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元日(元日是几年级的古诗)
名师与你聊古诗聂黎萍老师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语文教师全国白板赛课一等奖获得者南京市、江苏省、长三角地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玄武区优秀教育工
跟着古诗过春节过年了,远方的游子步履匆匆,奔往家的方向我们的心灵也渴望于精神家园中得以放松和享受春节期间,江苏新闻广播联合南京市教育局,推出“薪火相传—我们的节日”我们一起《跟着古诗过春节》,伴着那些流传千年的优美诗句,迎接盎然的春意!。
▾ 点击收听 ▾
《元日》作者:王安石朗诵:苇泱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名师与你聊古诗
聂黎萍老师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语文教师全国白板赛课一等奖获得者南京市、江苏省、长三角地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玄武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德育学科带头人这首诗里抓住放鞭炮、喝屠苏酒、新桃换旧符三件传统习俗来渲染春节祥和欢乐的气氛。
这三件习俗一直到现在都在流传首先我们来看诗中第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
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年,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但逢新旧岁之交,便出来糟蹋庄稼、伤害人畜,百姓们叫苦连天有一次它又出来为非作歹,却被晾晒的大红衣服吓跑了,到了另一处,又被噼里啪啦的声音给吓的抱头鼠窜。
于是,老百姓掌握了年怕声音怕红色的弱点,每到年末岁首,便在家门口贴春联、放鞭炮、挂灯笼,所以放鞭炮源于驱除妖魔鬼怪,后来就逐渐演变为增加节日的喜庆氛围了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是千家万户辞旧迎新的富有仪式感的一项活动。
当然,聂老师也要提醒各位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居住的城市人口太多,从空气的清洁和防火等方面考虑,并不提倡放鞭炮而且每年春节都有一些因为燃放烟花爆竹而导致的意外事件,所以很多城市都禁止在城区燃放烟花爆竹,我们在节目里也倡导各位小朋友文明过春节!为和谐美好的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句中“春风送暖入屠苏”提到了另一个习俗,喝屠苏酒。
屠苏酒是指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作为传统习俗,酒文化一致被各朝各代以不同的方式延续至今,古人也喜欢在节日时饮酒作赋,以此来庆祝节日之喜;而现在喝酒也变成了辞旧迎新的一种方式了;在很多地方,过年喝酒先敬长辈酒,一来是感谢过去一年平安健康地度过,二祝来年健康长寿;全家人在春节期间,欢聚一堂,欢声笑语共饮杯中酒,这也是春节团圆和谐的象征。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句中的新桃和旧符指的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后来桃木板上的内容从图像变成了文字,以前的大户人家每到了除夕,都会在新桃木上写下一些吉祥祝福的话语,为新的一年祈福,后来在明代皇帝朱元璋的号召下,老百姓便不再用桃木板写春联了,大家改用红色的纸张写下对新的一年美好的期待和祝福。
今年春节,南京城的十三个城门上会启动挂春联的仪式活动,在中国最大的瓮城----中华门城堡上,还会有100多位著名的书法家和一千多名青少年代表共同执笔,书写一万多幅春联免费向我们南京市民赠送小朋友们可以去现场感受下浓浓的年味儿!当然,你们也可以自己在家写春联或者和爸爸妈妈去市场上挑选春联,市场里的选择特别多,琳琅满目,年味儿十足,相信这会是一个非常快乐的过程。
《跟着古诗过春节》栏目由江苏新闻广播、南京市教育局联合制作※ 感谢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南京市长江路小学的学生参与节目录制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一篇读懂八股文(八股文的危害)
民国末年,八股文盛行,穿靴戴帽,废话连篇,繁杂沉疴,格式套路,一样不少,一个报告,动辄数百页,可核心内容,有…
-
满满干货八股文(八股文的危害)
明清几百年间“八股文”深受诟病,但为何一直没被废除或替代什么是八股文,其对明清两朝起到了怎样的关键作用…
- 一篇读懂时光荏苒(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 往事依稀若素月流空)
- 奔走相告熟练的近义词(熟练的近义词怎么写)
- 新鲜出炉培训班开班讲话(新闻宣传培训班开班讲话)
- 墙裂推荐三姑六婆(三姑六婆计算器)
- 居然可以这样三姑六婆(三姑六婆计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