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以错过溢美之词(溢美之词有哪些)
溢美之词也需要艺术。
成语“溢美之词”的意思是过分的赞美、夸奖或吹嘘既然是过分,那就不能算是正面的,所以语文界把这个成语作为“贬义词”比如有人说:“我们的领导永远是正确的,我在他身上看到的,除了优点,还是优点”这就是典型的“溢美之词”,英文相应的词是“。
flattering”,近似“阿谀奉承”毕竟人怎么可能永远正确?人又怎么可能只有优点?“溢美之词”经常被误用为褒义词,但是这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比如:“如今在中国打开网络输入霍金两个字,出来的全是各种溢美之词,而打开网络输入杨振宁三个字,则全部都是一些诽谤谣言或花边新闻,甚至还有许多恶毒的诋毁和羞辱之语。
”(金刺猬网站)这里的“溢美之词”与“诋毁”和“羞辱”相对,表达的仅是赞美,所以是误用正确的例子如:“野史各有私,好恶固难尽信,若志状,则全是本家子孙、门人掩恶溢美之词,又可尽信乎”(宋·周密《齐东野语·张魏公三战本末略》) 。
“溢美之词”出典自《庄子·人间世》:夫传两喜两怒之言,天下之难者也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凡溢之类妄,妄则其信之也莫,莫则传言者殃故法言曰:“传其常情,无传其溢言,则几乎全”上述文字摘自孔子和叶公子高的对话。
叶公子高是楚庄王的玄孙尹成子,名诸梁,字子高,是楚国大夫,封于叶(读涉,今有河南叶县),自僭为“公”成语“叶公好龙”的主人公就是他,详见刘向的《新序·杂事五》《左传·成公十五年》:辛丑,楚公子申迁许于叶。
(杜预《集解》:“叶,舒涉反”)所以应该读“叶(涉)公好龙”,不过人们早就将错就错了另外,今天不论“叶县”还是“树叶”的“叶”都是从“葉”简化而来,但“叶”本有其字,读音为“协”音韵学上有个术语“叶韵”,也即“谐韵”或“协韵”。
叶公子高马上要出使去齐国,他觉得责任重大,于是向孔子请教孔子说:传递两国国君喜怒的言辞,是天下最困难的事他们喜悦的言辞必定添加了许多过分的夸赞,他们愤怒的言辞必定添加了许多过分的憎恶大凡过度的话语都类似于虚构,虚构的言辞其真实程度也就值得怀疑,国君产生怀疑,传达信息的使者就要遭殃。
所以古代格言说:“传达平实的言辞,不要传达过分的话语,那么也就差不多可以保全自己了”“溢美之词”和“溢恶之词”都是人性弱点的表现,或者说,是情绪主导下的盲目和夸大比如一对恋人,两情相悦时,缺点也成了优点;而一旦吵起架来,彼此都把对方贬得一无是处。
孔子对于人性的弱点有很深刻的理解,所以他以六艺传授弟子,将他们从一个低级的感性的匹夫,教化为高尚的理性的君子“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论语·学而》)君子能够克制欲望,平衡情绪,因为君子有其信念和坚守人类社会无论发展到什么阶段,都要警惕人性的弱点,而人类欲望的膨胀速度远远高于生产力今天的科技比孔子时代发达了不知多少,但是今天的人类却比孔子时代几乎没有进步,除了平均寿命的增加。
人类社会的主要矛盾,其实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人类自身发展停滞之间的矛盾历史已经证明,两者的不匹配,导致的后果就是,人类总是重犯旧错,降低社会前进的速度;而生产力越发展,人类自作孽的代价也越大这是题外话。
“溢美”、“溢恶”都是不善,都是孔子否定的,这符合孔子的中庸精神孔子说“过犹不及”,做一件事,评价一个人,程度适当,才是最好然而,这不是容易的事情,即便孔子在发怒时,也把高弟子比作“朽木”和“粪土之墙”。
所以如果实在做不到恰如其分,怎么办?这种情况其实是很多的,比如梅兰芳先生和人聊过舞台表演中,“过”与“不及”的问题,他的意思是宁可不及,也勿太过这个见识和莎翁相同,他们都认为“过火”的危害大于“不及”哈姆雷特曾说:“一切动作都要温文,因为就是在洪水暴风一样的感情激发之中,你也必须取得一种节制,免得过于流火。
”但是如果赞美一个人,可能是宁过而勿不及的,因为“不及”,他人感受不到,“过”一点点,就像挠痒痒,虽失其正,无伤大雅“溢美之词”,虽为贬义,但程度不是很深,属小恶,而非大过“溢”从“益”演变而来《说文解字》:。
益,饶也从水、皿皿,益之意也(段《注》:“食部曰饶、饱也凡有余曰饶《易象传》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益”字的上部是一个横陈的“水”,是会意字,本义是水多,像水从器皿中漫出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水多之处利于农作。
“益”后来引申出好处、增加等意思,而其本义由形声字“溢”继承,并引申出“过分”的意思所以“溢”虽表示水多而漫出,但程度尚不严重,如果是“横溢”,就是“泛滥”的同义词了中国有灿烂的文学史,溢美之词必然辉煌。
有心者大可收集从古至今的溢美之词,并分析每个时代的特点,因为可以从中看出时代的风气,本文仅举几例
《史墙盘》的器主是在西周中期担任周朝王室史官的墙,他是殷商宗室微子启的后代器上有铭文284字,是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史料,也是大气磅礴,遣辞博奥的文学杰作冯时先生和笔者闲聊时说:“读罢《墙盘》,再看东周诸子,顿觉后者淡如清水。
”铭文分两部分,前半部分叙述了从文王到穆王的功业,并称赞了在位“天子”(恭王)的美德其有这样几句话:祇显穆王,刑帅宇诲,申咛天子天子克赞文武长烈,天子眉无害,绥祁上下,亟熙桓谟,昊照无斁周穆王时代是西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冯时先生在《中国古文字学概论》中写道:“穆王周行天下而荒疏于政,故以悔意叮咛天子。
史墙以殷遗身处周室,于穆王明褒实贬,颇具春秋笔法,深见史官遣词之高明”因为穆王的荒唐,导致国库极度空虚,所以他在晚年向太子表达了悔意“刑帅宇诲,申咛天子”,文字上说穆王以自己的行为仪范教诲了天下,并反复叮咛太子,好像是赞美穆王,实际是暗讽,冯时先生称之为“最早的春秋笔法”。
其后就是对在位的恭王的溢美之词:“天子能够继承文王和武王的伟大事业,愿天子享国长久,四方安定,成就远大,愿天子的美德如昊天,永远照耀群下”溢美之词,用白话说出来是拍马屁,但用雅言就显得富丽堂皇,蕴意丰富。
而且上古的大学者不会文过饰非,对穆王的明褒实贬,就是他们的节操后世的溢美之词,在节操方面显得薄弱了东汉末年的孔融有一篇《荐祢衡表》,将好朋友祢衡大肆吹捧了一番:窃见处士平原祢衡,年二十四,字正平,淑质贞亮,英才卓跞。
初涉艺文,升堂睹奥,目所一见,辄诵于口,耳所暂闻,不忘于心,性与道合,思若有神弘羊潜计,安世默识,以衡准之,诚不足怪忠果正直,志怀霜雪,见善若惊,疾恶如仇任座抗行,史鱼厉节,殆无以过也鸷鸟累百,不如一鹗。
使衡立朝,必有可观飞辩骋辞,溢气坌涌,解疑释结,临敌有馀昔贾谊求试属国,诡系单于;终军欲以长缨,牵致劲越弱冠慷慨,前代美之近日路粹、严象,亦用异才擢拜台郎,衡宜与为比如得龙跃天衢,振翼云汉,扬声紫微,垂光虹蜺,足以昭近署之多士,增四门之穆穆。
孔融先说祢衡在年轻时过目成诵,这倒没什么,后又举了一连串先贤和祢衡相比说桑弘羊的心算,张安世的记忆力,若以祢衡来衡量,就不足称奇而且祢衡忠实果敢,志操高洁,见善若惊,嫉恶如仇,就连德行高尚的任座和耿介高节的史鱼大概也比不上他。
他像贾谊和终军那样能够安邦定国一百个普通人比不上一个有才能的人,让祢衡在朝为官,朝政必有可观总之,孔融用这些人衬托出,论才论德论治国,祢衡都是超一流的,其实他不过就是一个狂生虽然言过其实,但文辞绝丽,有汉赋遗风,不失为名篇。
要把作品写得引人入胜,衬托是百试不爽的手法《三国演义》的最精华部分是“赤壁鏖兵”,而此前的回目写曹操的智谋超群,是为了显出周瑜的更高明;周瑜的更高明,又衬托出诸葛亮的最高明这就是“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更有强中手”,金庸深谙此道。
再后世的溢美之词,就质而少文,接近白话了评书《兴唐传》中有一回说瓦岗寨的弟兄们要给秦叔宝的母亲做寿,除了寿礼,有文化的还赠寿联大老粗程咬金是秦母的干儿子,也要当场写寿联上联是:“老娘我看你不是人”众皆失色,因为“不是人”是骂人的话。
好在下联写:“是王母娘娘下凡尘”这对联,文雅是丝毫没有,但也险中求胜,稍有可观当然这不可能真是程咬金的故事,但暂且算他的吧这对联广受欢迎,“铁齿铜牙纪晓岚”中还借小月的嘴赠给了纪大烟袋溢美之词虽有小恶,但若要让人接受,还需雅言和修辞去美化。
如果连这个也不要了,那就是赤裸裸的阿谀和谄媚沙叶新先生的代表作《陈毅市长》中有一段情节,说在庆祝建国一周年的联欢会上,演员高歌“陈市长,你真英明呀,真呀真英明!”陈市长听得如坐针毡,赶紧溜出会场……其实现在很多人的溢美之词远不及程咬金的水平。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干货分享励志古诗(励志古诗句唯美简短)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
越早知道越好励志古诗(励志古诗句唯美简短)
所以,读诗应先读励志诗,。读出一份浩然之志、一份宏远之情。这20句励志诗词,。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没想到写老师的作文(写老师的作文200字)
- 不看后悔走月亮课文(走月亮课文朗读音频)
- 居然可以这样走月亮课文(走月亮课文朗读音频)
- 满满干货知之为知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原文朗读)
- 原创祝我生日快乐(祝我生日快乐周杰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