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裂推荐香草天空高尔夫(香草天空剧情解析)
电影《香草天空》是一部爱情故事加惊悚片,同时是一部关于梦的电影,影片以一场噩梦开始,一次觉醒结束,而且梦中有梦,噩梦变为美梦,美梦转换成噩梦;
电影《香草天空》是一部爱情故事加惊悚片,同时是一部关于梦的电影,影片以一场噩梦开始,一次觉醒结束,而且梦中有梦,噩梦变为美梦,美梦转换成噩梦;梦中有释梦,而释梦的场景,则成为另一次释梦的素材我们或许可以将《香草天空》的叙事结构称为梦的套层,其中梦境与释梦,犹如俄罗斯套娃,层层相套。
影片中主人公大卫是个精神病,他有着俄底浦斯情结(恋母情结),在他11岁时突然失去了双亲,不仅使他“一劳永逸”地摆脱了父亲的威压、一夜之间继承了巨额财富;但也同时失去了最爱的母亲基于这一段难于治愈的创伤经验, 大卫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个放荡不羁的花花公子,他不断地更换性爱对象,且不负任何责任。
本章是用两个理论分析路径来分析影片《香草天空》的其一是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其二是劳拉·穆尔维(英国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家、先锋电影导演)的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的电影理论精神分析电影理论的切入路径,是关于电影——梦工厂的说法。
一、弗洛伊德说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意义是愿望的实现而构成梦境的基本材料是身体刺激,白日残余和梦思维其中梦思维指的是在梦中,以“化妆”的形态出现的童年记忆、创伤场景和愿望在梦中,当我们的审查机制(也就是自我意识)相对松弛时,童年记忆、创伤情景与身体受到的刺激、白日经历的残片一起,经过梦的工作变为梦境,准确的说,是在美梦中,我们获得了愿望的满足。
就比如说我们去看一场电影,就相当于,做了一个半小时左右的美梦,以此来弥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缺憾和匮乏弗洛伊德提出:梦,白日梦和幻觉,其实在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一种现实匮乏的想象性满足,它们的区别仅仅在于二次加工的程度。
所谓释梦,简单来讲就是要分析梦境掩盖下的真相它可以是愿望,或童年的一些记忆内容,或者是创伤性的记忆弗洛伊德的释梦说,既提供了一种解释观众观影心理和观影快感的途径,又提供了一种电影文本分析的解读可能弗洛伊德认为,孩子/男孩在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一个俄底浦斯阶段(恋母情结),在这个时期,孩子/男孩的潜意识中有着杀父娶母的愿望,如果他不能最终战胜这种愿望,其人格就会形成某种阻断,我们俗称的心理疾病/精神病。
正如影片《香草天空》的主人公大卫,正是有这种心理病
二、劳拉说在女性主义者看来,精神分析理论就是一个关于男性的理论它不断地阐述某种关于男孩到男人的成长和男性主体结构及社会心理、个体心理,几乎未曾有效的提供关于女性成长方面的论述劳拉·穆尔维批判性的电影论述是建立在拉康(法国的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思想家)的论述之上。
拉康提出了“父之名”“父之法”——大部分的孩子/男孩,会在其成长过程中,意识到来自父亲的权威和威胁;用精神分析的表述,便是来自父亲的阉割威胁孩子/男孩,将迫于这种威胁,把对母亲的认同转化对父亲的认同,超越俄底浦斯阶段,获得成长,将自己的欲望由母亲转向其他女人,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位父亲。
在拉康看来,男孩在成长中会意识到自己与女孩的身体差异,形成自我认识,最终确认自己的主体身份而女孩却不顺从父之名、父之法,不能告别俄底浦斯情结(恋母情结),最终变成一个匮乏的,不完全的生命所以对于男性而言,女性就成了某种异己性的他者,某种观赏对象或者欲望对象。
劳拉借助于拉康的论述,深刻的揭示了主流商业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如何通过弱化女性在影像和叙事中的位置,来成功的实践男权/父权文化的现代,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我们观影也更加理性不会像以往那样只认同大男主形象,什么英雄救美,男尊女卑。
我们可以认同英雄,也认同于恶棍,可以认同男人,也可以认同女人,可以认同加害人,也可以认同被害者,这都是由我们自己来决定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女性地位的逐渐提高,现在一些影视作品中也渐渐出现了大女主的形象,得到了更多观众的欣赏和认同。
以上出自《电影批评》第四章~读书笔记分享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万万没想到老地方餐馆(老地方饭店)
老地方饭店推荐理由:老地方,一家纵横西郊多年的老牌饭店,有着长达二十几年的骄人经营战绩,是盟友聚会的最佳去处,在这里,有你想要的家常…
-
居然可以这样深圳丹桂轩酒楼(南山丹桂轩酒楼)
当年“土豪”还没有“超级奢华”之意,若干年后,深圳人回看,“深圳土豪早茶粤菜”的名号唯有丹桂轩才担得起,其实“豪”并不是丹桂轩的…
- 经典美文摘抄散文《最美的相遇》
- 人民文学杂志投稿散文经典美句摘抄散文常见的几种题材
- 散文大全app下载议论性散文的特点朱自清散文背影
- 散文期刊官网名家散文精选大全 经典版300字左右汪曾祺散文精选名篇
- 散文的四个基本特点冰心散文精选《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