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呐喊(呐喊自序读书笔记)
读鲁迅的《呐喊》
《自序》读书笔记“我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是自此以后的事我当初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后来想,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鲁迅写《呐喊》的原因和心态,在这个序里说的清楚明了,之前读文学评论里说,许多人引用鲁迅,是把他当作一个斗志昂扬的旗帜,来鼓舞和激励世人这是对鲁迅深深的误读,想了解真正的鲁迅,应该好好读这篇序。
鲁迅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革命家,同时,有多清醒,他就有多寂寞因为周边没人能理解他,所以他始终是处在一片荒原中他感到这寂寞,并知道还有许多和他同样的在寂寞里奔驰的勇士,于是写下这许多篇章,给他们聊以慰藉。
寂寞是英雄的宿命,所以人们常用“孤勇”来形容他们,当他们被世人误解,心中愁闷无法诉说时,读到鲁迅的的呐喊声,我想,心中会有莫大的慰藉吧也许,这本书给英雄的慰藉作用远大于世人评价它的揭露国民性,文学性等等。
《狂人日记》读书笔记“也许有的,这是从来如此……”“从来如此,便对么?”“我不同你讲这些道理,总之你不该说,你说便是你错”一个说真话的人,往往会触怒众人众人讲理讲不过他,于是便异化他,把他当作疯子疯子的话当然可以不理,于是他们就可以心安理得继续下去。
“当初野蛮的人,都吃过一点人,后来因为心思不同,有的不吃人了,一味要好,便变了人,变了真的有的却还吃,——也同虫子一样,有的变了鱼、鸟、猴子一直变到人有的不要好,至今还是虫子这吃人的人比不吃人的人,何等惭愧。
怕比虫子的惭愧猴子,还差得很远很远”想起孟子那句: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需要时时反思和警惕,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一个人的标准“这是他们老娘老子教的”“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文中多次提到,孩子小时候本不吃人的,但他老娘子教会了他吃人。
这里可以理解为隐喻,不仅仅是父母教孩子这么简单,而是对我们历史传统的批判,结合当时五四革命的时代背景,鲁迅想让后人去反思我们自身传统里的糟粕,他有着深刻的洞见,指出了许多民族共有的劣根性我们要学会继承他的遗产,同时更为重要的是,继承他批判和革新的精神,一百多年过去了,鲁迅的精神同样仍存在需要反思的部分。
《孔乙己》读书笔记中学学习过许多鲁迅的文章,我只记得语文老师教的一句话:鲁迅对他笔下的人物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种态度在《孔乙己》里很明显,孔乙己是新旧世界交替下的牺牲品,他是被时代淘汰的人他身上有不幸的地方,让人怜悯,鲁迅没有夸大这种怜悯,他用一句话表现:“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他身上也有让人可恨的地方,就是他本来有个抄书的营生,却因为好喝懒做,而致使自己不得不去偷东西。
读完这篇文章,让我感触最深的倒不是孔乙己,而是一直嘲笑他的看客们这是国民的残忍之处,对于落魄潦倒之人,没有基本的同情和怜悯之心,而是拿他做笑料,供自己取乐“孔乙己是这样地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简单的一句话,分量是如此地重。
有这么一个人来到世上,他是个普通的人,有许多可爱之处,也有着许多性格缺陷,时运不济,他没有像英雄那样,和命运抗争,而是像大多数一样,掉入入了落魄潦倒的境地,这时,他周边的人,发现这是个很好的笑料,于是一味地取消他,从来没想过要给他帮助和温暖。
最后,他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死去了,人们一如既往的生活我看到《孔乙己》是一个人让人悲伤的故事读完这三篇,鲁迅小说让我觉得最突出的有两点:简洁和深刻深刻是鲁迅作为思想家的本质,他所表达的都是人性最深处的幽暗,且有普世性。
简洁是鲁迅作为艺术家的要求《呐喊》里的小说都不长,里面是没有一句废话的,而且许多短句,你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它的重量远超长度中学时学鲁迅,老师们讲,他是以批判见长的,批判用通俗点话说就是,发现别人缺点的人。
这类人最不受人待见要人去看见自己的丑陋、不堪,是违反人的本性的所以,鲁迅在当时是不受人待见的,据说总有暗探想要刺杀他,正如现在,如果有个人天天逼着你正视自己的缺点,你也会想拿把刀砍死他后来,我走入社会,发现自己经常会面临这样的考验,父母说的不对,领导说的不对,女朋友说的不对,朋友说的不对。
这时,是要说真话,冒犯他们,关系破裂,利益受损,还是说假话迎合他们,让他们觉得舒服开心,关系和谐,其乐融融自己也受益在经历无数的挫败和反复之后,我才明白,这并不是简单的二选一的问题,有些人“批判”你,只是单纯地想发泄自己心中情绪,那是无端的指责和否定,而有些人批判你,是真的为你好,尽管这会刺痛你的感情,让你对他反感。
好的批判是能让你明辨是非,促进你成长的,而那些坏的“批判”,只会让你自我否定,心生怨恨但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讲真话总是要冒风险的而那些明知道说真话,可能要付出代价的人,他却依旧选择说真话我想是因为,就像鲁迅一样,他们心中有爱。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越早知道越好呐喊(呐喊自序读书笔记)
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
-
不看后悔茜(茜茜一只西飞雁)
片段1:时隔八个月,在北城的一家夜店里,冯卓铖再一次见到了江乐。茜茜卖酒很有一套,先玩小游戏哄人开心,再说自己家境贫寒,身世凄苦,父亲…
- 满满干货臾怎么读(一个月一个臾怎么读)
- 真没想到诚实的反义词(孝顺的反义词)
- 快来看描写黄河的诗句(描写黄河的诗句三年级)
- 一看就会认为的近义词(认为的近义词替换)
- 满满干货认为的近义词(认为的近义词替换)