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读懂催熟剂(催熟剂催熟的香蕉对人体有害吗)
催熟番茄不能吃,催熟香蕉有毒等,关于催熟剂的各种新闻报道不断见诸报端,有人说催熟剂是一种激素,食用后能促进儿童性早熟。
催熟番茄不能吃,催熟香蕉有毒等,关于催熟剂的各种新闻报道不断见诸报端,有人说催熟剂是一种激素,食用后能促进儿童性早熟,有人说催熟剂是一种植物激素对人体是没有毒的,各种说法不一,那么,催熟剂究竟是什么,到底对人体是否有毒呢?
催熟剂是什么催熟剂顾名思义就是能促进果实成熟的一种物质,上世纪60年代,经科学家分析是一种名叫乙烯的气体,这种气体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是由氨基酸中的一种叫蛋氨酸在供氧条件下转化而来的,乙烯在植物体内,如果供氧充足,还具有“自促”作用,也就是果实中的乙烯积累可以刺激果实内更多的乙烯产生。
催熟剂的作用催熟剂由于在植物体内广泛存在,以促进果实成熟为主,因此,科学家们将乙烯定义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一种,乙烯除了具有催熟作用以外,还具有其它调节功能,如在黄瓜幼苗期用低浓度的乙烯利喷雾处理,能增加雌花数量多结瓜;处理橡胶树和油漆树,能促进橡胶树、漆树等排出乳汁;棉花采收前喷施乙烯利能加速脱叶和促进棉铃开裂吐絮,菠萝在生长中期喷施乙烯利能促进菠萝开花,水稻、玉米在拔节生长喷施,能使水稻、玉米植株矮化,防治倒伏等多种作用,在生产上广泛应用。
人工合成的催熟剂是什么目前,由人工合成的催熟剂主要成分叫乙烯利,乙烯利在强酸条件下比较稳定,稀释后就不稳定了,在自然条件下能够释放出乙烯,乙烯在植物体内具有调节作用,人们就是利用乙烯利的这一种特性,在农业生产用于调剂植物的生长发育。
催熟剂是如何催熟果实的在果实内部,随着果实膨大结束,果实内的各种成分开始变化,特别是大量固形物开始向果实内输送,特别是蛋白质、糖分增加迅速,果实发育后期,果实内的蛋氨酸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开始转化为乙烯,乙烯在果实内不断积累,乙烯能增加细胞膜的透性,使果肉细胞吸水膨大,细胞壁变薄、变大、变松,将果实中不溶性的原果胶变为可溶性物质。
使用乙烯利只是利用其溶水后散发的乙烯气体催熟,并诱导果实本身的内源乙烯,使果实自身快速产生乙烯气体,加速自熟
催熟剂的使用方法催熟剂在催熟果实时,常使用的方法有涂抹发、浸果法、喷雾法,根据不同的果实使用不同的方法例如,番茄在催熟时,为了不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在植株上主要是用毛笔或棉球涂抹果柄,一般使用浓度0.1~0.2%;香蕉催熟,一般是将青皮香蕉在药液中浸果,一般使用浓度为0.035-0.055%。
催熟剂使用浓度很低,如果超过规定的浓度,果实表面就会出现灼伤的斑点,商品性就会降低,不好销售
催熟剂到底对人是否有毒(1)催熟剂不会促进性早熟:首先,催熟剂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这种催熟剂在人体内是没有活性的,家长不必担心食用催熟水果会导致儿童性成熟儿童性早熟是受性激素调节,而无论是乙烯还是乙烯利都不能在人体内表现出性激素作用,也不能参与性激素的合成。
(2)食用果实不会有毒:在番茄、香蕉等果实的催熟过程中,使用浓度只有0.034~0.1%,农民也不敢加点浓度,否则,果皮会灼伤,无法销售,果农也不敢任意增加使用浓度因此,在催熟的果实中乙烯含量极低,食用催熟的果实也不会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
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知道食用催熟的水果对人体是没有毒的,大家完全可以放心的。只是催熟的果实在香气、色泽、营养方面有所差别。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问题,欢迎加入“睢阳农科服务圈”进行咨询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全程干货1000米跑步技巧(1000米跑步技巧3分40秒)
对于跑步来说,我们要首先认识到以下三个方面:1、有氧跑,提高耐力水平,耐力是中长跑的基础。2、速度训练,提高速度和冲刺能力,速度是中…
-
满满干货焦糖色素(焦糖色素能否用于肉制品)
色泽是肉制品评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肉制品中加入发色剂可使产品色泽良好,提高产品品质。传统肉制品中通常添加亚硝酸盐等作为发色…
- 不要告诉别人色素沉淀(色素沉淀有什么办法可以去除)
- 奔走相告身份证遗失(身份证遗失了可以坐飞机)
- 燃爆了公共安全事件(一般公共安全事件)
- 一看就会团体保险(团体保险的特点包括)
- 快来看代餐粉(代餐粉的危害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