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推荐青阳(青阳县)
地名,是历史的产物,也是城市的记忆,蕴涵着不可再生的文化积淀,其历史信息、传说故事、文化内涵,是见证一个城市历史的“活化石”。
地名,是历史的产物,也是城市的记忆,蕴涵着不可再生的文化积淀,其历史信息、传说故事、文化内涵,是见证一个城市历史的“活化石”江阴地名源远流长江阴有7000年的人文史、5000多年的文明史,3800年的筑城史,25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和1400多年的街坊史。
为了让江阴人更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从6月22日起,江阴发布推出《江阴地名故事》系列推文,充分挖掘江阴古地名中蕴藏着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内涵下面,让我们一起沿着那些熟悉的地名,去追溯江阴的人文血脉,走进江阴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青 阳
青阳在宋代已建青旸乡,“宋初称下草市,北宋易名青旸”青阳坊间世代流传一句话叫“先有道成墩,慢有青旸镇”道成墩是晋时一方宗教圣地,是“净明祖师”许逊修道成名发祥地许逊(239-374),字敬之,道号青旸明崇祯《江阴县志》载“许青旸宅在青旸镇西,运河之南,在阜道成墩,上建旌阳寺”。
许逊是江西南昌人,早年曾结庐西山道门,因“举孝廉”官制入仕,被晋武帝礼聘为旌阳(今湖北枝江)县令司马衷即位,贾皇后干预朝政,引起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乱”事件,数十年间中原大地烽火连绵,战乱不断,司马睿建康(今江苏南京)称帝,朝廷仍难将息。
许逊预判大厦将倾,悲叹之余挂冠重回道门,先是率弟子在太湖流域一带传道布教,后来相中青阳西郊一方风水钟灵的高地,遂大兴土木,上建“旌阳寺”安居下来晋后,青阳地名一度称作“旌阳里”,迄今仍有青阳乡老沿袭旧称。
▲青阳老街老桥清朝时,青旸区域分为青旸、黄桥、泗河3镇民国时期,镇域分为青旸、丹同2镇以及西岐、悟空、塘头、泗河、桐岐等乡解放初,几度分合,1956年定为县属镇,1957年其余各乡合并为青旸、泗河2乡1958年建青旸人民公社和泗河人民公社。
1959年青旸、泗河公社并入青旸公社1965年10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江阴“青旸”地名改为“青阳”1984年镇、社合并为青阳镇2001年与桐岐镇合并,建成新青阳镇
▲青阳三元桥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全程干货泰宁(泰宁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泰宁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脉中段的杉岭支脉东南侧。北靠邵武,东连将乐,南邻明溪,西接建宁,西北紧贴江西黎川。…
-
万万没想到沙河市(沙河市属于哪个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
- 没想到 大英帝国(大英帝国最大时版图)
- 越早知道越好岚皋(岚皋怎么读)
- 全程干货岚皋(岚皋怎么读)
- 干货分享桂东县(桂东县避暑游攻略)
- 越早知道越好桂东县(桂东县避暑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