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精选

原创铜鼓县(铜鼓县在江西哪里)

江西省,省会南昌,简称“赣。对于江西这个省名及其简称,在历史上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省内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截至201

原创铜鼓县(铜鼓县在江西哪里)

 

江西省,省会南昌,简称“赣对于江西这个省名及其简称,在历史上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省内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截至2018年底,江西省下辖11个地级市,分别是:南昌市、九江市、上饶市、抚州市、宜春市、吉安市、赣州市、景德镇市、萍乡市、新余市、鹰潭市。

其中,就铜鼓县来说,人口仅14万,隶属于宜春市,地处江西、湖南两省的交界处在历史上,该县因为一块石头而得名,于公元1913年正式建县

一首先,铜鼓县隶属于江西省宜春市在地理位置上,铜鼓县地处赣西北边陲,修河上游,因城东有一巨石色如铜,形似鼓,击之有声,故名铜鼓铜鼓县东邻宜丰县,南接万载县,西界湖南省浏阳市、平江县,北连修水县,也即该县地处江西、湖南两省的交界处。

地形西宽东窄,略呈三角形状总面积1551.94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7%以上,丘陵盆地占13%,有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20余座就铜鼓县的历史来说,春秋时期,该地区属吴国的疆域到了战国时期,今江西省铜鼓县一带先属越国,后楚国消灭越国,该地区改属楚国的疆域。

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今宜春市铜鼓县一带属九江郡这一建制西汉时期,设立艾县,治所在今江西修水县西,属豫章郡,该地区随属之东汉时期,今铜鼓县一带仍属艾县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铜鼓县一带成为东吴的疆域。

南朝陈武帝永定三年(公元559年),艾县属豫宁郡,该地区属之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将艾县并入建昌县,今铜鼓县一带属之公元704年,唐朝析建昌县设立武宁县,该地区属武宁县景云元年(710年),改武宁县为豫宁县。

三公元762年,豫宁县复为武宁县,今铜鼓县一带随属之德宗贞元十六年(800年)二月,析武宁西八乡设立分宁县,隶属洪州五代十国时期,仍称分宁县,该地区属之北宋建立后,设江南西路,改分宁县为宁县开宝八年(975年),宁县复为分宁县,今铜鼓县一带属洪州分宁县。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设立宁州,下辖武宁、分宁两个县大德八年(1304年),升分宁县为宁州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改洪都府为南昌府,该地区属之公元1370年,改宁州为宁县,仍隶南昌府,今铜鼓县一带属之。

四最后,弘治十六年(1503年),宁县又升为宁州,属南昌府万历五年(1577年),明朝设铜鼓营,以境内有“铜鼓石”而得名,也即属于因为一块石头而得名的情况清朝取代明朝后,今铜鼓县一带属江西省南昌府宁州到了1913年,正式设立铜鼓县,隶属于浔阳道。

1928年,铜鼓县直属于江西省1978年7月,铜鼓县属宜春地区2000年8月,撤销宜春地区,改设宜春市,铜鼓县隶属宜春市截至2018年底,铜鼓县总面积达1547.7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14万人,也即为江西省人口较少的一个县。

文/情怀历史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