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分享举重运动员的寿命不长(运动员寿命一览表)
关于运动与健康和寿命的关系,尽管人们普遍承认中等量运动,比如一些权威指南推荐的“每天30分钟,每周5天共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健康好处
关于运动与健康和寿命的关系,尽管人们普遍承认中等量运动,比如一些权威指南推荐的“每天30分钟,每周5天共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健康好处”的说法;同时,却也有很多人认为过量运动反而不利于健康,甚至增加死亡。
这些人最常给自己的说辞找的依据主要是有两个:一个是可笑的“寓言”,乌龟不怎么运动却可以长寿,兔子跑得快却短寿;第二个是,职业运动员普遍短寿,尤其是马拉松运动员寿命更短前一个“寓言”存在明显的逻辑错误根本不值一驳斥。
后一个“论据”,职业运动员,尤其是马拉松运动员寿命真的比一般人短吗?当然不是这种说法仅是一些毫无根据的道听途说事实恰恰相反,科学证据显示,包括马拉松在内的耐力性运动员寿命明显长于普通人 职业运动员寿命长于普通人。
这方面有大量的研究证据可用迄今为止,所有的这类研究中仅有两项很小的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员寿命短于普通人一项是1908年到2006年间参加国际比赛的812名德国足球运动员的数据;另一项是1977年到1982年参加芬兰举重锦标赛的62名男子举重运动员的数据。
其他大量研究得出的结论高度一致,运动员寿命长于普通人。比如,2015年一项大型综述包括54项研究,近50万职业运动员的数据,结果运动员死亡率低于普通人,寿命平均长4到8年。
2015年发表的对1948年至2010年参加夏季或冬季奥运会的所有2400多名法国运动员的研究显示,他们的标准化死亡率比普通人低41%,运动员平均预期寿命比匹配的同年龄人群对照组平均长6.5岁。
有人或者会说,拿运动员跟普通人相比,这不公平,包括基因、经济条件等不具有可比性。
2018年,芬兰的一项研究显示,900名职业运动员的平均寿命高于非运动员的同胞兄弟。
根据运动类型不同,耐力运动员平均寿命79.9岁,混合型运动者为75.9岁,力量型运动员为72.2岁,而他们相同年龄同胞兄弟寿命分别为77.5岁,73.7岁和72.2岁。
最新,2020年发表的美国8000多名参加过奥运会的运动员死亡率同样显著低于普通人,平均预期寿命长5.3岁。
参加奥运会之后,男性运动员平均可以活56.7年,而普通人群中只有30%的男性可以活这么久女运动员平均可以活66.0年,普通人群中只有13%的女性可以活这么久耐力型运动员最长寿尽管一些研究分析了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的寿命,由于样本数偏小证据力不足。
更多的研究是根据运动类型来进行分析这方面结果相当一致,就像前面说的芬兰的同胞兄弟研究一样,包括长跑、自行车等耐力型运动员平均寿命最长,包括球类等混合型运动员寿命其次,而像举重、投掷等力量型运动员寿命相对最低,并不明显高于普通人。
比如,2015年发表的研究,通过对芬兰4000多名运动员平均50年的随访发现,耐力型运动员平均寿命79.1岁,团队型运动员平均78.8岁,而力量型运动员仅有72.9岁。
显而易见,包括马拉松在内的耐力型运动员最长寿。马拉松运动最长寿的运动之一如上所述,很少有专门针对马拉松运动员寿命的研究可用,但并非完全没有。
比如,2017年发表的1928年至1948年之间的每届奥运会跳高,铁饼,马拉松和100米短跑前20名获得者的研究中,找到资料的429人中有336人确定了死亡日期。与铁饼运动员的寿命相比:
马拉松运动员最长寿,平均多活4.7年(都是男性);其次是跳高运动员,女子多活7.1年,男子3.7年,由于男性占绝大多数,平均不如马拉松运动员长寿;短跑运动员相对最短寿,女性少活1.6年,男子少活0.9年。
综上所述,跟人们的“印象”相反,经过几十年高强度训练和比赛的职业运动员并没有因为剧烈运动造成的伤害而导致早死,反而远比普通人更长寿其中,包括马拉松在内的、最“劳累”的耐力型运动员又比其他运动类型的运动员长寿。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学到了吗王仪涵身高(王仪涵身高多少)
羽毛球运动在我国备受欢迎,作为羽坛一哥的林丹,总也受到大众球迷的关注,即便现今退役,但他也还是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热度不减。…
-
怎么可以错过浓眉哥复出(浓眉哥复出最新消息)
赛后浓眉接受采访,说道:“这是漫长的五周半时间,但队友一直陪在我的身边,我们球队拥有紧密的联系。最终能回到球场上,和这些家伙一起…
- 新鲜出炉巴神进球(巴神进球庆祝动作)
- 满满干货敖日格勒权亚率(敖日格勒权亚率狠揍)
- 太疯狂了短道速滑王蒙近况(短道速滑运动员王蒙简介)
- 奔走相告周扬青的介绍(周扬青个人介绍资料)
- 深度揭秘吴敏霞怀孕(吴敏霞怀孕大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