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随笔

掩耳盗铃的故事(掩耳盗铃的故事寓意和道理)


【拼 音】
yǎn ěr dào líng
【出 处】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掩耳盗铃的故事(掩耳盗铃的故事寓意和道理)

 

【拼 音】

yǎn ěr dào líng

【出 处】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释 义】

意思是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故 事】

春秋时期,晋国的贵族范氏被赵氏灭掉了,范氏的府邸逐渐没落,于是有个小偷趁机跑到范氏府里偷东西。他看到院里放着一口上等青铜铸造的大钟,上面有非常精美的图案装饰,他非常喜欢这口钟,就想把这口大钟背回自己家里。

掩耳盗铃

不料等他背的时候才发现这口大钟太沉重了,他根本背不动,于是他灵机一动找来一把锤子朝钟砸去,想把大钟砸碎,不料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跳,心想糟了,这样很容易被人发现自己在偷钟,不由地捂住自己的耳朵,忽然发现钟声没有了,于是他立即找来两个布团堵着自己的耳朵,暗自高兴:这下谁也听不到钟声了。开始无所顾忌地砸了起来,一下一下,钟声越传越远,周围的人们都赶了过来,小偷也被逮了个正着。

【启 示】

掩耳盗铃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堵上自己的耳朵就没有响声了。不能正视客观存在的事实,自欺欺人,闭目塞听都是没有作用的,最终只能是自食苦果。

也告诫我们在生活中要多了解多学习,不能自以为是,企图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达到目的,结果往往是经不住时间的检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