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怎么可以错过咏雪(咏雪一片两片三四片古诗原文)

文/蓝梦岛主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清朝写诗词最多的人是乾隆皇帝,胜在量大。清朝写诗词最好的人是纳兰性德,胜在质优。乾隆皇帝和纳兰性

怎么可以错过咏雪(咏雪一片两片三四片古诗原文)

 

文/蓝梦岛主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清朝写诗词最多的人是乾隆皇帝,胜在量大清朝写诗词最好的人是纳兰性德,胜在质优乾隆皇帝和纳兰性德,都是满族人,都酷爱汉文化,但是,他们的文学修养却有着天壤之别。

(纳兰性德,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比如,同样是咏雪,乾隆皇帝在那首选入小学语文课本的《飞雪》中写道:一片一片又一片, 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 飞入芦花都不见嗯,确实是适合小学生读纳兰性德也有一首咏雪名作,题曰《采桑子·塞上咏雪花》,其词曰:。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的这首《采桑子·塞上咏雪花》堪称咏雪诗词中的极品佳作,不仅是问鼎清朝,纵观整个历史,也绝对是鲜有人能及这首词是纳兰性德陪同康熙皇帝出巡塞外时所作,那是在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十月,23岁的词人初到塞外,切身感受到塞上的风雪凌冽,远非中原的温润气候可比,于是有感而发,写下此词。

整首词,没有一个“雪”字,却句句都在咏雪,更重要的是,纳兰性德咏雪,不落窠臼,视角新颖,不描写雪花的轻盈漫舞,不赞美雪花的不畏凌寒,偏偏歌颂雪花的高洁品性。

(纳兰性德:冷处偏佳,不是人间富贵花)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我偏爱雪花,并非源于它漫天飞舞时的轻盈姿态,也不是因为它越寒冷越美丽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我偏爱雪花,是因为它有人间富贵花无法比拟的高洁之姿。

这里的“根芽”比喻事物的根源、根由,“别有根芽”的意思就是另有原因“人间富贵花”则是指牡丹或者海棠之类的花周敦颐《爱莲说》有言:“牡丹,花之富贵者也”陆游亦有诗曰:“何妨海内功名士,共赏人间富贵花”这两句是家喻户晓的名句,流传度极高,“人间富贵花”现在更是经常被单独拎出来引用,比喻明艳动人的气质美女。

(纳兰性德: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谢道韫故去后,又有谁能真正读懂雪花的漂泊?此处涉及一个重要典故,《世说新语》记载,东晋才女谢道韫曾有咏雪佳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后世常用“咏絮之才”形容才女。

此处不仅仅是用典贴切,同时也是借谢道韫暗喻同为才女的卢氏,表达了他对亡妻的无限思念——只有谢道韫懂雪,只有卢氏懂纳兰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雪花飘啊飘,看过天涯冷月,听过胡笳悲鸣,感受过塞外的万里西风和浩瀚沙海。

(纳兰性德:我是人间惆怅客)正如著名词论家林花榭所言,“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这字字句句,都是纳兰性德对自家身世的真实写照自古以来,文人骚客们就喜欢借咏花来表现自己的品德高洁比如,王安石的《梅花》,用梅花的不畏严寒、傲雪独开,比喻自己处于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

又比如,周敦颐的《爱莲说》,用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比喻自己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再比如,陶渊明的《饮酒·秋菊有佳色》,用菊花的隐逸特性,比喻自己隐居终身、不问世事的决心“以花自喻”本身并不新鲜,但前人咏的都是真正有生命的花,纳兰性德则不然,他不去咏“人间富贵花”,偏偏咏塞外的雪花,此花非彼花,却更具高洁品性,对象选择独特,蕴含寓意深刻,独具匠心,千古无二!。

(本文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