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精选

学到了diy论坛(hifidiy论坛)

不会写评测,也没有什么NB器材,耳朵跟不上设备,思路跟不上耳朵,打字又跟不上思路…大家实在没事就将就看看,反正,朗月只写我喜欢的,只推荐值得购买

学到了diy论坛(hifidiy论坛)

 

大家好,我是“老初”朗月不会写评测,也没有什么NB器材,耳朵跟不上设备,思路跟不上耳朵,打字又跟不上思路……大家实在没事就将就看看,反正,朗月只写我喜欢的,只推荐值得购买的,对与错,还是您自己的耳朵说了算哈。

初遇b1,因期待而失落………………………知道aune品牌有几年了作为一个从设计入行的广告人,印象最深的是奥莱尔的logo——通过对字母a和e修型,使得logo颠倒过来仍是相同的样式,让简单的字母组合多了很多设计的趣味。

我想这是奥莱尔的文化基因之一:注重造型设计的独创与美感比如早期小型一体机的音量旋钮,代表着奥莱尔从起步就开始寻求设计的独创性,力求摆脱一般国内初创品牌的DIY气息第一次接触b1,源于我们哈尔滨歌于斯烧友联盟的一次聚会。

奥莱尔提供了台式解码耳放一体机S6和耳放S7,以及b1初版和2017版供我们试听借着联盟“老一代”的身份,提前试听了几天

那时候对b1的印象真的一般——的确有超过体积的推力,而且是众所喜爱的暖声,带着甲类器材特有的温度——声音,还有打开CLASS A模式之后烫手的“体温”外观,通过开窗和类皮革材质的运用,形成了独特的设计品位。

但由于对中频的过分强调,导致高频密度不足,有些毛躁;低频有些松散,导致下盘不稳;而对推力的刻意追求,导致声音火气较大。听流行人声是不错的,听古典编制,就乱了。

美丽的错误,注定的缘分………………………7月底,为助力b1限量版的推出,奥莱尔发起了名为“aune缔造不凡”的故事征文其实我对这个题目不以为然一是一件产品而已,哪怕是具有一定开创性的“便携甲类权分立”,哪怕是仅有500台的限量版,怎敢以“不凡”来号召?二是这题目未免要求太高,毕竟多数都是平凡人,哪儿有那么多不凡的故事?。

无奈联盟主事一直催我参与,恰好某个夜晚有点儿思绪万千,于是,为不凡的征文写了一篇关于我父亲的平凡故事并且出乎意料的获得了二等奖奖品是随b1ltd一同推出的对录线(征文地址 http://tieba.baidu.com/p/5257981865?pid=110189404999&cid=0#110189404999)。

国砖吧一年一度拍卖会,奥莱尔提供了连号b1ltd做拍品,群里朋友推荐我也没有动心,倒不是因为对b1普通版的印象平平,而是老初穷烧手里杂七杂八的器材太多了。

几天后,奥莱尔的奖品如期而至。收到快递的时候就有些诧异——小小对录线竟然是很大的一个盒子!打开之后……居然是一台崭新的b1ltd!联络奥莱尔官方,知道是寄错了……好吧,于是要求试听几天。

仍然是b1的造型,但外壳不仅改为颇为土豪的金色,而且CNC工艺有了很大的提升侧边开关由塑料改为金属制,严丝合缝而且拨动顺畅有手感连音量旋钮也修改了造型,再无普通版的松旷感——好东西啊,作为一个把玩的器物都是合格的!。

开声……这还是b1吗?一首曲子还没听完,就想留下它!可惜拿到手里的这台编号不喜欢于是,在临寄走“错发”的这台之前,上某宝代理商的店铺选号下单!——也许这就是注定的缘分,也许……奥莱尔是故意的吧?如果是这样,那说明他们对b1ltd太有信心了!。

恍若脱胎换骨,内在涅槃新生………………………收到我的No.270已经一个半月,b1ltd已经成为我最满意的几件器材之一按照官方说法,除了外观之外,b1ltd在普通版的基础上,电路板升级为通讯级,元器件做了进一步的精确匹配和选料优化。

然而我听到的变化,远胜过官方的阐述如果说从b1到b1 2017版只是同等级的优化,那么,b1ltd的变化堪称脱胎换骨虽然延续了相同的外观设计,但声音的升级幅度,甚至超过iPhone的X加S仍然以b1命名,也许只是纪念奥莱尔甲类全分立便携耳放的开山,在我听来,这台限量版足以称之为b3。

其实,音频放大器的电路架构早已成熟,其类型远少于品牌和型号供电增强、元器件优化等综合了技术与艺术修养的调音设计,才体现了厂商的功力,也决定了器材的档次精细化,是中国制造迈上新台阶的重要门槛尤其是在影像和音频领域。

比如相机,层次的细微缺失,导致后发厂商的照片看起来缺乏立体感;而镜头的边缘色散哪怕只有几个像素,也会使成像形成肉眼足以感觉到的质感不足;因握持和快门操作不当导致的细微抖动,也会使成像失去应有的锐度

而听觉,又是人的几种感觉中最为敏感的大脑可以通过左右耳相差仅十几毫秒的声音到达,来判断声源的方位,并帮助身体掌握平衡(这也是VR眩晕的原因之一);细微的左右声道偏音,也能使一件耳机听起来十分别扭,虽然并没有降低解析力和基本素质。

因此,曲线甚至瀑布图都不足以断定耳机的好坏,音响器材的评测无法全靠数据说话,经常只能动用文学词汇,所谓“玄学”,并非不可知论,而是所面对的领域过于微妙精细罢了。

b1ltd的外观不再描述,图文已经太多。只说声音,并且不再以八股文的形式。先说推力——毕竟,这是纯耳放存在的基础。

b1普通版在推力方面的问题不在于功率,而在于控制力和声音的细腻程度足以推动大耳的甲类驱动能力,实际使用会发现声音毛糙,尤其是驱动拜亚和AKG大耳时,高频偏刺,低频虚浮作为文科生我并不了解内在的机制和原理,只能说,推塞子可以合格甚至满意,推大耳够响却不够好听。

最近我的头戴多在群里漂泊,所以这次主要试听了AKG的三只大耳——奥产K601、国产K701和K702 65th在我听来,与台式耳放的差距主要在声场、尤其是纵向声场会逊色一些,但听古典大编制时,各种乐器也不会交杂在一起,足以做到各就其位,小编制达到个人满意的水平。

低频下潜深度很好,具有凝聚力,中频密度优良,高频亮而不刺,小提琴等弦乐的高频具有足够的实体感,延伸可以满足钢琴奏鸣曲的需求不考虑声场的开阔程度、结像精度,b1ltd完全可以和3K级台式耳放同台比拼,甚至在背景黑度和细腻度上具有相当优势。

试听的中高阻耳塞有46欧的天龙C821、150欧的pk1、320欧的明净,均可实现完全驱动,甚至能感觉到相对于台式耳放,b1ltd对耳塞的驱动有特别加成看来的确如传说那样,限量版对耳塞驱动有进一步优化

尤其是作为天龙粉丝,一直苦恼于C821的低频过于肥大,以b1ltd驱动,量感并未收敛的情况下,低频凝聚力和解析有了“拯救式”的提升,不再有低频对中频和中高频的遮盖,又保持了天龙低频足、“箱子味”的调音风格。

而推动低阻高敏耳塞,又充分体现了b1ltd优秀的控制力我的天龙C720是一个蛮特别的耳机,虽然并未被列入“底噪探测器”的行列,但到目前为止我听过的多数设备都有底噪,甚至乐图的PICOb1ltd的背景黑度非常出色,自使用至今各种耳塞从未听到底噪,也不会出现过推导致的声音发冲、高低频失真的情况。

音响性与音乐性………………………………………………解析与动态、瞬态,是器材音响性的主要指标b1ltd的解析力优秀,对于前端信息可以做到基本完全的传递而没有细节损失,声底温暖,而又能保持纯净和通透瞬态不是监听风格的那般过于干脆,动态也不会爆棚,而且,b1ltd是有染的耳放,而不是完全客观的简单传递,主要体现在中频的填充感,和高频多加了一些甜润的味道。

(严重推荐这张“凯尔特天籁之声”!我甚至产生了下辈子要娶一个凯尔特女子的冲动:)

但我认为这是调音者的有意为之曾几何时,记忆中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国内烧友圈开始流行监听,而商家也常常以监听为号召,甚至几百元的廉价产品,也号称监听,仿佛非监听不HIFI传统厂商的产品线划分才是合理的。

比如AKG,头戴式大耳明确的划分为没有后缀的HIFI版,和以pro为后缀的监听版什么是监听?监听是工作,主要的用途是挑错而音乐的欣赏,本该是美感第一的b1ltd的音染,可以说恰恰忠实于HIFI的正统举个例子,我手头的凯音N5,为了充当转盘用途去做了MOD,之后直接听的话,解析力提升、低频收敛,但听感比之原来单薄苍白了许多。

接入b1ltd之后,可以获得给原木材上桐油、或者说手串盘出来的感觉

这种不伤害音响性和声音真实度的微妙染色,正是b1ltd的重要价值个人认为,b1ltd的核心价值,正是在于优化和调味,其意义甚至超过推力让你的耳机更好听!让你的播放器更高级!没错,我不吝于使用溢美之词,并且在拥有b1ltd之后,接受和理解了,当初为何奥莱尔以“缔造不凡”为口号。

厚积薄发初心在,匠心铸就里程碑………………………一直以来,国产HIFI器材、尤其是用于耳机播放的便携器材,一直是听感弱于指标、音乐性逊色于音响性,如同八十年代之前的中国工业制品,从外观到内在都是粗糙的廉价的DIY风靡已久,仿制与复刻至今流行。

因直白而浅薄,重解析而轻乐感——声音的高级感,正是国产品牌既往最为缺少的东西当初试听b1普通版,,觉得它仍未突破国字号入门产品的层级——完成度、安定感和音乐表达的连贯性,正是多数国产音频器材难以跨越的门槛。

也许若干年后,业界、烧友们,都会像奥莱尔今天一样,将b1ltd视作aune品牌、乃至国产便携音响品牌的一个里程碑之作。

从hifidiy论坛起步的aune,形成了创新和以客为尊的品牌基因。在与奥莱尔的接触中,我们一直在感受着它的执着与精进,对初心的坚持。

据说,星盘里有处女座的人,总是越爱越挑剔说说对b1ltd的优化建议吧……音量旋钮设计还应该进一步优化我们理解当前设计是为了避免误操作,但旋钮边缘过于平滑,转动时难以施力边缘增加细齿,应该可以兼顾防误操和转动手感,也能增加外观美感。

……音频输入口强烈建议移动到后面(充电口一侧),山灵的蓝牙便携解码耳放、乂度的XD05就是这样设计的。捆绑使用时,线材太容易干扰音量旋钮的使用了。

……皮革材质和厚度皮革应增厚,并使用天然皮革现在的设计仍然觉得放在桌面会磨损金属部分,而且人造革的强度和质感都还不够,纹理也过浅了……建议增加低频增益开关,让调音功能更完备、耳机适应性更强……电量显示单灯闪烁的方式,谁能数的清?形同虚设。

建议改为5灯至少4灯,充电宝都能做到的,应该成本并不高……建议推出官方皮套,采用内植绒,便于保护机身。可采用疯马皮,更有质朴的原始感。现在,是连布套都没有啊,汗!

总结陈词………………………b1ltd除了强大的推力,更有卓越的优化和调味特性前几天,听说基于b1ltd,奥莱尔即将推出这款耳放的平价版本,这实在是令人欣慰的好消息两扇心窗,传递温暖情愫,越级之音,传达真实的感动。

这款海内外限量发行500台的作品,仅在我们哈尔滨歌于斯烧友联盟就有三台之多!也许你拥有的,只是直推、易推型的耳机,但b1ltd这样的耳放,值得拥有一个也许你仍然觉得它并非必须、必要,但一旦拥有,它一定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

(完)本文作者:国砖吧吧友“我是朗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