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载体是什么意思(文化载体是什么意思)
网络智能时代,人文教育如何重塑?在历史的回声里,重新发现传统人文教育的源流。
网络智能时代,人文教育如何重塑?在历史的回声里,重新发现传统人文教育的源流5月13下午,古琴大师裴金宝“我所知道的私塾文化”讲座在苏州上书洲书院举行,裴金宝接受家族口口相传,保存了百年前吴地私塾的传统教法、学法,并携古琴世家裴门第三代传人裴思越,通过读唱吟唱、对读对唱的老方法来展示吴声读书调的魅力,同时带来私塾课本、戒尺、独脚櫈、文玩器读书郎等物,分享自己亲历的关于私塾文化传承的有趣故事,以及对于传统文化的感悟,吴门琴社理事、斫琴师、箫演奏者鲁庆,吴江区文联秘书长、古琴演奏家张常恭,作家汤海山等嘉宾共同参加。
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它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以儒家思想为中心,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裴金宝表示,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教育载体,私塾大致产生于春秋时期,孔子的“七十二贤人”典故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作是传统私塾的开端,之后两千多年私塾一直绵延不断,与官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共同载体。
裴金宝表示,除了自己祖辈流传下来的学馆读本、戒尺等,许多私塾文藏大都是自己多年慢慢淘攒下来的,有些花了很高的代价入手裴金宝在现场特别拿出一些传统挂件展示讲解,如环、珠、钩、佩、牌等,其大小形状甚至每一个孔都藏着“别有洞天”的系统,“这些文藏器物大都变成教具,能让小孩在似懂非懂之间,不断走向传统文化的开阔之地。
”裴金宝说由于自幼热爱《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传统典籍,裴金宝认为,《黄帝内经》不仅是一部医书,更是一部哲学著作,《素问》《灵枢》感觉不仅可以指导身体、理解天地万物,还能够用来指导古琴,许多字如果换成“琴”,亦能读通。
同时裴金宝表示,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对文字笔划有特别的讲究,并以自己收藏的在乡村民间婚嫁接亲时插在轿子上用的“琴瑟永好”牌匾例举,“瑟”字之所以缺了一“撇”,是因为一“撇”如刀,轿子上放刀不好,缺了一“撇”,表面看写错了,意思却完美了,这就是中国汉字的奥妙之处。
作家汤海山认为,从裴思越的身上可以看出私塾文化传承对她的“滋养”,而且“吟唱”的方式确实有助于唐诗宋词的记忆,这样的口口相传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在当下的教育中,如何从方式手段上得到借鉴或启发,包括用“方言”在生活、艺术上找回传统精神,“当教育过多标定于考试,我们似乎失去了许多东西”,汤海山说。
分享活动的互动环节,裴思越的《千字文》吴语读唱,张常恭的古琴演奏《梅花三弄》,裴金宝、张常恭、裴思越三人联袂吟唱琴箫合奏的《杏坛吟》不断将活动推向高潮,在回答现场读者关于传统文化的提问时,裴金宝表示,传统文化都是有载体的,有了这个载体就好比是有了一条船,才能装货。
“对于传统文化来讲,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主人,都是主动的,需要自己去寻找,我所知道的私塾文化分享,也仅止一家之言”裴金宝坦承上书洲书院负责人表示,私塾、学堂、书院等传统人文教育载体所呈现的价值,未来或将面临新的“回归”,在商业科技狂飙的时代是一种慢的、拙的缓冲和“软着陆”,对孩子人性、人格、人文的“培根”教育至关重要,既需要家长有更远的眼光,同时又迫在眉捷,希望通过讲座活动促动更多的思考与交流。
(文欣)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学会了吗书皮(书皮炮怎么做)
尽管家庭幸福、孩子听话、工作满意,可不知怎么了,最近时常梦到童年的一些事情。我的家乡在农村,是一个小村庄,地处鲁中偏西南。…
-
速看黄酮类(黄酮类化合物目前的定义为)
植物黄酮是一种低分子天然植物成分,又称维生素P,广泛存在于植物来源的食物和饮料中,如蔬菜、水果、茶、可可、红酒等。…
- 这都可以酒托(酒托石酸美托的主要药效)
- 全程干货红白黑黄(红白黑黄的皮肤一样相同的温度)
- 学到了重金属有哪些(护肤品中的重金属有哪些)
- 深度揭秘入侵报警系统(红外线防入侵报警系统)
- 快来看个人信息泄露(个人信息泄露被敲诈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