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早知道越好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的简介和主要作品)
列夫·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
列夫·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世袭伯爵,曾参加克里米亚战争返回雅斯纳·亚波利亚纳的农庄后致力于农民教育1879年经历了一次信仰危机后信奉和平主义,主张以勿抗恶的方式对社会进行改革。
并否定自己以前的作品因执着于自己的信念使家庭关系恶化,死于出奔途中其作品多达45卷他的文学传统不仅通过高尔基而为苏联作家所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在世界文学中也有其巨大影响在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中,他提出了“托尔斯泰主义”,对很多政治运动有着深刻影响。
小说《复活》《复活》取材于一件真实事件,主要描写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丝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后来,她沦为妓女,因被指控谋财害命而受审判男主人公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的女人,深受良心谴责。
他为她奔走伸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上诉失败后,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亚他的行为感动了她,使她重新爱他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和地位,她最终没有和他结婚而同一个革命者结为伉俪《复活》《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爱情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以极其简洁的文字,卓越的、令人惊叹的心理分析,生动、鲜活地描绘了俄罗斯文学史上最令人激动的一组人物形象整部作品构思宏伟、气势奔腾,有力地展示出了俄罗斯历史上最壮丽的一页——1812
年卫国战争,展示出了战争前后俄罗斯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卷《童年.少年.青年》(1855、1857)《列夫·托尔斯泰小说全集:童年·少年·青年》反映了十九世纪俄罗斯社会的真实生活,描写了俄罗斯形形色色的人物,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典型。
阅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们仿佛置身于当时的俄国环境,真可说是身历其境;接触各种身份和个性的人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同时随同他们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自然而然地对他们的遭遇产生强烈的共鸣文艺作品主要是以情动人,阅读优秀的文艺作品,也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有益的熏陶,并由此产生对世界、对人生的思考。
《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一个地主的早晨》讲述的是一个地主在自己庄园里的改革,反映托尔斯泰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自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塞瓦斯托波尔故事》是关于克里米亚战争的短篇小说集,一方面在对比中揭露贵族军官的道德低下,歌颂下级军官和普通士兵的英勇牺牲精神;另一方面继续致力于道德完善的探索和心理内涵的挖掘;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战争生活的描写,为其日后创作《战争与和平》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克莱采奏鸣曲》(1891)克莱采奏鸣曲是80年代精神探索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它的主题是《安娜•卡列尼娜》中家庭与婚姻思想的延续与发展小说通过主人公波兹内谢夫关于人生意义的探索告诉人们,爱与善是人类的终极目的,生命的意义在于同情欲作斗争。
小说表现了晚年托尔斯泰思想的消极性《哈泽·穆拉特》《哈吉穆拉特》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小说全集》中的一部分作品,收录中短篇小说27篇,包括:《舞会以后》、《瓦罐阿廖沙》、《孩子的力量》、《霍登广场事件》等。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一生创作浩如烟海,他的俄文版全集初版九十卷,后又扩大为一百卷全集包括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自传体小说、剧本、哲学论文、文艺论文、寓言、故事、政论、书信、日记,以及大量作品的异稿。
《穷人》《穷人》写于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及封建农奴制一步步的土崩瓦解,广大人民对沙皇统治的反抗斗争日趋高涨,逐渐形成了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在这一时期,贵族,资产阶级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沦丧;广大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然而他们得到的情操却高尚淳朴。
《穷人》这篇小说,真实的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德《哥萨克》(1853-1863)《哥萨克》描述贵族青年奥列宁厌弃上流社会的空虚和虚伪而来到高加索,在高加索奇伟的大自然和纯朴的哥萨克中间,认识到幸福的真谛在于爱、自我牺牲和为别人而生活,但他未能摆脱贵族的习性,这个理想以破灭告终。
在这篇小说里,作者第一次尖锐地提出从自己的阶级“出走”,跟贵族社会脱离关系的问题《高加索的囚徒》《谢尔基神父》《忏悔录》《忏悔录》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心灵自白,也是通俗易懂,写给普通人读的“认识生命”之书。
它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之后,了解托尔斯泰思想的第四本书,该书深度解答“生命是怎么回事,怎样活得更好”《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伊凡·伊里奇之死》这篇小说描写的是伊凡·伊里奇从生病到死去这一段时间里所经历的一切,重点描述了他在肉体病痛和精神困惑的双重袭击下的挣扎和反思。
托尔斯泰使用现实主义手法,通过对主人公具体言行的描述,形象而深刻地刻画出濒死者内心的感受,写出了人肉体毁灭与灵魂觉醒共同发生的情形,揭示了人类在生死问题的一些普遍表现,读来给人震撼《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哈吉·穆拉特》《克莱采奏鸣曲及其他故事》《霍斯托密尔:一只马的故事》
散文《什么是艺术?》(1897年)《天国在你们心中》《到底怎么办》《当代的奴隶制度》《回忆录》(未完成)《给自由主义者的信》 (英语,1898年)戏剧《黑暗的势力》(1886年)《黑暗的势力》是托尔斯泰的晚年的力作。
一般认为,这部剧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势力即剧中所指的"黑暗势力"对宗法制农村侵蚀的俄国"改革"后的现实.其实,该剧是一部道德剧,是反映托氏道德观和宗教理想的道德剧.托尔斯泰在这里给人们上的"生活的一课
",不是引导宗法农民去抗拒资本主义,而是劝戒人们警惕贪欲的诱惑,不要充当那被"网住爪子"的鸟儿作家从道德角度向人类良知发出的呼唤,对腐朽落后的社会戕害人心表现出极大的义愤《教育的果实》(1889年)列夫·托尔斯泰一生写了七部剧本,讽刺喜剧《教育的果实》
(1891)是他最优秀的剧作之一,同时也是俄罗斯乃至世界古典戏剧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列夫·托尔斯泰的四幕讽刺喜剧《教育的果实》以其辛辣而又犀利的笔锋无情地嘲讽了游手好闲、精神空虚、醉生梦死的地主贵族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并将前人尚未直接触及的最尖锐的缺乏土地的贫苦农民问题首次搬上舞台,把俄国现实主义戏剧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部作品笔调诙谐而又幽默,读来令人啼笑皆非,忍俊不禁《活尸》(1900年)《活尸》为一部戏剧,托尔斯泰根据一个真实的刑事案件构思完成剧本通过主人公费佳·普罗塔索夫与妻子丽莎由婚变导致人生悲剧的情节,展示了一个本质上很优秀的俄国人被黑暗社会摧残。
,最终变成一个无用的“活尸”的可悲现实,同时也反映了托尔斯泰本人的伦理道德观编著《启蒙读本》(1871-1872)《启蒙读本》是俄国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1871~1872年在比邻其庄园的雅斯纳亚·波利亚纳学校进行教育实践时,为学校学生专门编写的一本启蒙读物。
它以艺术小说的形式传递和表达了各种人文精神和科学知识,内容涉及地理、历史、文化、道德伦理、博物学等多个领域这部由托尔斯泰亲自编写的《启蒙读本》,迄今在欧美已经出版了300多版,累计销售量逾千万册仅列夫·托尔斯泰在世时就重印了近。
30次如今,《启蒙读本》已被欧美文学界、教育界视为经典启蒙学读本,一直长销不衰《生活之路》(1910)1910年冬,寻求肉体与精神解脱的八十三岁高龄的托尔斯泰悄然离家出走,一周之后即溘然长逝于一个凄凉的小车站。
他死后留下一部他没有看到最后出版、却是他一生思想精华之所在的著作,就是哲学论集《生活之路》《生活之路》内容庞杂,写作却如同经书般简洁和朴实托尔斯泰力求“以使它们更加简明,使它们适应所有的人,适应每一个人”,这部有《圣经》般内容的大书,成为一部通俗的写给大众阅读的生活哲学。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居然可以这样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的简介和主要作品)
#秋日生活打卡季#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1910年)是俄国作家、哲学家和社会思想家,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
-
干货分享经济学书籍(政治经济学书籍)
《政治经济学概论》不同于马恩等翻译著作,整本书很符合我们日常的用语习惯。如果认为《资本论》语言生涩难懂,不妨《政治经济学概论…
- 全程干货师恩(师恩难忘作文)
- 太疯狂了师恩(师恩难忘作文)
- 太疯狂了工作格言(工作格言励志短句10字)
- 居然可以这样狼吞虎咽(狼吞虎咽是成语吗)
- 这样也行?语言文字(语言文字能力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