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满满奥托集团退出俄罗斯市场(俄罗斯)
第一章,俄罗斯文明的四大印记——蒙古人、西方化、东罗马、伏尔加河。蒙古人:欧洲三大蛮族:日耳曼人、凯尔特人、斯拉夫人:
第一章,俄罗斯文明的四大印记——蒙古人、西方化、东罗马、伏尔加河1、蒙古人:欧洲三大蛮族:日耳曼人、凯尔特人、斯拉夫人:
在古罗马时期,斯拉夫人还是蛮族,被罗马人当初奴隶看待,斯拉夫正好对应着slave。正因如此,斯拉夫人在欧洲地位一直很低,跟犹太人一样长期被看不起。基辅罗斯是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共同祖先:
公元9世纪,东斯拉夫人建立了基辅罗斯王国,在之后的几百年里,基辅罗斯快速崛起,成为东欧强国在基辅罗斯的基础上,后来分别孕育了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个民族但总体来看,乌克兰更有资格成为基辅罗斯的正统继承人,因为基辅罗斯的核心区域主要在乌克兰一带。
俄罗斯历史上被蒙古人(金帐汗国)统治了两百多年:
成吉思汗崛起后,蒙古大军西征,一路灭掉了包括西夏、花剌子模、基辅罗斯等国家基辅罗斯灭亡后,分裂为三个块,一块位于当今的俄罗斯,被蒙古人统治;一块位于当今的乌克兰,被波兰统治;一块位于当今的白俄罗斯,被立陶宛统治。
不同的统治风格使俄白乌逐渐形成不同的文化,最终诞生了不同的民族蒙古人在俄罗斯的地盘上建立了金帐汗国,大量俄罗斯人沦为蒙古人的奴隶为了更好地控制俄罗斯人,蒙古人与俄罗斯贵族进行通婚,娶当地贵族女子为妻,这就使得俄罗斯民族被渗入了一定蒙古基因。
包括列宁、铁木辛哥等俄罗斯人都有蒙古血统,现任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就是蒙古人的分支——图瓦人继承了蒙古人对土地贪婪的特性,俄罗斯在近代大肆扩张领土:
经历了蒙古人200多年的统治,俄罗斯人也变得好勇斗狠,酗酒、粗野、专制俄罗斯人不仅继承了蒙古人的战争技巧,也继承了蒙古人对土地的贪婪,在近现代期间,俄罗斯大量侵占周边邻国土地,最终从一个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家扩张到上千万平方公里的超级大国。
也因为被蒙古人统治的经历,欧洲人一直不愿意接纳俄罗斯,很多人西欧人将俄罗斯视为亚洲人,俄罗斯一直想融入西方但西方对俄罗斯的看法和对土耳其的看法差不多,一个是蒙古人的继承者,一个是穆斯林国家因此欧盟既不愿意接纳俄罗斯,也不愿意接纳土耳其。
2、东罗马帝国的继承者俄罗斯自认为是东罗马帝国正统继承者:
罗马帝国在西方有很高的历史地位,因为罗马帝国不仅贡献了十二铜表法,奠定了现代法律的根基,而且罗马也统一了大半个欧洲罗马帝国分裂后,欧洲各国都试图争夺罗马帝国正统继承人的旗号原因很简单,谁能成为罗马帝国的正统继承人,谁就有统一欧洲的法统。
这就类似中国古代挟天子以令诸侯,谁拥有了天子,谁就掌握了道义的制高点到了近代,欧洲有两个民族自认为是罗马帝国的正统继承人,一个是德意志民族,另一个就是俄罗斯民族德意志民族的理由如下:罗马帝国分裂后,形成了西罗马和东罗马,西罗马帝国版图包括今天的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部分,东罗马帝国版图包括今天的希腊、土耳其、地中海东岸等部分。
公元476年西罗马灭亡后,其衣钵由法兰克帝国的领袖——查理曼大帝继承;后来法兰克帝国也走向了分裂,其继承人之一——德意志王国的君主奥托大帝在罗马加冕称帝,继承了“罗马人的皇帝”这一头衔,德意志王国从此改名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
自那时起一直到近代,德国一直自认为是罗马帝国正统继承人俄罗斯由莫斯科大公国一步步发展而来:
俄罗斯民族的理由如下:1453年东罗马帝国被土耳其人灭亡后,末代公主索菲亚远嫁莫斯科,与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结婚后来伊凡三世击败了蒙古人,统一了俄罗斯再后来伊凡三世与索菲亚公主的孙子——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俄语里面的意思是“凯撒”,自此之后俄罗斯正式自命为东罗马帝国的继承者。
东罗马帝国灭亡后,俄罗斯自认为“第三罗马”:俄罗斯民族的理由如下:1453年东罗马帝国被土耳其人灭亡后,末代公主索菲亚远嫁莫斯科,与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结婚后来伊凡三世击败了蒙古人,统一了俄罗斯再后来伊凡三世与索菲亚公主的孙子——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俄语里面的意思是“凯撒”,自此之后俄罗斯正式自命为东罗马帝国的继承者。
东罗马帝国灭亡后,俄罗斯自认为“第三罗马”:事实上俄罗斯和东罗马帝国的关系,就如同古代日本和中国的关系一样俄罗斯长期仰慕罗马文明,东罗马帝国使用希腊语,俄语也是从希腊语发展而来东罗马帝国崇尚东正教,俄罗斯后来也皈依了东正教。
在索菲亚公主远嫁莫斯科后,俄罗斯无论是礼仪还是服饰均采用东罗马帝国的样式罗马鹰旗、俄罗斯鹰旗、德意志帝国鹰旗:
俄罗斯也继承了罗马帝国的的鹰旗,同样继承了罗马鹰旗的还有德国,在某种程度上,德国和俄罗斯都有统一欧洲的雄心另一方面,东罗马帝国灭亡后,东正教的教会中心也逐步从君士坦丁堡转移至莫斯科,以致于俄罗斯人具备了一种宗教使命感,要去抵御异教徒的入侵。
近代俄罗斯和土耳其打了12场战争,这不仅是因为俄罗斯想在黑海沿岸扩张,也是因为东正教的俄罗斯,对伊斯兰教的土耳其有一种天然仇恨,很多信教的俄罗斯年轻人一听到要打土耳其就极度亢奋,积极踊跃投身战场所以俄罗斯和西方,在某种程度上也有一种互相看不起的成分。
西方人觉得俄罗斯是蛮夷,是蒙古人的野蛮后代;俄罗斯觉得自己是罗马正统继承者,西欧才是蛮夷,俄罗斯有义务解放欧洲东正教的代表性建筑——克里姆林宫的圣瓦里西里大教堂:
俄罗斯有超过一半的人信仰东正教,其中就包括普京和梅德韦杰夫,都是虔诚的信徒这也是为什么普京和特朗普关系那么好的原因之一,因为二者都是基督徒,都认为白人——基督教世界应该联合起来东正教赋予了俄罗斯人一种使命感,一种拯救世界、解放人类的情怀。
击败拿破仑后,沙皇亲自到巴黎阅兵:
击败希特勒后,苏联的旗帜在柏林上空飘扬:
历史上俄罗斯人两次当过欧洲的解放者,第一次是拿破仑战争,第二次是卫国战争,俄罗斯靠着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将欧洲各国从入侵者的手中拯救下来俄罗斯一直认为拿破仑战争的转折点是莫斯科的大火而非滑铁卢战役,二战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而非诺曼底登陆,是俄罗斯守护了欧洲的和平,标榜欧洲解放者的英美只不过是来抢夺胜利果实的罢了。
事实上俄罗斯人一直有救世主情怀,为什么共产主义最早会在俄国实践,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共产主义的宗旨是要解放全人类、解放无产阶级、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种理念与俄罗斯民族的救世主信仰完美契合这也是为什么苏联早期愿意牺牲现实利益,去建设一个没有国界之分、没有阶级差别的理想社会的原因。
列宁时代的苏联人是共产主义的铁杆拥护者,真心诚意地向其他弱小国家提供帮助拿破仑曾经说过:“世上只有两种力量,一种是剑,一种是思想,但从长远来看,思想永远能打败剑”曾经俄罗斯靠共产主义和人类救世主的思想,让乌克兰心甘情愿地与之合并,大半个亚欧大陆都成为苏维埃的支持者;但当俄罗斯放弃精神的武器改用物理的武器时,竟然连半个乌克兰都打不下来。
3、西方化近代俄国出过两个大帝,一个是彼得大帝,另一个是叶卡捷琳娜二世这两位沙皇在俄罗斯之所以有那么高的地位,一方面是因为其让俄罗斯版图大大扩张,分别获得了波罗的海和黑海的出海口;另一方面是因为其带领俄罗斯走向西方化。
事实上俄罗斯对西方一直是欲拒还迎的态度在精神上,俄罗斯觉得自己是罗马继承者,是欧洲的的主人;在现实中,俄罗斯长期落后于西方,以至于一直将现代化视为西方化,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文化烙印俄罗斯现代化之父——彼得大帝:。
包括普京在内的大多数俄罗斯最崇拜的领袖非彼得大帝莫属,彼得大帝主要有两大大功绩:1、击败了劲敌瑞典,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建造圣彼得堡,打造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彼得大帝名言:给我20年,还给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
2、毫无保留地学习西方,无论是军事、科技、工商业、习俗、教育等,使俄罗斯从一个落后的奴隶制国家一跃成为现代化国家为了推进改革,彼得大帝打破了贵族/官员世袭制度,剥夺了教会干政的权力,亲自设立翻译局,引进西方的思想文化,并在俄罗斯建立了一座座现代教育的学校。
为了变得更像西方人,彼得大帝甚至禁止俄罗斯男人留长胡须,否则就要交重税不夸张的说彼得大帝是俄罗斯的现代化之父,没有他,俄罗斯就无法在近代成为世界强国,彼得大帝也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改革者之一,他在俄罗斯的地位相当于毛泽东+邓小平在中国的地位。
叶卡捷琳娜二世:
俄罗斯的第二个大帝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她其实是个德国人,在位期间使俄罗斯成为欧陆第一强国这里可以看出历史上德国和俄罗斯关系非常好,虽然二战期间苏德战争死了那么多人,但历史上德国大多数时候和俄罗斯都是合作关系,很多沙皇都拥有德国血统。
而且只要德俄联手,欧洲乃至全世界都无人能挡叶卡捷琳娜二世使俄罗斯版图大大扩张(黄色区域):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主要功绩包括:1、击败土耳其,夺得黑海出海口,占领了克里米亚和乌克兰;与普鲁士、奥地利联手瓜分了波兰不过俄罗斯之所以能在此时期扩张领土,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当时欧洲的海陆霸主——英国和法国,一个陷于北美独立战争,另一个陷于法国大革命,无暇对外干涉。
2、实行开明君主专制,将西欧启蒙思想引入俄国,让俄国贵族接受西方教育大力鼓励文学和艺术创作,俄罗斯进入思想最自由昌盛的时期,成为当时欧洲文艺中心提倡依法治国,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创办女子学校,让女性拥有受教育权,提倡女性自我解放。
事实上叶卡捷琳娜二世在婚姻上是非常不幸的,她刚嫁到俄罗斯的时候仅被当成生育机器看待但她在政治上却大有作为,不仅在战场上节节获胜,也将西方的文化和思想源源不断引进俄国与她同时期的欧洲男性君主,基本没有一个是她的对手。
亚历山大建立起横跨欧亚非的超级帝国,也大大推动了希腊文明的传播:
俄罗斯取名叫亚历山大(英文名Alexander)的人最多,这是因为亚历山大大帝在希腊—东罗马世界具有很高的地位,继承了东罗马衣钵的俄罗斯也疯狂崇拜亚历山大,很多沙皇都取名亚历山大作为亚里士多德的弟子,亚历山大不仅建立了一个横跨希腊、埃及、波斯、北印度的超级帝国,也将古希腊文明推广到这些地方,让理性的光辉遍布四方。
因此在俄罗斯人眼中,像亚历山大这样的君主才是最值得崇拜的,一手执剑,一手执笔,将文明播种四方因此俄罗斯一直向往强人政治,希望能出现一个开明的领导人,既带领其走向强盛(开拓版图,夺得出海口),也希望带领其走向文明(成为现代化国家,被西方接受)。
这是俄罗斯大帝的模板,也是历代俄罗斯统治者的追求我们也不难理解普京的诉求,任何人想成为俄罗斯历史上的大帝,要么能带领俄罗斯走向现代化,要么能帮助俄罗斯夺得出海口普京执政20多年,曾经积极尝试融入西方,甚至想加入北约和欧盟,但屡屡遭到拒绝。
因此普京只能选择第二条,那就是发动乌克兰战争,夺得黑海出海口赢了他就封神,被后人膜拜;输了他就像俄罗斯历史上那些战败的沙皇一样,要么自杀,要么被流放因为俄罗斯人历来只崇拜强者,没有一滴眼泪会留给弱者
近代俄罗斯可谓是文学家辈出,其中包括:《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托尔斯泰、《上尉的女儿》的作者普希金、《死魂灵》的作者果戈里、《死魂灵》的作者契科夫、《罪与罚》的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父与子》的作者屠格涅夫俄罗斯的小说充满了思想张力,也充满了对现实的的批判。
在工业化时代,大量俄罗斯人离开故乡来到城市,陌生的环境和生活方式使他们对自我认知产生了分歧,很多年轻人陷入迷茫和苦闷的境地因此俄国文学提倡一种救赎文化,认为虽然人间充满苦难,但人们不应该因此沮丧,而是要通过不断地磨炼来实现自我升华。
俄罗斯芭蕾舞剧《天鹅湖》:
俄罗斯在艺术方面也有很高造诣比如贡献了《天鹅湖》、《船歌》、《罗密欧与朱丽叶》、《胡桃夹子》的柴可夫斯基哪怕是到了苏联时代,也有包括《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山楂树》、《三套车》这些世界闻名的歌曲美国虽然流行音乐发达,但苏联才更像古典音乐的继承者。
世界最长内流河——伏尔加河:
伏尔加河全长3692千米,是世界最长内流河,沟通了俄罗斯南方和北方伏尔加河流域也孕育了俄罗斯60%的人口,被称为俄罗斯的母亲河,相当于长江+黄河在中国的地位伏尔加河风景极其优美,是大自然赐予俄罗斯最好的礼物。
作为欧洲第一长河
也遍布大量自然景观
由于历史污染较少,伏尔加河极其优美,沿岸分布着各种自然奇观,俄罗斯大部分景点都在这条河沿岸俄罗斯的很多文艺创作都很伏尔加河有关,对自然的讴歌,对生命的赞美,大部分俄罗斯文学家和艺术家要么在伏尔加河畔长大,要么在伏尔加河定居。
不仅如此,热爱自然的俄罗斯人也在自然科学方面有很高造诣,比如发明了元素周期表的门捷列夫、条件反射理论的发现者巴甫洛夫在苏联时代,俄罗斯人把文艺的才能用在了数学和物理领域,成为第一个发射人造卫星、第一个把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哪怕到今天,俄罗斯依然是世界三大数学中心之一,与美国和法国并列世界名画——伏尔加河的纤夫:
俄国现实主义画家列宾就以伏尔加河为背景,创造过很多绘画,包括著名的《伏尔加河的纤夫》,该画不仅体现了对专制统治的反抗,也侧面描述了俄罗斯民族的坚韧与顽强,讴歌了不畏千难万苦的精神这种坚韧在拿破仑战争和卫国战争中得到体现。
二战期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最能激励俄罗斯人抵抗纳粹的口号,不是共产主义万岁,也不是什么为了祖国、为了俄罗斯,而是这句——背后就是伏尔加河!很多俄罗斯人像珍重母亲那样珍重伏尔加河,决不允许母亲河被纳粹玷污,在这种口号的感染下,很多俄罗斯人像打了鸡血一样跟纳粹德国搏斗,义无反顾地向前冲。
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俄罗斯民族以牺牲了数百万人为代价,将德军挡在伏尔加河以西日本人既凶残又爱美,既好斗又温和,是矛盾的复合体:
《菊花与刀》对日本的国民性格如此描述:“日本人好斗而又温和;自尊自傲而又彬彬有礼;勇敢而又怯懦;保守而又欢迎革新这是好与不好的对比,前者是菊花美好的品质,后者则是刀暴虐残酷的本质”在西方人眼中,日本是个矛盾的民族,它既可以诞生出撰写了《雪国》这样的体现东方虚无之美的川端康成,也可以孕育出搞侵略战争和细菌实验的法西斯组织。
但世界上还有两个民族可能跟日本人一样矛盾,那就是德意志民族和俄罗斯民族德意志人也是矛盾的,他们里面既有类似康德、黑格尔这样热爱思考的哲学家,巴赫、贝多芬这样虔诚的音乐家,但也有类似希特勒、戈林这样的反人类主义者。
德国人要么拿起思想拷问世界,要么拿着鞭子拷打世界这个国家历史上饱受分裂之苦,为人类贡献了理性主义,但极致的理性就是反道德,统一后的德国沦为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将自己的不幸施加到别人头上俄罗斯民族也是非常矛盾的,他们既有蒙古人带来的野蛮和残暴,也有伏尔加河赐予的文艺和浪漫;既因为技不如人而自卑,想被西方接纳,又因为宗教和传承的原因傲视全球,一直想充当人类的解放者,没有任何一个词能单独形容俄罗斯。
这与中国人不一样,中国人信奉的是中庸之道,也是世界上最实用主义的国家中国大多数普通人追求的是赚钱、买房、过好日子,很少会去想着解放全人类历史上中国的老百姓很少会去信奉各种主义,通常就是谁能让吃饱饭就跟谁走,中国信教的人不少,但大多是为了保平安/求钱财,研究宗教教义的反而很少。
一方面,大陆老百姓大多支持收复台湾;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人不愿意为此与西方切割,因为害怕影响自己的收入和生活所以用中式的思维很难去理解俄罗斯的救世主情怀,俄罗斯人并没那么害怕制裁,也不畏惧牺牲,这也是为什么俄罗斯经常被误判的原因。
为了击败拿破仑,俄罗斯不惜烧毁莫斯科:
纵观历史,俄罗斯、德国、日本这三个国家很容易走极端,要么走向极左要么走向极右,这是其文化属性造就的普京曾说:“如果俄罗斯没了,还要这个世界干什么?”这并不是玩笑话,俄罗斯民族至今仍然觉得自己是上帝的选民,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是人类的救世主。
因此永远不要低估俄罗斯可能采取的极端手段,曾经为了击败拿破仑,俄罗斯不惜烧毁莫斯科;如果把它逼得太急,它确实有可能会动用核武器,那些要求对俄进一步强硬的西方政客严重低估了这种风险第二章,俄罗斯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俄罗斯政治改革的步伐应该是从19世纪中期开始19世纪中叶,克里米亚战争爆发:1853年,俄国入侵土耳其,挑起了第九次俄土战争在战争之初,俄国误判了西方,其认为黑海离英法太远,不是其核心利益,英法应该不会干预。
起初这个判断确实没错,但在锡诺普海战中,俄国摧毁了土耳其主力舰队,造成3000多人伤亡,而且照这种势头发展下去俄国有可能会占领土耳其海峡,控制整个黑海,这就触犯到英法核心利益因此英法利用舆论优势,将俄国描绘为屠杀平民的刽子手,激发本国民众参战情绪,以寻求向俄国开战理由。
俄国敢于跟英法叫板的的原因在于拥有奥地利和普鲁士这两个盟友:
战前俄国本来有两大铁杆盟友,一个是奥地利,另一个是普鲁士,这三个国家组成了神圣同盟,共同维护欧洲君主专制但英法向俄国宣战后,俄国的两个盟友却采取了中立态度奥地利担忧俄国占领巴尔干后,会威胁到自身利益;普鲁士则对俄国长期支持奥地利的政策严重不满,因为普奥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因此战争转变为俄国VS英法的局面雪上加霜的是,俄国亲如兄弟的盟友——奥地利后来还派兵到俄奥边境示威,逼迫俄国退出巴尔干这无异于背后给俄国人捅了一刀,这种背叛使战后俄国和奥地利从兄弟沦为仇敌尽管俄国人奋勇作战,但最终还是输掉了克里米亚战争,沙皇自杀:
事实上俄国人作战非常英勇,在宗教使命感的驱使下,俄国人前赴后继,一个师打光了另一个师就继续顶上去,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冒着枪林弹雨冲锋但英法却拥有技术优势,俄罗斯用马车来运输物资和军队,英法却用铁路来运输,后者效率是前者数十倍;俄罗斯用的滑膛枪射程137米,英法用的线膛枪射程457米,且精度更高;俄罗斯的风帆战舰在英法的蒸汽铁甲舰面前跟木质玩具一样脆弱,俄罗斯的传令骑兵再快也赶不上英法有线电报的传令速度。
尽管俄罗斯民族不怕死,但拥有绝对技术优势的英法对俄国形成了降维打击最终俄国付出了伤亡50多万人的代价,惨痛地输掉了战争不仅吐出了侵占的领土,还被迫接受黑海非军事化的限制沙皇尼古拉一世不堪其辱,选择服毒自杀,将王位传给了自己儿子,也就是亚历山大二世。
早在拿破仑战争时期,法国大革命关于自由与人权的思想就已经传入俄罗斯,为俄罗斯孕育了革命的火种但尼古拉一世在位期间,充分相信强权政治的他采取了对内高压、对外强硬的政策,对国内的改革派采取坚决镇压的态度俄罗斯甚至还保留着落后的农奴制度,以至于工业革命很难在俄罗斯推广,因为这个国家缺乏开办工厂所需的土地和劳动力,这些资源都掌握在地主手中。
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农业国的俄罗斯被工业国的英法打得溃不成军,俄国不仅输在了军事上,也输在了制度上19世纪中期的俄国有90%的人口是农奴,这些农奴大多被束缚在土地上,无偿给地主打工,这就阻挡了俄国工业化的步伐。
亚历山大二世上台后,宣布解放农奴,农奴获得绝对人身自由,不再受地主约束但为了平衡地主利益,政策规定农奴必须以赎买方式向地主购买耕地改革先在沿海开明地区试点,然后再推广到内陆从大方向来说,解放农奴制是符合俄罗斯国家利益的,但这样一搞就触动了俄国广大地主贵族的利益,他们以危害国家稳定为由要求废除改革。
同时,很多被解放的农奴对改革也多有抱怨,因为农奴缺少赎买土地的资金,感觉自己头上的负担更重了,俄国农民起义反而更加频繁但亚历山大二世是个坚定的改革者,他宁可两头得罪人,也坚持将改革推进到底不仅如此,亚历山大二世还推进司法改革,设立陪审团制度,给予国内少数民族和妇女以平等的权利。
俄国审查制度也逐步放开,不再限制民间文艺创作,允许舆论批评政府,推进大学教授治校,他在任期间,俄国文艺空前繁荣,成为欧洲文化强国在外交上,他推进与普鲁士的关系,重新加强普、奥、俄三皇同盟,使俄国摆脱了克里米亚战败后的束缚,黑海舰队得以重建,但坐视德国统一也成为他一大外交败笔。
毫无疑问,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是一个改革家,在他的带领下,俄国国力得到空间发展,他刚上任的时候,俄国铁路里程仅几百公里,到他去世的时候,俄国铁路里程已经达到两万多公里俄国进入工业化时代,西欧的商人纷纷来俄国投资办厂,俄国也建立了现代财政制度和中央银行体系,国力迅速腾飞。
但历史上的改革家往往都要得罪人,亚历山大二世的举措也得罪了俄国整个贵族阶层在改革前,这些贵族可以依靠土地和农奴坐吃山空,源源不断从底层身上搜刮财富,毫不在意国家前途在改革后,这些贵族很多都要自食其力,靠劳动维生,而且他们普遍不能接受曾经的奴隶靠经商致富在财富上超过自己。
一些旧贵族也因为曾经诗情画意的田园生活变更为工业时代的城市生活而愤慨不已因此亚历山大二世成为贵族的眼中钉,特别是到了后期,他尝试推动君主立宪制改革,试图将俄罗斯推动到宪政的道路上,贵族们瞬间坐不住了他们花巨资去扶持一些民间恐怖组织,这些组织很多都是持有激进革命思想的年轻人,他们认为沙皇是阻挡俄国改革的障碍,干掉沙皇就能使俄国进入现代化。
其中一个叫“人民民意党”的激进组织,里面的成员大多是现实社会不得志者,他们信奉英雄史观,认为普通民众都是“群氓”,历史只会被少数英雄推动这个激进党开始大搞恐怖刺杀活动,俄国贵族也积极充当其内应,将沙皇出行路线图泄露出去,甚至沙皇禁卫军都出现了很多叛徒,最终在经历了100多次暗杀后,亚历山大二世最终还是遇刺身亡。
历史上的改革者大多难得善终,哪怕是贵为沙皇的亚历山大二世也是如此:
亚历山大二世遇刺后,俄罗斯大部分农民都下跪为他祈祷,并对恐怖分子极为痛恨,因为沙皇才是能真正保护他们利益的人在他的的葬礼上,农民代表团向他敬献的花环被放在了他的胸口,这个生前将农民放在心中最重要位置的沙皇,得到了俄国大部分农民的爱戴。
不得不说亚历山大二世是悲剧的,为了俄罗斯的未来,他不惜得罪整个贵族阶层;虽然他解放了千千万的农奴,可是这些农奴最终却保不了他历史上大多数改革者都没有善终,哪怕是皇帝也不例外继任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上台后,俄国政治开始转向保守。
此时俄国的精英阶层认为社会自由化浪潮需要加以遏制,社会稳定需置于体制改革之前于是沙皇下诏加大对罢工、游行的惩罚,由于大学是自由主义策源地,亚历山大三世也取消了大学的自治地位新闻审查制度重新严格,大量反对派人物被逮捕,俄国君主立宪制改革事宜也不再被提及。
亚历山大三世时期,俄国工业化快速推进,但社会矛盾却日益尖锐: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没想到国外农业网站(河北农业网站)
河北农业大学,这是一所被低估的大学。解老师择校有方创始人,专注高考志愿填报。河北农业大学因校名被低估,录取分数线较低。然而,它是…
-
不要告诉别人powerdvd播放器(PowerDVD播放器安卓版)
PowerDVD–全球No.1影音播放软件。PowerDVD极致蓝光版–全球No.1超清4K蓝光、HD、3D影音播放软件!…
- 全程干货虚拟仿真技术(虚拟仿真技术引发的变革)
- 难以置信海运双清(海运双清门到门英语怎么说)
- 一看就会3a认证(3a认证3年后就查不到了吗)
- 干货满满保税仓库的作用(公用型保税仓库)
- 没想到威东航运(威东航运公司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