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精选

太疯狂了依兰县(依兰县属于哪个市)

西距哈尔滨市251千米,东距佳木斯市76千米,南距七台河市91.2千米,总面积4672平方千米。[1] 依兰县地处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延伸

太疯狂了依兰县(依兰县属于哪个市)

 

依兰县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一个县,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地处三江平原西部西距哈尔滨市251千米,东距佳木斯市76千米,南距七台河市91.2千米,总面积4672平方千米[1]依兰县地处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延伸地带。

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松花江、牡丹江、倭肯河、巴兰河四水交汇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2]依兰县名胜古迹有辽代五国头城遗址、金代土城子古城遗址、清代巴彦通要塞遗址、丹清河风景区、慈云寺、东山怪坡等[3]2011年,依兰县户籍总人口40.9万人。

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4亿元[4]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县城、全国产粮大县、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中国十佳休闲旅游城市、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4]2018年6月,教育部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入围名单,依兰县成功入选。名称由来

依兰县美景依兰原名三姓,满语为“依兰哈喇”(即:依兰为“三”,哈喇是“姓”)据《三姓志》载:清初,松花江中游胡尔哈河(今牡丹江)口、汤旺河口、汤旺河口顺流而下玛那哈地方及胡尔哈河正东倭和地方分别有赫哲人数十户或百余户居住。

天聪年间,挑选胡尔哈河一带赫哲1000人,前往山东征剿于顺治二年(1645年),对未出“天花”赫哲人等由军营全行撤回,“因为出力,将此赫哲人等一并作为新满洲,国语依册(伊彻)满洲,随将卢业勒、葛依克勒、胡什哈哩、舒穆鲁等四族长编为世管佐领。

”又据伪满《依兰纪略》记载,“嗣以胡氏徙居宁古塔,只余卢、葛、舒三姓,遂呼斯地为三姓”,简称“依兰”[5]历史沿革周朝、秦朝,均属肃慎族部落汉朝,晋为挹娄部北魏,依兰是勿吉国中心隋朝,时勿吉改称靺鞨唐朝,靺鞨共七部,其中粟末部日趋强大,于圣历元年,698年,创立震国,唐于开元元年,713年,册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国名渤海。

辽朝,继承渤海领土主权,废除州县建制金朝,设路治,称胡里改路元朝,建立后,依兰初属辽阳行中书省开元路,后由开元路划出归合兰府水达达路管辖明朝,属三万卫辖区清朝,顺治三年(1645年),为加强三姓地方驻防兵力,将从征山东的三姓部分兵丁千余人撤回三姓。

清康熙三年(1664年),初设三姓城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撤宁古塔将军,三姓副都统改山吉林将军统辖清光绪八年(1882年),设富克锦协领衙门,属三姓副都统,统归吉林将军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置依兰府,撤三姓副都统衙门。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吉林将军上奏:“三姓一城,为吉江(吉林、黑龙江的简称)门户,又为松花、牡丹两江汇流东下之区,地多沃壤,户口殷繁”,请求设置府治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02月,设置依兰府,隶于滨江关道。

知府于同年8月2日(农历六月十三日)启用依兰府关防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改革东北行政制度划分三省,依兰辖于吉林省宣统元年(1909年)06月,清廷批准,于依兰府城设置东北路兵备道,管理依兰、密山、临江(今同江)一带边务及东北沿边兵备事宜,并管理依兰等处关税、交涉事宜,同时裁撤三姓副都统。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03月,将依兰府改为依兰县。[6]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06月,将东北路道改为依兰道,依兰县隶属依兰道管辖。

依兰县(4)中华民国十八年(1929年)02月,撤销依兰道,由吉林省直辖全县总人口16.4万人,时为二等县东北沦陷后,初隶吉林省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2月,改隶三江省管辖中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0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依兰县隶属合江省管辖。

中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03月,将土龙山、宏克力一带划出,于土龙山设置依东县;将双河一带划出,于双河区设置双河县;将刁翎、三道通一带划出,于刁翎区设置刁翎县原依兰全境“一分为四”中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06月,撤销依东县,将其北部宏克力一带划归依兰县,将其南部土龙山一带划归桦南县。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05月,撤销合江省,依兰县改隶松江省管辖1954年08月,松江、黑龙江两省合并后,隶属黑龙江省管辖,划入合江专区1985年01月,正式撤销合江地区,改由佳木斯市领导1991年04月,划归哈尔滨市领导。

依兰县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北部,地处三江平原西部西距哈尔滨市251千米,东距佳木斯市76千米,东南距七台河市91.2千米地理坐标处于北纬 45° 50′ 40″ ~ 46° 39′ 20″,东经 129° 11′ 50″ ~ 130° 11′ 40″之间。

[9]地质地貌下元古界地层依兰县境内,最古老地层为下元古界(元古界晚期属震旦纪)之黑龙江群地层集中分布于县境东北部松花江南岸,牡丹江东岸,倭肯河西岸各地区其出露岩性,以燕山运动华力西期花岗岩与下元古界结晶质片岩为主。

古生代地层依兰县在松花江北岸,虽亦零星出露华力西期花岗岩体,但其中主要为角岩、角岩化石岩及白色颗粒状大理岩等,属于古生代之二迭纪地层中生代地层1、中生代侏罗纪地层,出露在四块石和牡丹江两侧地带岩石种类,大多为深灰色流纹斑岩和凝灰溶岩等。

2、中生代白垩纪地层,分布在红星、土城子乡及牡丹江两岸和松花江北岸,岩石为具有各种颜色的粗、细砂岩及安山玢岩、气孔状安山、玄武岩等新生代地层1、新生代第三纪地层,除以黑色岩石为主外,并有各种颜色的粗、细砂岩及砂砾岩等。

其分布区域在达连河镇、道台桥镇一带达连河煤田即属于此种地层2、新生代第四纪地层,是最晚形成的地层其分布区域在全县境内各干、支河流两岸其中主要岩石为角闪安山岩、气孔玄武岩、亚粘土矿,以及砂砾、黄土等[10]

地貌特征为远近高低起峰峦,泥泽漫岗绕平原;深沟洼浴江河网,五山一水四分田[11]水文条件依兰县河流较多,河网密布,有松花江、牡丹江、倭肯河、巴兰河、勃利河等大小河流18条,山涧小河112条有大小河沼、坑塘83个。

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量为9.44亿立方米客水多年平均径流量 323.1 亿立方米 地下水储量较丰富,埋深在5一20米,总储量为72亿立方米其中常年可开采利用量为3亿立方米[11]气候特征依兰县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总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差异显著,干湿悬殊,寒暑俱烈。

春季,3一5月,冷暖空气交替激烈,气温回升快,天气多变,风力强,降水少,蒸发量大夏季,6一8月,暖空气活动强盛,由于气温气压变化,造成高温多雨现象,山区多对流雨,平原多锋面雨秋季,9一10月,暖空气减弱,北方冷空气增强,气温降低快,风力增大,雨量大减。

冬季,11一2月,在强大的冷空气控制下,气温低,降水少,寒风凛冽土地资源依兰县土地总面积46,157.91公顷 ,利用现状是4、4、一、一、即耕地和森林各占四份,半利用土地和其他用地各占一份各类土地利用可分为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占地和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以及水利用土地。

土地利用率 93.5%,土地垦殖率 42.8%全县土壤有8个土类,23个亚类,26个土属,48个土种;主要土壤有暗棕壤、黑土、白浆土、草甸土、水稻土、沼泽土、河淤土和泥炭土现有耕地中黑土、草甸土占 70%。

[13]水利资源依兰县河流较多,河网密布,有松花江、牡丹江、倭肯河、巴兰河、勃利河等大小河流18条,山涧小河112条有大小河沼、坑塘83个地表水多年平均迳流量为9.44亿立方米客水多年平均迳流量323.1亿立方米。

地下水储量较丰富,埋深在5—20米,总储量为 72亿立方米。其中常年可开采利用量为3亿立方米。[1]生物资源植物资源

林业一、林木类有松、杨、榆、桦、桑、柞、椴、棠槭、黄菠萝、核桃楸、水曲柳等二、花草类花类:有秋菊、丁香、月季、海棠、芍药、灯笼、绣球对红、兰草、吊兰、玻璃翠、山玫瑰、桃柳、凤仙、草类:有靰鞡草、大叶樟、小叶樟,卷毛红、芦苇、草木犀、油包草、马兰草、野苜蓿、香蒲、锉草等。

[14]动物资源兽类:有梅花鹿、紫貂、水獭、猞猁、黄鼬、灰鼠、狐狸、麝鼠、貉、獾、狼、野猪、山兔、山羊、狍子、熊、蝙蝠、刺猬、蜥蜴等鸟类:有燕、麻雀、小雀、鸿雁、鹞鹰、乌鸦、布谷、雉、乌雉、喜鹊、鹳、裂、鸥、鸽、雕、翠雀、苏雀、鸬鹚、鹧鸪等。

虫类:有蛇、晰蜴、蜜蜂、蜘蛛、蚁、萤、麦奴、粘斯虫、蛾、螺、蛴螬、尺蠖、蟋蟀等鱼类:有银鲴鱼、甲鱼、哲罗鱼、细鳞鱼、雅巴沙鱼、虫虫鱼、川丁子鱼、青根鱼、鳊花鱼、板黄鱼、葫芦子鱼、花鲢鱼、白莲鱼、嘎牙子鱼、黑鱼、鳌花鱼等。

[1]矿产资源依兰县境内已发现矿产31种,产地104处有大型矿床4处,中型矿床3处,小型矿床61处,其余为矿点 矿产总类有褐煤、油母叶岩、铁、砂金、石英、石棉、大理石、蛇纹岩等 7种黑色金属,有变质水成岩形成的铁矿,岩浆岩构成的铬铁矿。

有色金属型有铜矿、砂金、镁矿蛇纹岩矿、热液型石英矿、石棉矿, 结晶岩体之水晶石、沉积型磷灰石、热液型滑石,沉积变质之大理石和白云岩、金云母县境内埋藏着大量沉积型褐煤和油母页岩,煤炭为2.31亿吨,油、炭页岩为7,805.58万吨,合计为3.09亿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