抽出来放入袋子后,“血站”利用离心机分离出来他们想要的东西,之后又将剩下的“血液”重新注入村民体内。
这样一来,艾滋病的感染率大大增加。
可卖血贩子们不提醒,村民们也就不知道对于村民们来说,一管血大概三四百毫升,对于身体并没有什么危害如果感到不适,只要短暂地休息一段时间,就可以“满血复活”最重要的是,这一管血可以卖到四五十块钱四五十块钱在现在看来似乎没多少,大概也就是一顿饭钱或几杯奶茶钱而已。
但在当时,这些钱是很多的,足以让一家人生活好几天在有钱赚还“不伤身体”的情况下,文楼村的一部分村民就选择了卖血赚钱,他们几乎每隔十天半个月就会去卖一次血这样一来,家里所有用得到钱的地方,基本上都可以得到解决。
为了能让生活过得更好点,甚至有些人家全部出动,毫不犹豫地向血站伸出了自己的胳膊,却不曾想最后却落得个“家徒四壁”的结果......起初,村民们确实因为卖血赚了不少钱,不仅生活得到了改善,甚至还盖起了新房子。
有人美滋滋地享受着生活,也有人羡慕不已。在这样的“利诱”之下,很多人都开始了卖血赚钱。卖血贩子看到村民们卖血的热情“高涨”,又添了一把火,向村民们宣传“卖血光荣”“卖血可以发家致富”。
可是卖血的人一多,感染艾滋病的几率就变得更大了但此时所有人都毫不知情,即使身体变得不舒服,也只以为是普通的疾病,并不在意当有人开始发烧、腹泻,他们也只是觉得是自身原因,就连病患本人都不在意,觉得扛一扛就过去了。
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身体日渐消瘦,各种疾病也如排山倒海般袭来,折磨得他们痛不欲生此时,他们都没想过这是卖血引起的,他们还像往常一样能卖就卖,直到卖不动为止...而如此疯狂的卖血行为,最终让他们落入深渊,悔恨一生。
随着得病死去的人越来越多,村民们渐渐意识到了不对劲昔日身强体壮的小伙子,只要有一点感冒发烧,不久之后就会闭上双眼...至于这种病是怎么得的,什么时候得的,没有人知道直到1994年,一家生物制品公司,在检验血浆时发现了“HIV”病毒,他们才知道这种病叫做。
艾滋病,一种当时没办法预防和治疗的疾病。
【“艾滋村”文楼村】时至今日,“艾滋病”还是一种没办法根治的疾病,只能通过吃药进行防范而在当时,甚至连防范的药品也没有,一旦感染上这种病,等待他们的似乎只有死亡当时,一个名为桂希恩的医生,在听说了上蔡县文楼村不断有人以相同的症状去世后,心中有些诧异:。
他们到底得得什么病?在得知那些症状是发烧、腹泻、口腔里长毛时,桂希恩大惊失色以他的从医经验来看,那是通过血液、性行为以及母婴传播的艾滋病为了弄清村民们得的到底是不是艾滋病,也为了安抚人心,桂希恩来到了上蔡县的文楼村。
当看到那些患者们的病症时,桂希恩可以几乎可以断定他们得的就是艾滋病但要确定下来,还是要看检测结果于是,他将带来的11个管子全部用了,抽取了11人的血样,带回去检验检验结果一出来,桂希恩吓得差点跌坐在地,。
那11个人中,竟然有10人都被感染了艾滋病。他不敢想象,整个村子里,到底还有多少人被感染了。
桂希恩出于医生的职业素养,桂希恩再次来到文楼村这一次,他抽取了村里男女老少50人的血样,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再一次对血样进行了检验虽然桂希恩已经猜到了情况不容乐观,但是得知村子里的儿童也被感染艾滋病后,他的心情变得更加沉痛。
为了了解这个村子为何会有这么多人感染艾滋,桂希恩又一次前来调查在他的耐心询问下,终于知道了原因:都是卖血惹的祸而村民们更是悔不当初,如果早知道是这样的结果,他们打死也不可能走上卖血赚钱的这条道路,可惜一切都为时晚矣。
当其他健康的村民知道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后,心中充满了害怕,吓得他们更是对那些卖过血、或是被确定感染艾滋病的人避之不及,不敢有任何往来好在桂希恩医生向所有人解释了,艾滋病虽然是传染病,但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以及性行为传播,像平时的洗澡、吃饭,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健康的村民们这才稍稍放下心来,但是在看到艾滋病患者的时候,还是充满了同情和不待见。随着桂希恩的离开,文楼村是艾滋病密集区的消息也被传开。这个村子,也因此获得了新称号——“艾滋村”。
【艾滋病阴影渐散】卖血的不止这一个村子里的人,整个上蔡县,大大小小三十多个村子都有人卖过血,不管是哪里的村民多多少少也都有被感染艾滋病的“恐怖”的艾滋村很快在全国出名,人们对这些村子充满了同情和害怕,甚至于听说有人是从“艾滋村”出来的,吓得立马退后三步。
对此,国家没有弃之于不顾当艾滋病的疫情刚一传开,国家就在医疗、经济等各方面向文楼村伸出了援助之手在2003年,国家领导人还亲自前往文楼村看望当地患者以及指导政府工作2004年,河南省委更是派出专门的工作人员,前往各个“艾滋村”,进行扶贫。
为了预防和斩断艾滋病继续传播,国家更是免费向“艾滋村”提供药物时至今日,“艾滋村”的村民们还可以拿着艾滋病诊断卡,到相关地方领药、打针这些年来,“艾滋村”的艾滋病患者越来越少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许多患有艾滋病的家庭还保住了自己的孩子。
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可是每每提起当年的艾滋病疫情,艾滋村的不少患者心情沉重因为村子里的很多人都经历过夫妻阴阳两隔、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一个艾滋病患者,生活中更多的是孤独和遗憾文楼村的刘树林(化名)是村子里最穷的人家,当初卖血赚钱盛行时,他们的日子还说得过去。
可是当艾滋病疫情爆发后,许多血站被处理和取缔,他们再一次没了经济来源
2000年,他的妻子被查出患有艾滋病,因为害怕和抑郁等各种原因,不到一年就离开了人世2003年,刘树林自己也被查出患有艾滋病,他虽然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但是在知道的那一刻,心中还是难受得不行为了卧病在床的老母亲,他得过且过,但也从未帮助母亲什么。
全家上下就他的儿子是健健康康的,为了后代,刘树林虽然很舍不得自己的儿子,还是将他送到了郑州在临行前,他心酸而又意味深长地告诉儿子:“全家就你是个健康人了,你要好好的,到了郑州就别回来了在那边找个媳妇立业成家,过好自己的日子,我也就心安了。
”一句句话虽如刀割,但却是一个父亲沉甸甸的爱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刘树林何尝不想跟自己的儿子生活可是他作为一个艾滋病患者,不论到哪里都要小心翼翼地生活,他不想拖累自己的儿子,只能“狠心”将他赶出家门。
当年的献血证同样感动的事情在每一个艾滋村都有发生,同为“艾滋村”的熊桥村,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艾滋病患者但是他们依旧积极地生活,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熊自成在2002年被查出患有艾滋病,为了孩子,他不顾自己,拼尽全力想要把儿子送出“艾滋村”。
熊自成三个儿子中,只有最小的儿子熊长东考上了高中对于当时的家庭来说,高中的学费并不低,为了让儿子继续上学,他带着患病的身体外出打工即使熊自成有恐高症,但是为了多挣些钱,他强忍不适在高空工作而熊长东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在2004年考上了哈尔滨的一个学校,成了村里第三个考上大学的孩子。
在得知儿子考上大学的那一刻,熊自成笑的像个孩子似的,甚至把自己患有艾滋病的事情都抛诸脑后之后,他继续外出打工为儿子挣学费,还破天荒的给儿子写了一封信,告诉他以后要好好生活,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虽然只有简短的几句话,却成了熊长东最珍贵回忆。
因为在2006年时,熊自成的艾滋病发作,永远地离开了他们。
熊自成这样的故事在“艾滋村”里不断上演,或夫妻之间的陪伴,或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都在弥补着当时他们犯下的糊涂虽然当初“艾滋村”的村民们因为“贪图便宜”害了一家三代,但是他们之间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努力用自己的方式,让孩子们走出“艾滋村”,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其实,艾滋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的薄凉,希望这世间所有人,都能够和艾滋病患者“和解”。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一篇读懂安徽卫视主持人王乐乐(安徽卫视主持人王乐乐老婆)
近日,在短视频平台上,主持人王乐乐晒出了与妻女的视频,视频中一家三口随着音乐舞蹈,三人脸上满是甜蜜幸福。…
-
干货分享la锚固长度表(la锚固长度表格)
几次看到有人在发钢筋的四个锚固长度的问题,不知道是自己没学太好,还是老师没教太好,讲得都不是很专业,有越说越懵圈的感觉。所以,今天…
- 硬核推荐林更新女友王蓉(林更新女友王蓉个人资料简介)
- 这样也行?林更新女友王蓉(林更新女友王蓉个人资料简介)
- 不要告诉别人赵薇旗下艺人有哪些(赵薇的旗下艺人)
- 新鲜出炉孟祈佑怎么死的(倾世皇妃孟祈佑死了没)
- 满满干货王思思个人资料(王思思个人资料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