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的故事(古代聪明人的故事)
这应该是唐昭宗时候的事情。故事发生在当时的南海。
那时候有个富家公子哥儿,长得挺白,相貌也不错,可就是天天流里流气,哼着小曲,没事瞎逛,还摆出一副欠揍
这应该是唐昭宗时候的事情。故事发生在当时的南海。
那时候有个富家公子哥儿,长得挺白,相貌也不错,可就是天天流里流气,哼着小曲,没事瞎逛,还摆出一副欠揍的样儿。
这天他跟着家里的商船停靠江边,就上岸来游玩。没成想看见江畔有一户人家,门口还站着一个挺漂亮的大姑娘。于是这位公子哥儿欠揍的劲头就上来了,没事过来瞎搭讪。没想到的是这个漂亮姐儿也不避人,还和他眉来眼去的,看意思也是看上了。富家公子借着劲儿说:晚上我来找你啊。那姑娘竟然笑着跟他点头。
俗话说色迷心窍,公子哥儿晚上真的跑来了。一推门,门开着,这是等着我呢。他一脚踏进门,觉得脚底下发粘,这是猜水里了?可是不对,没有香粉的味儿,这屋里倒是一股血腥味儿。他顺手这么一摸,吓得魂儿都没了,原来地上依稀躺着个死人。公子哥儿一看,这是撞上鬼了,没别的,跑吧。他一路跑上船,头也没回,直接开船就走了。
再说这家人家,第二天早上,家里人一看,自家的姑娘死在地上,身边还有把杀猪的屠刀。再看看,地上有沾着血的脚印,于是顺着脚印一路跟到江边,什么也没找到。于是赶紧报官。官府一听,大案子啊,这还了得,查知有这么一条船曾经靠岸,就赶紧顺着江追。直追出一百多里地才追上公子哥儿的船,别跑了,直接下大牢吧。
抓回来就审吧。好家伙这一顿好打,公子哥儿的欠揍劲儿也没了,都揍回来了。身上但凡看得见的没一块好皮。可这人看着浪荡,却也有骨气。一五一十该说的都招了,可就是不承认自己杀人。
案子报到郡守那,郡守看了半天,也觉得这个公子和那把屠刀不太匹配。于是他想了个法子:贴了张告示,说是郡里有贵客,命令方圆附近的屠户都来待命,等着宰杀牲口。屠户们来了后,他又说为保证安全,让把随身带的屠刀都上缴,统一保管。过后,他暗中将那把凶器和其中一把屠刀调换了过来。
隔了一天,他宣布说没事儿了,请大家把刀领回去,就可以回家了。结果到最后有个屠户说:他刀没了,剩下的一把刀不是他的。郡守就问,那是谁的呢?他说:应该是谁谁谁的。
郡里的捕快直接就冲过去抓人,可那人根本不在,早就跑了。这下又没辙了。
好在郡守聪明,他又想了个法子。他找了个判死刑的犯人当替罪羊,假称是那位公子,就在闹市,当着好多人的面儿,直接给砍了。那个逃跑的屠夫整天喊家人在外面打探,这回也亲眼见了,犯人砍了案子消了,这事儿算过去了。于是屠夫就回家了。没成想,郡里的捕快正等着他呢,这回跑不了了。
郡守升堂审案,这屠夫是个软骨头,没怎么用刑就招了。说是他本想去偷点东西,晚上天一黑就摸到这家门前。结果发现这家没关门,他就直接进去了。正要拿东西,却听见一位姑娘从里面出来,还跟他开玩笑。他以为是被发现了,慌忙捅了一刀,就把人捅死了。结果他一害怕,刀也忘了拿,就跑了。
郡守这下明白了,屠夫杀人在前,公子赴约在后,完全属于倒霉催的。于是屠夫判死罪,公子还是欠揍,又打了一顿板子,教育他要有正形,好好做人,然后释放。
这位郡守名叫刘崇龟,是唐僖宗昭宗年间的名臣。他这个换刀的故事记录在《新唐书》中,被后人广为流传,时至如今仍被当做古代聪明人的典型故事。很多小学生的课外读物都收录了这篇故事,所以很多小朋友都知道,但成年人反而不一定听说过。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朱自清散文精选》散文精选名篇原文
作者的文章切进口虽小,但内在深入,布满理性的思辩
-
散文的三大要素儿童散文的四个特点
一首《动物志》,买通人与天然的隔绝,照出李跃豆影象深处的天下
- 散文精选十篇短篇散文精选大全经典版散文精选老舍
- 中华散文杂志散文大全app下载
- 鲁迅散文精选短篇课文散文作家
- 伤感散文精选大全 经典版免费阅读现代散文精选名篇名家游记散文精选短篇300字
- 徐志摩的散文《落叶》散文精选大全 现代散文作文散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