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精选

怎么可以错过负子蟾(负子蟾恐怖密集症)

它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香港等地,也算是我国的特有种了,不过貌似越南也有一部分。

怎么可以错过负子蟾(负子蟾恐怖密集症)

 

密恐慎入第一眼在某物种鉴定群里看到这张图的时候,我惊呆了,虽然负子蟾一直让我难以释怀,但是这种生物更牛逼,如果说负子蟾是A面密集恐惧蛙,那它就是B面密集恐惧蛙!!!我甚至还怀疑,吴承恩小时候是不是也抓过这种蛙蛙玩,不然怎么会写出百眼魔君这种能吓哭小孩子的千眼怪 (嗯,蛙蛙的刺突加上蜈蚣的剧毒就是修炼成人的千眼怪)。

再次,密集恐惧者建议远离!!!

刚开始在朋友圈试探性的发了条文字动态,大家都温柔(暴力)劝退,有几个小伙伴因好奇私信我了(可好奇心最终还是杀死了猫),我也最终打消了发朋友圈的念头(发微博了,哈哈),决定写一篇推文。

这种生物是属于 无尾目 Anura 叉舌蛙科 Dicroglossidae 棘胸蛙属 Quasipaa 的棘胸蛙 Quasipaa spinosa,听这个棘胸蛙的名字就知道它不简单,确实,任谁都会被它肚子上的肉质疣吓到。

元凶就是它;图来源于网络,侵删它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香港等地,也算是我国的特有种了,不过貌似越南也有一部分。

来源:中国两栖类【1】这个属目前共有七个物种,我就不介绍了,总之一个比一个刺多儿,肚子长也就算了,背上、侧面居然也长,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打开中国两栖类 网站,输入棘胸蛙即可获得七蛙 。

希望你们打开新世界先来看看这个物种的样子,雄蛙前臂粗壮,内侧3指有黑色婚刺,雄蛙胸部满布大小肉质疣(黑色的刺突是角质的),向前可达咽喉部,向后止腹前部,每个肉质疣上仅一枚小黑刺(很关键的鉴定特征)。

by黄松【1】体侧无刺疣,背面、体侧皮肤不十分粗糙,背部有紫红色雄性线Linea Masculina雄性线是多数两栖动物雄性所具有的一种白色或粉红色的结缔组织结构,它位于某些腹肌的边沿,形成成对的纵线或横线,特别显著者,透过活体腹部皮肤即可见到。

刘承钊在论文前言中所写的:尽管有许多关于各种蛙类解剖的研究,但是却没有提到这一显而易见的结构,甚至那些最有名的蛙类解剖学手册,如Gaupp,Ecker或者魏敦瑞的《蛙类解剖学》中也没有记载雄性线的发现,成为无尾两栖类中与婚垫、声囊等同样重要的雄性第二性征,甚至比前二者更为重要。

因为婚垫只在繁殖季节才出现,而有些种的声囊也可在非繁殖季节消失刘承钊百科界面

雄蛙整体图 by黄松【1】

雄蛙内3指婚刺,能帮助抱对 by袁智勇 【1】蛙类到生殖期,雄性前肢第一指或二三指之间的基部,有特别显著局部隆起的肉垫,上面富有分泌粘液的腺体或角质刺动物学家把这种垫叫做“婚垫”或者“结婚的胼胝”有了这种“婚垫”新郎才能在水中紧紧地拥抱着皮肤滑腻的雌性。

蛙类的这种婚装虽很简单,却很实用婚垫的形态特征可间接反应精巢的发育状况.婚垫-百度百科雌蛙长得就比较像普通蛙了,它腹面光滑,体背面颜色多为黄褐色、褐色或棕黑色,两眼间有深色横纹,上、下唇缘均有浅色纵纹,体和四肢有黑褐色横纹;腹面浅黄色,无斑或咽喉部和四肢腹面有褐色云斑【1】。

雌蛙整体图 by袁智勇【1】这种蛙白天多隐藏在石穴或土洞中,夜间多蹲在岩石上,和很多蛙蛙一样会捕食多种昆虫、溪蟹、蜈蚣、小蛙,野生动物一般都是机会主义者,能吃的、吃的下的,都不会轻易放过。

小时候还挺萌的 by王聿凡【1】写到这里,我想我们对这种物种都有了一大概的认识,能帮大家做到这点,我已经很满意了,不过你们是不是还有一个问题?这个刺摸起来咋样啊?这个问题我没法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回答你们(我也特别被想去摸摸),我搜了一些网友的感受,据说是摸起来有点像荔枝皮一样,有点扎手,如果你捉住了它,它会抱住你手往胸部蹭,这个刺突可能兼具防御和交配辅助的作用吧,以后和它面基的时候感受一下好了。

不过让人心痛的是,和很多两栖动物一样,因为环境破坏,水源污染,人为过度捕食,这种蛙的也面临着生存问题,野外数量大减,目前棘胸蛙已被列入《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中国物种红色名录》 “易危”种以及 IUCN 的 “VU”等级,其野外种群状况岌岌可危。

你们搜一下百度百科的定义:主要分布在南方,是南方丘陵山区生长的一种名贵山珍,因其肉质细腻且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元素所以被美食家称为“百蛙之王”棘胸蛙肉质细嫩洁白,味道甘美,营养丰富,列为宾馆、酒家推荐的山珍名菜,亦是人们难得的珍稀佳肴。

且具有滋补强身、清心润肺、健肝胃、补虚损,以及解热毒、治疳疾等功效,故有“山珍”之称这是什么鬼的介绍?说真的,我一点也不喜欢百度百科这种对于任何一个物种关于可食用与否的定义,在它的介绍里,动物就只要可吃可不吃或者鲜美不鲜美,完全忽视了更重要的东西。

目前很多地方都有人工饲养这种棘胸蛙,江浙地区饲养技术很成熟,就和饲养牛蛙类似通过模拟野生棘胸蛙生态环境对其进行人工饲养,可以很好地缓解市场需求和过度利用棘胸蛙野外种群资源的矛盾,合理开发野生动物资源本身没有什么问题,怕就怕是“挂羊头卖狗肉”,用野生的冒充人工饲养的,国内的很多法律法规还是得加油跟上啊,起码要跑在物种灭绝之前才行。

希望你们不要因为口腹之欲去捕捉野生的棘胸蛙,人工养殖的可以满足你们的!

这是我随便搜的,捕捉野生棘胸蛙,后果很严重从一张网络照片深挖一个物种真的很有意思,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我发了微博之后,引起了很多的转发与关注(主要还是因为密恐吧),能让大众认识了解一个物种还是很有意义的。

我是@科学家打地洞,欢迎关注、转发、点赞,带你们了解更多两栖爬行动的知识#头条知士##蛙#参考资料:【1】中国两栖类网【2】张平,廖常乐,王慧颖,胡建平,吕卫权,苏勇.棘胸蛙人工养殖技术研究概述[J].湖南林业科技,2019,46(05):94-99.。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