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也行?布拉迪斯拉发(布拉迪斯拉发足球俱乐部)
随后罗马人、匈奴人、日耳曼人、西斯拉夫人都在这里建造城堡,西斯拉夫人还建立了大摩拉维亚帝国,因此布拉迪斯拉发被视作西斯拉夫人的发源地。
欧洲小国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迪斯拉发(Bratislava)的位置十分有趣,处于斯洛伐克、奥地利、匈牙利三国交界处,远离斯洛伐克的大部分地区布拉迪斯拉发距离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直线距离不过60公里,车程仅一个多小时。
这让布拉迪斯拉发像是一个奥地利城市
山坡上的堡垒布拉迪斯拉发地处阿尔卑斯山脉与西喀尔巴阡山脉之间的河谷,多瑙河与摩拉瓦河交汇处附近的平原与小丘陵地带早在公元前5-4世纪,凯尔特人在这里以石墙和土墙建造了城市的雏形随后罗马人、匈奴人、日耳曼人、西斯拉夫人都在这里建造城堡,西斯拉夫人还建立了大摩拉维亚帝国,因此布拉迪斯拉发被视作西斯拉夫人的发源地。
但直到公元907年,才有了关于布拉迪斯拉发的文字记载,被称作"山坡上的堡垒"此时布拉迪斯拉发处于匈牙利帝国治下,匈牙利在这里修建堡垒,并给了当地很高的自治权
红色标记处为布拉迪斯拉发的大致位置在13、14世纪,斯洛伐克因为开采金银而成为匈牙利最富有的地区1526年奥斯曼土耳其历史上最伟大的苏丹苏莱曼一世率5万大军进攻欧洲,匈牙利2.5万军队在莫哈奇全军覆没,国王拉约什二世落水身亡。
但在布拉迪斯拉发城下,土耳其人遭遇强烈的抵抗,始终无法突破,因而未能占领匈牙利北部的斯洛伐克因为宗教矛盾,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眼见匈牙利战败,趁机将匈牙利北部纳入版图,奥地利国王斐迪南加冕匈牙利国王,并将匈牙利的首都迁至布拉迪斯拉发,以利于抵御土耳其的进攻。
从此这里开始使用德语名字普莱斯堡(Preβburg)不光是匈牙利的政治与文化中心转移到布拉迪斯拉发,奥地利的十几位国王与玛丽亚·特蕾莎女王都在布拉迪斯拉发加冕尤其是特蕾莎女王,在她的支持下,布拉迪斯拉发变得空前繁荣。
但是统治阶级依旧以匈牙利人为主,大部分斯洛伐克人只能上匈牙利语学校,使用匈牙利的文字,政治地位很低
玛丽亚·特蕾莎与她的儿女们这种状况持续了一个半世纪,1683年,土耳其人在维也纳城下被波兰翼骑兵击败,从此再无力染指欧洲匈牙利夺回了失去的领土,但是对斯洛伐克人的压迫没有改变不过相对和平的环境让斯洛伐克的手工业与矿产开采得到了发展,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小知识分子逐渐觉醒。
18世纪开始,斯洛伐克民族复兴运动崛起,他们推广并规范斯洛伐克语,创建斯洛伐克语报纸
维也纳之战油画19世纪中叶,法国的革命让欧洲各国的民族主义运动迭起,斯洛伐克人受到鼓舞,开始了更激烈的反抗匈牙利的运动匈牙利一边压制斯洛伐克的民族主义,一边宣扬匈牙利民族主义,反抗奥地利的统治1867年,奥地利在与普鲁士的战争中失败后,被迫变成二元帝国,奥匈帝国就此诞生。
这让斯洛伐克民族运动更加艰难许多斯洛伐克人选择出走海外到美国与加拿大,在美洲培养斯洛伐克民族意识
奥匈帝国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腐朽的奥匈帝国暴露了自己的虚弱斯洛伐克人看到了民族独立的希望同时,奥地利境内的捷克人也处于民族独立运动中捷克人主要分布在波西米亚、西里西亚、摩拉维亚三个省,因为煤炭资源丰富,近代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在20世纪初,捷克人为主的三个省的工业产值占奥匈帝国的80%。
同时先进的思想让捷克人眼见更加开阔,看不起老迈的奥地利在1918年一战即将结束前,日后的捷克斯洛伐克外长、捷克人贝奈斯的努力让捷克斯洛伐克在一战末期得到了法国的支持他将被协约国俘虏的捷克人以及在海外的捷克移民组成军队为法国效力,与德国以及刚刚诞生的苏维埃作战。
巴黎和会上,法国支持捷克人与斯洛伐克人以"捷克斯洛伐克民族理事会"的身份享受战胜国的待遇
一战前后各国版图变化日后的捷克斯洛伐克总统马萨里克则在美国四处拜访捷克人、斯洛伐克人、波兰人、乌克兰人等中东欧移民,为捷克斯洛伐克的独立造势打着民族自由、独立招牌的马萨里克深得美国人同情,美国政府也乐得让德国进一步分裂,更何况捷克斯洛伐克还将是一个坚决反苏的国家。
有了法国和美国的支持还不够,捷克与斯洛伐克要想独立还需要有另一个条件,那就是必须有一个占绝对多数的主体民族在奥匈帝国解体前捷克与斯洛伐克的疆域内,捷克人共有680万,斯洛伐克人190万,德意志人300多万,另有74万匈牙利人与50多万其他民族。
这意味着,无论是捷克人还是斯洛伐克人,在各自的领土内都不占绝对多数此时若想独立,将捷克人与斯洛伐克人当作一个民族——捷克斯洛伐克人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尽管两个民族在历史上从未有过交融,彼此间也有诸多不同点,为了独立,两个民族选择了合作。
1918年10月28日,原奥地利治下的波西米亚、摩拉维亚、西里西亚三个省,与匈牙利治下的斯洛伐克省合并成新的国家,也就是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作为最大的城市,自然而然成为了首都,第二大城市普莱斯堡改成了斯洛伐克语名字,也就是布拉迪斯拉发,斯洛伐克语意为"斯拉夫人兄弟"。
只是独立之后的好日子没有多久,斯洛伐克过去是由匈牙利人统治,虽然生活条件尚可,但脱离匈牙利后,缺少知识分子的斯洛伐克人无法填补匈牙利人离开的空白相比之下,捷克凭借煤矿等资源发展出了工业,经济更发达,受教育程度更高,拥有更先进的技术,因此捷克人占据了斯洛伐克的上层社会。
总统马萨里克承诺给斯洛伐克人的权利却未能兑现,没有给予斯洛伐克应有的自主权利除去经济上的差距,两个民族间性格与思想上差距也很大,捷克人思想偏激进,喜欢革新,追逐潮流,试图淡化宗教的影响,斯洛伐克人则保守,坚守宗教传统。
就连饮食习惯也不同,捷克人喜欢喝啤酒,比尔森酿的啤酒堪称世界一流,斯洛伐克人则喜好葡萄酒
捷克比尔森啤酒厂,建造于1842年对捷克不满的斯洛伐克人开始争取独立,这得到了希特勒的支持在奥地利被德国吞并后,苏台德地区成为了希特勒分裂捷克斯洛伐克的楔子,捷克斯洛伐克境内90%的德意志人聚集在这里斯洛伐克人的独立愿望削弱了捷克斯洛伐克,使他们无力对抗德国的侵略,而英法等国则选择绥靖政策。
波兰还落井下石,趁机夺回了被切申地区(波兰语为切辛)1939年捷克斯洛伐克被吞并后,纳粹德国在斯洛伐克建立了傀儡政府
1945年4月9日,苏联红军解放布拉迪斯拉发,随后捷克斯洛伐克全境解放,斯洛伐克傀儡政府被推翻二战后,苏共支持捷共复国,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在苏联的统筹下,工业较落后的斯洛伐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斯洛伐克人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因为产业结构的原因,斯洛伐克与捷克的生活水平差距并没有缩小同时,在新的国际秩序下,捷克不再担心被奥地利吞并,斯洛伐克也不再担心被匈牙利吞下,两个民族合并的理由消失了,剩下的便只有矛盾
二战后的捷克斯洛伐克1989年,捷克斯洛伐克改为联邦制,并进一步缩小联邦政府权力范围,试图缓和矛盾但东欧剧变导致国家经济严重衰退,斯洛伐克人将经济问题归结于捷克人的领导不力不过根据民调显示,大部分斯洛伐克人不愿意两国分裂。
但1992年7月17日,斯洛伐克总理梅恰尔所控制的斯洛伐克议会宣告斯洛伐克主权地位,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哈维尔辞职捷克总理克劳斯与斯洛伐克总理梅洽尔展开谈判,梅洽尔坚决要分裂,克劳斯也不想强留经过投票,1993年1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不复存在,因为两国是和平分手,所以被称为"天鹅绒分离"。
梅洽尔独立后的斯洛伐克在首都的选择上没有太多选择,布拉迪斯拉发是斯洛伐克最大的城市,也是政治与经济的中心斯洛伐克的东部大部分被西喀尔巴阡山脉占据,且西喀尔巴阡山脉与周围平原的落差极大,大部分地区都不适合居住。
只有布拉迪斯拉发附近平原较多,因此自古以来布拉迪斯拉发及周边就集中了斯洛伐克大部分经济活动同时布拉迪斯拉发地处多瑙河畔,运输便捷,航运中心的地位是国内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
多瑙河上的UFO大桥斯洛伐克东部与南部邻国是匈牙利、波兰,西部则是捷克与奥地利斯洛伐克的经济以外贸为导向,出口大于进口,将首都放在布拉迪斯拉发,在经济上能与西方的发达国家有更多往来维也纳与布拉迪斯拉发形成的都市圈也有利于发展经济。
更何况布拉迪斯拉发被视作西斯拉夫人的发源地,虽然地处西南边边陲,但在斯洛伐克人心中是中心地位
斯洛伐克行政区划如今布拉迪斯拉发新城古城分处于多瑙河两岸,一边是哥特式城堡,一边是现代化都市,在多瑙河的环绕下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满满干货田林县(田林县属于哪个市)
百色下辖2个区和7个县,分别是:右江区、田阳区、田东县、德保县、那坡县、凌云县、乐业县、田林县、西林县、隆林各族自治县,代管2个…
-
硬核推荐阿布哈兹(阿布哈兹属于哪个国家)
俄罗斯总统普京21日晚签署命令,承认乌克兰东部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俄罗斯上一次承认有争议的…
- 墙裂推荐扎赉诺尔(扎赉诺尔区人民政府网)
- 奔走相告扎赉诺尔(扎赉诺尔区人民政府网)
- 居然可以这样多哈(多哈是哪个国家的首都)
- 奔走相告中业岛(中业岛最新消息)
- 新鲜出炉法拉盛(法拉盛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