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了吗泊秦淮(泊秦淮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杜牧的千古名篇《泊秦淮》,是入选了高中课文的诗作,那一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已是每个高中生都能背诵的千古名句。
杜牧的千古名篇《泊秦淮》,是入选了高中课文的诗作,那一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已是每个高中生都能背诵的千古名句对于这首诗的理解,很多人将其理解成杜牧在嘲讽商女没有家国情怀,再进一层的理解,杜牧是借嘲讽“商女”,嘲讽那些统治者、官员,他们醉生梦死,完全看不到国家存在的危机。
无疑,这就是杜牧的中心思想但这觉得这样的理解还不够要表达思想、意见,写一篇政论文,表达效果会好很多,而诗,必须有更多的意味,即言有尽而意无穷,否则就难成经典因此,我想再品读一下这首诗的意味,挖掘这首诗的“潜意识”。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题“泊秦淮”,即将船停泊在秦淮河边停船靠岸,有什么可写,但杜牧就是能将这一平常的时刻,写成永留诗史的瞬间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第一句是互文,意为烟雾和月光,笼罩着寒水和平沙近酒家三字,暗点诗人满怀愁绪,想要借酒销愁,所以他选择在靠近酒家的地方停船宋代严羽《沧浪诗话》中说:“发句好尤难得”写诗作词,第一句是非常重要的这首诗第一句使不同凡响,它连用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者融合在一起,描绘出一幅淡雅而凄迷的水边夜色图。
在这凄迷的夜色中,我们能感受到诗人有一种伤感的情绪浮动流走平庸的诗人,一般都会先写停船,再写停般后看到的景色,而杜牧将写景提前,放在首句,既能营造氛围,又能调动读者的情绪,具有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古代五音为”宫商角徵羽“,以”商“来代指音乐,因此,”商女“就是歌女后庭花,南朝陈后主所编之曲《玉树后庭花》,因为陈后主荒淫无道,致使国破家亡,因此《玉树后庭花》被视为亡国之音。
在诗人停船的对岸,幽幽地传来商女的歌声,她正唱着南朝陈后主所编的《玉树后庭花》,而秦淮河上的金陵(即今天的南京),就是当年南陈的国都建康,在这里唱《玉树后庭花》,真是天大的讽刺歌女唱什么,是由听者决定的,歌女也许不知道南陈国灭的历史,听者也不知道吗?杜牧对这些醉生梦死,不知国家危机四伏的人深感痛心。
杜牧的时代,虽然还没到唐朝灭亡的时代,但他已经感受到唐王朝江河日下,危机四伏
最后这两句,其意在言志,但妙处却在一个”隔“字“隔江”点出了诗与歌女场所的距离,这个距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太近,那就侵入了诗人的世界,他就无法以超然的态度,去审视这个世界”隔“字,还写出了人与世界的疏离感。
,这种疏离感,如同暗夜街边,看万家灯火世界如同焰火,在歌舞升平中走向灭亡,诗人清醒地看着这一切,却无法进入这个世界,更无法拯救它在上者醉生梦死,在下者茫然无知,只有杜牧在承受着一个清醒者的孤独与痛苦很多人品读这首诗,能品味首句的优美意志,能明白杜牧的嘲讽与无奈,但很少有人能看到,“隔”字才是这首诗的关隘,它大大提升了这首诗的艺术境界。
相关书籍:唐诗三百首名师抖音共读版¥78购买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全程干货敕勒歌(敕勒歌简谱)
注释⑴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一带,也称高车族,后归附鲜卑。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
学到了望天门山(望天门山的古诗意思)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x0a\x0a\x0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新鲜出炉关于生命的名言(关于生命的名言简短)
- 没想到关于生命的名言(关于生命的名言简短)
- 干货分享先烈(先烈故事)
- 不要告诉别人先烈(先烈故事)
- 没想到社会活动(社会活动家是什么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